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Group items tagged 英语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cean wu

Latest Lessons - ChinesePod - 0 views

  •  
    podcast(网络播客,podcast一词来自ipod和boardcast)语言学习课程之一,还有很多诸如Japanesepod之类的,它通过网络广播和方式传播,ipod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到最新的课程到ipod里听。Chinesepod好像和另外3个SpanishPod,FrenchPod以及ItalianPod是属于同一家公司 Dear Amber是我最喜欢的栏目,一个外国女的用全英文介绍中国的各种东西和文化,还有她在上海生活的经历,很有意思。有时候也会邀请其他在中国的外国人来做嘉宾,或者是找一两个中国人来跟她聊英语,听听他们的语法错误,蛮好玩的! Chinesepod的用户会在线提问题,并且会与他们的老师和其他用户探讨中国语言学中一些较细小的点。 课程内容的设计尽可能实用。听众们学习怎样订快递、在超市里购物、让上海饭店里的女服务生帮他们下单(没有任何粗鄙的技巧),或确定厕所位置是否被占了。在声音甜美的中国播报员朱琪(Jenny Zhu)的帮助下,每节课都尽可能多地使用汉语,并且尽可能展现才智和幽默。 朱琪在播客中成功做到了热情和惹人喜爱--不过当然,没有什么比一位私人教师更重要。但正如卡洛尔所说,生活中一位糟糕的私人家教的价值,比不上一名的确很好的网上虚拟家教:Chinesepod的语言课程便宜得惊人,每月只需9美元(每年69美元);在上海聘请一位私人家教的费用是每小时15至 30美元,而在美国--这里的听众占Chinesepod 听众总数的28%--聘请一位汉语家教的费用是每小时40至50美元。
ocean wu

有别于传统投资,新在线教育的投资逻辑 - 0 views

  • 教育创业者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大概分为八种:全面型、销售型、营销型、教研型、教学型、资本性、名师型、关系型。细分市场决定了需要用哪一种产品模式去对应,如果团队的基因和这种模式也能过匹配,这个逻辑基本上就通了。
    • ocean wu
       
      vc投资的团队逻辑
  • K12阶段的教育很难做到全国标准化,K12以区域市场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各地的考试不一样,地方教育机构对当地市场了解更深入,了解地方教研员的出题风格和方向,所以具有相对的壁垒。
  • 传统在线教育是指采用真人老师直播互动授课的教育公司
  • ...9 more annotations...
  • 教学用录播或是用大班课直播,如学而思网校大班直播的形式,用授课能力强的老师提供服务,个性化的服务环节则由成本更低的助教来完成。教学和服务环节的拆分,改变了教育行业传统的成本结构:教学成本变得相对固定,可以通过学生人数增加实现边际成本递减;服务环节成本因为采用了低成本的助教,降低了可变成本的比例,原来老师成本可能要占20~40%,现在可以压缩到10%甚至更低。
  • 新在线教育则是将教学环节和服务环节拆开的在线教育模式
  • 教育市场高度细分,我以年龄、地区、科目、学生水平和消费动机划分为五个维度。五个维度之间可以有不同的排列组合,交叉点就是一个项目针对的细分市场。任何一个因素稍做变动,就是另一个细分市场了。即使同样是做初中数学两家公司,极有可能不存在竞争:譬如一个做竞赛班、一个做补差班。
  • 在线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录播课程,如正保远程教育,以卖光盘、卖账号和在线看录播为主;二、工具类项目,如题库、拍题、英语跟读等,这类项目在2013年、2014年大量出现;三、在线直播课,以VIPKID为代表的项目集中在2015年后涌现。
  • 小学奥数是一个很特殊的科目——自己教、自己考,形成了一个闭环体系。
  • 教育市场看似模式都类似,其实隐形的壁垒非常多,是一个地形比较复杂的市场。
  • 教育项目很难实现品类之间的交叉销售。如果一个学生抱着学英语的目标进来,那么平台中的烹饪、IT编程等内容和用户就没有关系,这些课程不提供价值,反而造成干扰。如果一个教育平台背后的用户画像复杂多样,价值就不大。
  • 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诞生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就是你的用户画像要一致,然后这些学生又同时具有不同科目的需求,这时刻可以实现平台化运营。
  • 对模式的判断,核心要看这个模式和公司定义的目标人群、客户的需求,是否能够合理的匹配。
ocean wu

书链的"图书后市场",把教育图书变成流量入口 - 0 views

  • 非教育类图书的数字化发行已经比较成熟,但这类图书的纸质发行量只占了总量的不到 40%,相反占据市场 60% 以上份额的教育类图书很少做这类开发,几乎是一片蓝海。
  • 80% 以上的图版社都有做配套资源的能力(这里的配套资源,是指和图书相关的文档,以及音视频资源),剩下的 20% 都会嫁接外部多媒体资源,有固定的内容提供商。但不论是国营出版社,还是民营出版社,这些内容平台始终提供的都是对内的配套资源,很难继续提高用户的价值。
  • 教育资源的存储平台,能够补充教辅图书的学习场景,为用户带来增值服务(比如录播课、点播课),甚至让从不同图书入口进来的用户活跃起来,是否能帮助出版社找到更多的商业模式呢?
  • ...4 more annotations...
  • 书链一开始做的并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免费的媒体资源存储工具,这个阶段书链会从平台上新产生的订单收入中抽取 10%-30% 不等的佣金。去年起,书链开始尝试推出英语点播课。他表示,在此之前大部分英语教辅都使用光盘解决配套资源的问题,但是光盘的损坏率极高,二次邮寄会产生极大的成本投入。但是如果通过扫描教辅书二维码获得线上内容后,用户不但能够拿到原本的听力材料,还能获得整本书的点读资源。这个过程中,出版社实现了和读者的链接,同时能够修改二维码内的资源,及时更新内容。
  • 在经过第一个积累用户、免费提供线上资源的阶段后,第二个阶段起,书链将开始为出版社提供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出版社首先需要支付平台的基础服务费,其次书链还提供读者消息群发、读者反馈系统、读者服务页等。一个重要的点在于,因为用户的入口都来自线下教辅书,这种方式获客的最大好处就是用户精准,平台能够清楚地知道用户的年龄段、需要的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推荐学习内容,所以书链也会帮助一些出版社提供增值服务曝光、提高付费转化率。
  • 目前中国的国营、民营出版社数量只有 1 万家,如果只做 B 端,未来的市场空间只有几亿,所以更广阔的市场还在 C 端上。现在来看,对于一些有运营读者能力的出版社,书链会从中收取增值服务的分佣。但是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未来会逐步做到千人千面的产品页面,这也是书链最终的盈利点。
  • 从去年 11 月开始尝试点读和少部分增值产品后,书链从 C 端获得了 20 多万元收入,客单价和付费转化暂时不做透露。周伟同时介绍,书链获取一个B端客户的成本大概在 2000-3000 元之间,而 B 端客户的生命周期至少在 5 年以上,因此每个图书商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会贡献 10-50 万不等的收入,目前书链已经有 400 多家合作商家,注册用户数 400 万,日新增用户 3 万。
ocean wu

Widget路在何方? - 0 views

  • 翻译此博客的Rita Yang也一直用英语widget,没有中文的解释。但是仍然有一些公司在中国做着widget,有的是外包开发,比如像为Friendster的中文网做类似Pandora音乐推荐引擎的Yobo网
  • 我认为一部分的原因是:中国没有社交网站为第三方开发商开放,而widget能真正的与社交网站结合,比如MySpace,Faceboook,Friendster等等。个性化主页(My Yahoo,iGoogle,Netvibes等等)也是widget定居的天然场所,而这些在中国并不流行。而且我也意识到在中国很少有人用widget,而且大的门户网站也不提供widget服务。
  • 而“组织性”widget在中国少而有少,毫无疑问的是大品牌们还未进入投入成本来建立他们。当大品牌真的进入,他们会很清楚的看到一些发达市场的成功经验以及前车之鉴。一些已经非常清楚了,比如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策略,让大品牌受到关注以及让更多的用户安装,而这不是轻而易举的。
ocean wu

解冻文案:不要让用户关注你的产品,先让他们关注自己。 - 0 views

  • 文案第一步真正要做的,往往并不是把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产品身上,而是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自己身上。“在关注你的产品之前,先让用户关注他们自己。”比如上面的高档洗发水文案,当你说 “神一般滋润效果”,用户就要问:我用海飞丝用的好好的,干嘛要改变?洗发水不就是 30 元的东西吗?还卖这么贵。
  • 任何人都懒得改变自己的习惯。是的,用户不想改变自己
  • 而如果你就是要发布新产品,改变消费者的习惯,就必须先让他们关注自己。比如同样是 200 元洗发水,你先说:“你用着上千块的香水,但是却用 39 元超市洗发水。”这样写,就唤起了用户的痛点,让用户从 “难以接受改变” 的冷冻状态,变成 “想要寻求新方案” 的解冻状态。
  • ...19 more annotations...
  • 回归到心理学最基础的定义,任何的动机和需要,都源于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心理学对 “需要” 的定义: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
  • 如何刺激这种 “没有被实现的目标”?我们知道,人有两种状态:理想状态(我理想的样子)和现实状态(我现实的样子),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是重合的。
  • 而要刺激动机,要让人改变,就必须让“理想状态”和 “现实状态”之间产生缺口,从而出现一个 “没有被实现的目标”。一种方法是降低一个人的现实状态,让一个人意识到 “问题”,比如说 “孩子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另一种方法是提高一个人的理想状态,让一个人意识到机会,比如说:“孩子,俞敏洪当年英语学习也不好,还不是最终成功了?努力一下你也有机会”。
  • 如果想要 “解冻”,想要改变顽固不化的消费者,让他们可以接受某种 “新产品”,就需要让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缺口,而创造这种缺口,有且只有 2 种方式:1、给他们一个问题—降低现实状态2、给他们一个机会—提高理想状态
  • “身份不合理”,先塑造一个身份,然后指出用户的某种行动不符合该身份。
  • “解冻”。那么步骤是什么呢?(1) 你的产品—360 超级插线板(2) 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之前的状态是什么——普通插线板(3) 这种状态有什么不好——比如不安全、落后、不好看、没有 USB为什么这种 “不好” 是不合理的?
  • 那么 “落后” 为什么是重要的?哪里不合理?可以说跟配它的手机不一致——你的手机是最近 3年 的新科技,但配它的插线板却是上世纪的发明。
  • 你可以自己学会使用这个分析模板,来寻找 “痛点”,解冻用户
  • 当你想要 “解冻” 一个用户,应该先让他关注自己,可以先想办法降低他的现实状态,让 TA 意识到某个问题,意识到某个事情不合理,从而产生想要做一个行动来填补不合理的冲动。
  • 解冻两条路,一种是降低现实状态,另一种自然是提高理想状态。
  • 如何提高用户的理想?
  • 一个人不想提高理想,只想安于现状的原因,自然就有办法通过文案来刺激 TA 的理想。
  • 一般来说有 3 个原因:可能是动机问题——并不觉得学习好很重要可能是“不知道还可以更好”——觉得自己成绩不会再提升了可能是“行为有障碍”——觉得要想成绩更好,需要付出的努力太大
  • 比如乐纯有一款酸奶是 FIT 酸奶,定位是 “减肥”(可以代餐)。
  • 那么大部分用户为什么不提高对减肥的追求呢?
  • 不是动机问题(TA 们都想减肥),也不是 “不知道还可以更好” 的问题(所有人都知道还可以更瘦的),更大的原因来自于:行为有障碍,比如减肥我往往意味着饿肚子,意味着高度自制力。
  • 这个产品本身解决的痛点可能并不是 “减肥” 本身,而是通过高饱腹感低热量的食品,降低减肥的障碍——饱腹感和减肥其实并不矛盾。因此,把文案简单改了下,通过降低减肥障碍(饥饿感),让人提高了理想状态——原来,饱腹和减肥,还可以兼得啊!
  • “解冻” 一个用户,刺激 TA 的需求和动机,就要先让用户关注自己。除了 “降低现实,意识到一个问题外”,还可以提高 TA 的理想,让 TA 觉得 “原来,我还可以这样……”
ocean wu

通过数据、算法"跨界竞争"争夺三种社会稀缺资源 - 0 views

  • 科技进步、经济波动、全球化三大浪潮,导致静态的商业模式已经消亡
  • 万维商业时代如何升维创新、战略卡位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 通过数据、算法发现三百六十行中 “跨界竞争”的机会,并在“无边界市场”中摆脱常规游戏规则,从更高维度进行混业竞争。
  • ...9 more annotations...
  • 互联网等科技的魔力就在于击穿成本底线
  • “全民总时间”、“全民总消费”和“产业总资源”。所有来自视野外的“跨界竞争”都是在争夺这三种社会稀缺资源。
  • 1、争抢全民总时间:抢用户成本大幅上升,抢时间成为王道
  • 2018年,中国7.53亿网民的“全民总时间”是32亿小时,所有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娱乐、社交、零售、教育、健身、旅游的服务商都在抢夺这块“时间大蛋糕”。
  • 2、争夺全民总消费:万能供应链成为抢夺用户钱包的“杀手锏”
  • 2018年1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5.7万亿美元,全民总消费已经与美国持平。 对5.7万亿美元“全民总消费”的竞争,不断催生出囊括全球优质商品的“万能货架”,数字化供应链成为跨界商业的“超级变量”。
  • 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学英语、买衣服、吃美食、美容健身,都是在花同一个钱包里的钱,品牌不应该简单局限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而应该意识到“所有争夺消费者钱包的事,都是我的竞争对手
  • 3、争夺产业总资源:对产业优质企业的投资会成为战略重点
  • 因为特定行业中的头部企业资源是有限的,实体经济中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创新型企业正在与互联网企业“重混融合”,孕育出产业赛道上的“全家桶联盟”,云技术群成为跨界商业的“超级变量”。
1 - 6 of 6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