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上海警方召开发布会 披露闸北袭警案详细经过 - 3 views
核心提示:今年7月1日上午9时40分许,杨佳携8个装有汽油的啤酒瓶制造火警,趁保安救火之隙,右手持一把单刃刀具,头戴防尘面具,腰间挎一腰包(内有榔头、催泪瓦斯喷雾器、登山杖等物),由闸北分局便民服务通道窜进大楼行凶,致6名公安民警牺牲。 问题一:请介绍一下2007年10月5日的民警执法经过?另有传言称犯罪嫌疑人杨佳曾被殴打致残,丧失生育能力,是否属实? 答:2007年10月5...
核心提示:今年7月1日上午9时40分许,杨佳携8个装有汽油的啤酒瓶制造火警,趁保安救火之隙,右手持一把单刃刀具,头戴防尘面具,腰间挎一腰包(内有榔头、催泪瓦斯喷雾器、登山杖等物),由闸北分局便民服务通道窜进大楼行凶,致6名公安民警牺牲。 问题一:请介绍一下2007年10月5日的民警执法经过?另有传言称犯罪嫌疑人杨佳曾被殴打致残,丧失生育能力,是否属实? 答:2007年10月5...
持刀闯入警局,导致六死五伤,杨佳袭警事件引发社会关注。面对令人震惊的惨案,部分公众的反映却耐人寻味,怜惜同情、冷漠相对的态度背后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从马加爵案到杨佳袭警事件,面对各种原因复杂的极端暴力行为,我们又该如何去理性分析看待?《新闻1+1》正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1+1》。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非常关注北京青年杨佳上海袭警案,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个下...
从袭警到终审判决,112天的历程,杨佳案渐趋明朗,但悬疑犹存 距事发已经过去112天,杨佳袭警案于10月20日上午9时30分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宣判:裁定驳回杨佳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法院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杨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杨佳以及130余名进入法院的旁听人员,在上海高院审判大楼第五法庭及多个直播间内,静静听取了上述判决结果。 杨佳面无...
香港文汇报报道,曾表示上海杀警嫌犯杨佳"必死无疑"的谢有明,将不会出现在该案的辩护席上,取而代之的是北京的两位律师。警方应犯罪嫌疑人要求为他聘请的律师谢有明,因其另一身份是受害警察所属的上海市闸北公安分局的法律顾问而备受民众质疑。 12日,杨佳的父亲决定"炒"掉上海律师谢有明,与熊烈锁等2名北京律师签署委托协议。据悉,律师考虑到杨佳父母离异多年,家庭条件一般,可能难以承担高昂的诉讼费...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2008)沪高刑终字第131号 原公诉机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杨佳,男,1980年8月27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中专文化程度,无业。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于2008年7月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7日被逮捕。现羁押于上海市看守所。 辩护人翟建,上海市翟建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吉剑青,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上海袭警案的主角杨佳,退掉了他在招待所的房子,拿一把刀走进上海闸北公安分局。临行前他对招待所老板说:"明天不用住了。" 一个前程尽毁的青年,六个瞬间破碎的家庭,一场两败俱伤的悲剧,以及无尽的伤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沉痛思考。 网络日志中的杨佳,阳光,健康,活跃,渴望结交女友;现实中的他,倔强,阴郁,沉默。28岁的他如何走过自己的青春旅程?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北京青年在长时间的深思熟...
今天(2008年7月18日),总想将昨日南方周末报中有关导致杀人者杨佳滥杀无辜的一个间接原因:他熟知的他母亲遭遇的法官"各打(出奇一致的1350元医药费赔偿对方)五十打板"判决一事,写篇博客。 晚上回家,再打开昨日买回看过的南方周末报查看有关情节。 可是,再看到报纸用黑体摘出的杨佳第一句回答杀人动机的话,突然意识到,他的想法与自己当年在回答采访自己的聪明记者蔡蕾的一个"我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