《南方周末》:杀人者杨佳的青春档案 - 16 views
上海袭警案的主角杨佳,退掉了他在招待所的房子,拿一把刀走进上海闸北公安分局。临行前他对招待所老板说:"明天不用住了。" 一个前程尽毁的青年,六个瞬间破碎的家庭,一场两败俱伤的悲剧,以及无尽的伤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沉痛思考。 网络日志中的杨佳,阳光,健康,活跃,渴望结交女友;现实中的他,倔强,阴郁,沉默。28岁的他如何走过自己的青春旅程?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北京青年在长时间的深思熟...
上海袭警案的主角杨佳,退掉了他在招待所的房子,拿一把刀走进上海闸北公安分局。临行前他对招待所老板说:"明天不用住了。" 一个前程尽毁的青年,六个瞬间破碎的家庭,一场两败俱伤的悲剧,以及无尽的伤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沉痛思考。 网络日志中的杨佳,阳光,健康,活跃,渴望结交女友;现实中的他,倔强,阴郁,沉默。28岁的他如何走过自己的青春旅程?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北京青年在长时间的深思熟...
持刀闯入警局,导致六死五伤,杨佳袭警事件引发社会关注。面对令人震惊的惨案,部分公众的反映却耐人寻味,怜惜同情、冷漠相对的态度背后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从马加爵案到杨佳袭警事件,面对各种原因复杂的极端暴力行为,我们又该如何去理性分析看待?《新闻1+1》正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1+1》。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非常关注北京青年杨佳上海袭警案,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个下...
王荔蕻:咱们今天就随便聊聊。 王静梅:好的,这个定性为故意杀人罪,你如果要说故意杀人,又不让解释任何牵扯。这个解释就不对,杀人他有动机啊,这个动机和你判刑与量刑完全是连着的。所以说从那个角度说都不对。 再有就是说故意杀人罪里的这个故意,我最后看了判决书,判决书上的所有理由都不构成故意杀人,这里面的问题太大了不是一点小问题。就是说我儿子一个人单枪匹马被警察带进去以后一关门,剩下就全是警方的人警...
11月11日最新:上海老公安冒死三暴"杨佳弑警"案惊天秘密 转自法官先生博客,为方便阅读,做了简单整理。 9月8日:上海老公安冒死首暴"杨佳弑警"案惊天秘密 一个年近80的上海老公安,因为了解杨佳弑警案惊天秘密,觉得如果不予暴露,则良心倍受煎熬,日前通过其在海外的关系,冒着必死的信念(原话:我都一把老骨头了,无所谓了!),把以下消息透露出来,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揭露上海公检法系统的黑暗...
香港文汇报报道,曾表示上海杀警嫌犯杨佳"必死无疑"的谢有明,将不会出现在该案的辩护席上,取而代之的是北京的两位律师。警方应犯罪嫌疑人要求为他聘请的律师谢有明,因其另一身份是受害警察所属的上海市闸北公安分局的法律顾问而备受民众质疑。 12日,杨佳的父亲决定"炒"掉上海律师谢有明,与熊烈锁等2名北京律师签署委托协议。据悉,律师考虑到杨佳父母离异多年,家庭条件一般,可能难以承担高昂的诉讼费...
今天(2008年7月18日),总想将昨日南方周末报中有关导致杀人者杨佳滥杀无辜的一个间接原因:他熟知的他母亲遭遇的法官"各打(出奇一致的1350元医药费赔偿对方)五十打板"判决一事,写篇博客。 晚上回家,再打开昨日买回看过的南方周末报查看有关情节。 可是,再看到报纸用黑体摘出的杨佳第一句回答杀人动机的话,突然意识到,他的想法与自己当年在回答采访自己的聪明记者蔡蕾的一个"我要带...
世人瞩目的杨佳案终于在沪开庭,上海市二中院门前的电子告示屏显示:"2008年8月26日13:00 ,C101法庭,公开审理杨佳故意杀人案"。然而,当记者和前来旁听的市民准备登记进入时,却被法院告知,这次庭审不对外发放旁听证。那么,这叫什么公开审理?司法第一要义在于取信于民,还未开场,便已失信。以后作出的判决,哪怕是公正的,公正性也难叫人相信。 杨佳案是一桩公共事件,而且举国耸动。这个案子...
杨佳看上去比一审时稍胖,精神状态良好。 当被法庭问及姓名、住址、籍贯时,杨回答敏捷,机械但不恐慌。 他很特别,对第一次在上海的遭遇记得之清楚,象放电影一样把情节说出来.状态放松,回答准确。 被告人自诉上诉理由: 1:不是故意杀人。 2:一审时要求证人出庭未果。 3:从未提出过无理要求。 被告律师向被告发问: 律师问:到上海几次。 答:三次...
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杨佳一审被判了死刑,他的肉身也许会随着一声枪响而死去,但事情远不曾结束。关注这个事情的人已经很多了,我想用另一种方式来讲这个事情。 这个事情从我的母亲开始。她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国城市家庭妇女,拿退休金,看温情的电视剧。7月份,当杨佳事件刚刚爆发的时候,她有一阵子感到很惶恐,有时在家骂骂咧咧,说他如此残忍。那时我说,也许人家也有苦衷,可她觉得再有苦衷也不能挥刀杀人,想...
7月14日,杨佳袭警案中的造谣者郏啸寅被上海市检察院以涉嫌诽谤罪批准逮捕(据7月14日新华社)。按照常理,案件至此就算告一段落,等待袭警者杨佳和造谣者郏啸寅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可我觉得此案还留下了诸多的疑问和遗憾,正视这些并加以反思,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好地进步。 其一,上海市检察院以涉嫌诽谤罪批捕郏啸寅不合法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诽谤罪侵犯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自然人,而不是职能部门。郏啸寅在...
据外电报道,在去年袭警案中死去的六名警察,终于被有关部门低调地评为"烈士"了。 袭警案发生后,由于没有及时评"烈士",死者李某之妻开了博客鸣不平。"无缘无故"地替别人而死,确实是一件不幸的事,死得也很冤。 袭警案震惊全国,不论是何原因引发这起案件,仅追究杨的法律责任也是不够的,应当还要有人这起案件引起负法律责任,起码也要负行政责任。 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上海方面有...
核心提示:今年7月1日上午9时40分许,杨佳携8个装有汽油的啤酒瓶制造火警,趁保安救火之隙,右手持一把单刃刀具,头戴防尘面具,腰间挎一腰包(内有榔头、催泪瓦斯喷雾器、登山杖等物),由闸北分局便民服务通道窜进大楼行凶,致6名公安民警牺牲。 问题一:请介绍一下2007年10月5日的民警执法经过?另有传言称犯罪嫌疑人杨佳曾被殴打致残,丧失生育能力,是否属实? 答:2007年10月5...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2008)沪高刑终字第131号 原公诉机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杨佳,男,1980年8月27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中专文化程度,无业。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于2008年7月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7日被逮捕。现羁押于上海市看守所。 辩护人翟建,上海市翟建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吉剑青,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为了杨佳一案能公正、公平、公正审理,四个年轻人徐烨、路青、赵赵、郭克给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写了一封信。 交一封信件,本可以从邮局寄给首席大法官,也许年轻人想体验一下做访民的艰难吧,于是决定亲自去最高法院递交。 想不到在递交信件的过程中,最高法院信访室把他们当作访民,工作人员不仅态度不好,法警也使尽讽刺挖苦之技能对待年轻人。 我们关注杨佳一案,并不是在支持袭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