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ath Coffee/ Group items tagged 德国模式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arithwsun arithwsun

《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9 国王 教皇 怪杰 - 0 views

  • 诺伊斯不喜欢德国化学研究所中的管理模式——大师的研究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其决策权威不容质疑。诺伊斯的管理形式正是在考察了德国模式之后的个人创造;他认为,德国模式造就的是追随者,而不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学者,“这一体系的结果常常是,领头的一位杰出人物不堪烦琐的行政事物的重压,而手下是一群差强人意的学者。”
arithwsun arithwsun

科学网-工科教育的致命伤--由看德国学生毕业设计想到的 - 0 views

  • 第二点的差异是在内容上。国内本科设计什么都可以做,其依据是获得的“资源”。我现在还记得很多学生本科设计做的是汽车变速器设计。老实说,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在短短几个月内都无法完成,一个学生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况且,直言不讳的说,这项工作绝大多数的指导老师都完成不了。这倒不是对国内教师的有什么微词,而是国内教师一般都没有实际开发的经历,而从书本到书本的方式,在工程学科的教学中弊端是很大的。这样的情况造成什么:老师学生共同合作欺骗自己。老师是为了让学生毕业,敷衍工作;而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顺利毕业。二者都有了短视的利益,于是这种模式在目前很是泛滥。不过,真正的问题还不止于此。记得那位曾把中国送进世界杯的教练“米卢”同学讲过:“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对错姑且不论,但是作者觉得至少在工程领域里做事的“态度”是相当的重要!而我们的工科教育恰恰的践踏了这一点。培养了一种只顾短期利益的工程态度。这种态度目前在国内的工业界很泛滥。这下您会明白了吧。中国为什么很多事情做不好?豆腐渣工程一座座,次品假货遍地飞,人做事的态度就有问题?作出的东西不出事反而是怪事了。
1 - 2 of 2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