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分享主义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isaac Mao

Very begginner: 大事件 - 0 views

  • 分享主义在渐渐成为共识,破网,翻墙,诉讼,我们在努力累积着寻找共同价值观的方法。然而,G=F-W的分割效应,公众仍然只能凭借本能的人性,艰难地从色情,鲜血,权利,变态中分辨出善恶,从我们心灵的最深处,释放我们可怜的爱和良心,去救赎“很黄很暴力”的小loli,可怜的黑砖窑奴工,汶川大地震的受难者。一小撮们高唱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自由,民权,仍然只能在“精英”们的桌子下面成为各方势力“妥协”的玩具。谁来救赎我们?怎样救赎?
isaac Mao

Life 2.0: China 2.0 - 0 views

  • 其实无数中国人的意识中间还是有那么多思维定势。虽然越来越多人的头脑已经很开放,却也无法摆脱这种定势的影子。来源自教育,来源自媒体的轰炸,也来源自心底那些尚未设定的信念,或者难以实现的分享主义自由状态。其实民主绝不是洪水,却可能是猛兽,但是猛兽可以进化。
  • 中国需要2.0,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到如今的地步得益于多样性的产能和输出渠道,却无法继续还靠这种模式腾飞起来。
  • 选举就是一种群体智能的形式,结果自身也在迭代的进化中,关键是开关要打开,否则就永远不知道智慧的世界在哪里?
    • isaac Mao
       
      这里应当有更多关于混沌和秩序的描述
fd cn

王力雄:解决中国西藏问题的钥匙 - 中国报道周刊 - 0 views

shared by fd cn on 23 Mar 08 - Cached
  •   其实仔细斟酌一下双方提出的根本要求,彼此并不构成矛盾,甚至不处在同一个领域,完全没有发生冲突的必然性。北京要保证的是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按照鄧小平的话说“除了獨立,什么都可以谈”;達賴喇×的要求则是保存西藏宗教和文化。他说:   “我并不需求西藏的獨立。我过去多次提出,我需求的是西藏人民能有机会享有名副其实的自治,以保存自己的文明、独特的文化、宗教、语言、生活方式,并使之发扬光大。我最为关心的是确保西藏人民极其独特的佛教文化遗产。”35   一个要的是主权,一个要的是宗教和文化,这两种要求没有不能互相包容的理由,而且達賴喇×反复申明过不谋求獨立,北京也反复允诺过保护西藏的文化与宗教,但是为什么没有实现包容,反而发展到双方日益对立呢?   问题就在于如何让双方放心。達賴喇×提出的标准是——“中国不用担心西藏獨立,藏人也不用担心西藏的庙宇会消失”,“让中国人放心,让西藏人放心”。 36然而放心不能来自口头,必须有一种可靠的保证。从達賴喇×的角度,真正做到保护西藏宗教与文化,“西藏人民必须掌握西藏的内部事务,自由地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政策”37,具体就是要“在大西藏的范围以民主方式实现高度自治”。不实现这一点,藏人不能放心。   而对北京,把四分之一的国土交给藏人“高度自治”,同样不能使它放心。这除了有專制政权不愿分享权力的一面,也的确存在着任何治国者——不管是專制的还是民主的——都不能不担心的另外一面。在我看来,“大西藏”并不需要真正担心,那只是一个地域:“高度自治”也不需要真正担心,如果不存在獨立的威胁,西藏自己管自己只能减轻中国的负担;值得担心的是“民主”。我这样说,不是出于專制权力反对民主的立场,而是考虑民主对中国的西藏主权可能形成的威胁,那种威胁即使在中国实现民主化后也一样存在。对缺乏民主传统同时又积聚较多怨恨的民族关系,民主非常容易成为爆发民族主义的锅炉。在突然释放的民主环境中,大众、精英和传媒三者互动形成的“广场效应”,几乎一定展开趋于极端的比赛,以极端淘汰理性,以更极端的淘汰极端。那种转轮我们在1989年的天安門广场已经看到。那时西藏所有的民主方式和程序——公决、选举、立法、民意表达和自由言论,都可能在“广场效应”的作用下支持獨立,而若四分之一国土的“大西藏”从此割出中国版图,哪一个治国者能够承受呢?对这个问题,不仅是现在的北京政权要考虑,未来的北京民主政权也不能不考虑,而且应该考虑得更仔细慎重,因为现在的北京还可以采取暴力解决问题,未来的北京却没有可能再去对民主的结果施暴。
  •  
    Save Bookmark
1 - 4 of 4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