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現在已建立更深入、更強大的管路,能從伙伴網站拉入更多資訊,並以更多社交媒體功能作為回報:Open Graph比之前的Facebook Connect,能以更精細複雜的方式整合第三方資料。Social Plugins,能為伙伴網站增加許多社交功能。還有Graph API,徹底整頓了Facebook的平台程式碼,讓它更簡單且更靈活。
ZDNet Taiwan - Facebook 新平台的意義 - 新聞 - Web應用 - 0 views
-
-
Facebook高層發表的許多概念,都是全新的想法。他們至少在理論上參考了許多同業,從Google Friend Connect到Meebo的聊天列,和Digg的thumbs-up推薦鍵。但Facebook再次集合其行銷、工程和設計專才,將這個隱晦的訊息傳達給開發者和網站發行者:他們可以作到,但我們可以作得更好。而且大家都相信。
-
時代雜誌的網站也將根據來訪者的Facebook朋友所讀過和推薦的文章,提供使用者建議,以及根據使用者在Facebook列出的興趣,作出更專屬的建議。牛仔服飾品牌Levi's將利用Facebook "Like"鍵,告訴Facebook會員他們的朋友喜歡哪些衣服款式。當Twitter上週在自己的Chirp開發者會議上介紹其"@Anywhere"產品,許多人都認為那是進一步發揮Facebook Connect的基本概念。現在Facebook要取消Facebook Connect,同時往前邁進三、四大步。
- ...3 more annotations...
Google影片展示資料中心安全性與可靠性 | 即時新聞 | iThome online - 0 views
-
Google影片展示資料中心安全性與可靠性 文/陳曉莉 (編譯) 2011-04-26 Google資料中心可謂戒備森嚴,建物四周設有監視器,並不開放外界參觀,甚至連Google員工進出都受到限制,因此Google以影片展示資料中心的三個面向:一是建物四周的安全規畫,二是對資料的保護,三則是確保運作的可靠性。 繼Facebook於4月初分享其綠色機房技術之後,Google也在本周以影片介紹其資料中心設計,並強調其安全性與可靠性。 Google企業部門資深經理Adam Swidler表示,許多人一直有興趣參觀Google的資料中心,以了解Google是如何保護客戶資料,但要進入Google資料中心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因此無法讓每個人實際參觀,於是Google在去年發表了Google Apps的安全白皮書,進而於今年在網路上直播安全及隱私會議,上周五(4/22)Google則分享了介紹該站資料中心的影片。 該影片主要展示資料中心的三個部份:一是建物四周的安全規畫,二是對資料的保護,三則是確保運作的可靠性。 Google資料中心擺設了數百萬台的機器,存放著Google與客戶的資料,包括Google搜尋、Google Checkout的交易資料,以及Google Apps的資料。這些機器都是由Google所客製化,估計每年都要打造數千台伺服器,這些伺服器執行的是精簡版的Linux作業系統,而且只安裝必要的硬體與軟體,這會讓系統漏洞更少,同時也能降低Google Apps客戶部署修補檔案的需求。 Google資料中心可謂戒備森嚴,建物四周設有監視器,並不開放外界參觀,甚至連Google員工進出都受到限制,入口設有柵欄,必須經過檢查哨查驗身份才能進入,進入後必須再於接待中心確認一次身份,主要是掃描名牌,也有部份資料中心設有生物辨識機制來確認訪客身份,第一層樓是辦公室,若要進入機器樓層則必須再確認一次身份。 在客戶資料的保護上,Google將資料儲存於各個資料中心以確保服務的可靠性,而且會以磁帶另外備份;資料名稱是隨機的,並以人眼無法直接閱讀的非文字方式儲存;當硬碟壞掉或出現效能問題時,就會把裝置移到維修區進行測試及修復
-
在客戶資料的保護上,Google將資料儲存於各個資料中心以確保服務的可靠性,而且會以磁帶另外備份;資料名稱是隨機的,並以人眼無法直接閱讀的非文字方式儲存;當硬碟壞掉或出現效能問題時,就會把裝置移到維修區進行測試及修復,維修前會先移除硬碟上的所有資料並經過二次檢驗,以確定無任何殘存資料,如果確定硬碟無法再使用,Google就會展開摧毀程序,先用機器壓碎硬碟的中心,然後再用「碎金屬機」讓硬碟變成碎片,之後才進入Google回收中心。
-
Google資料中心設有緊急電力備援系統,以預防停電事件,並有多條連外光纖網路,而且隨時與當地的執法機構保持聯繫。為了環保,Google特別設計的綠色資料中心還減少了逾50%的電力使用。
人人都是基地台--隨意無線網路 - 科學人 - 科技科學 - udn聯合書報攤 - 0 views
-
這類事故發生時,有個越來越值得考慮的選擇,就是建立「隨意網路」(ad-hoc network)。只要內建專用程式的手機等通訊裝置位在彼此的通訊範圍內,它們就能自己建立隨意網路。網路中的每部裝置都兼具發送器與接收器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它們還身兼附近其他裝置的訊號中繼站,所以就算是距離遙遠的裝置也能通訊,只要位在它們中間的其他裝置能夠幫忙,就能像接力賽跑一樣,一個接一個把訊息傳遞下去。換句話說,網路中的每個節點,不但能為自己收發訊息,也是他人訊息的傳輸管道。
-
要了解為何進展如此緩慢,可以想想這種新方法和手機、Wi-Fi這類無線技術之間的差別。當你用普通手機打給朋友時,只有手機到最近的基地台之間是無線的,定點設置的各基地台之間是透過龐大的有線網路來通訊;Wi-Fi之類的無線區域網路,也都要靠固定的天線和有線通訊設施
-
傳送資訊需要電力,而典型的無線網路為了幫電池供電的裝置(例如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省電,盡可能把大部份通訊負擔交給以電力網供電的固定設施。同理,無線頻寬是固定而有限的資源,傳統無線系統為了節省頻寬,大部份資訊也都是透過線路發送。運用固定設施,才能在通訊需求最高的地方,建置大多數時候都很可靠的大型電信與Wi-Fi通訊服務
- ...4 more annotations...
Google對於Chrome 5 的計畫-ZDNet Taiwan - 0 views
雲端運算究竟是什麼? 其源起、概念與應用介紹-網路設計-電子工程專輯 - 0 views
自由電子報 - iPhone熱門遊戲 14歲少年設計 - 0 views
1 - 12 of 12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