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非禪.PC/ Group items tagged 上網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VERY LIHI

RescueTime瀏覽器專用生產力計量表,分析上網時間使用效率 | 電腦玩物 - 0 views

  • 「Efficiency Summary」:效率摘要。你可以設定不同類別網站的生產力分數,從「-2~+2」,而這邊就是顯示你的平均分數,讓你知道自己是否有將上網時間花費在真正有用的事情上面(Avg User還可以看到所有用戶的平均分數是:-0.02,是表示大家都稍微沒有效率的意思嗎?)。 「Activities」:個別網頁活動時間。列出你最常使用的幾個網站,並顯示你花費在他們上面的時間。 「% of Time in Top 10」:前10大常用網站所佔時間比。意思是你的前10名網站,在你所有上網時間裡所佔的比率;這個數據依據用戶自己的工作情況會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你可以說我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使用某10個網站上,表示我工作很專心,但也可以說是視野太過侷限,這就要看每個人上網是為了什麼需求來決定。 「Catagories」:網站類型活動時間。以網站的分類作為比較的基準,讓你可以看到自己最常使用新聞類網站?還是最常使用影音類網站? 「Productivity」:生產力分佈圖。這和第一項的效率摘要使用一樣的分數指標,只是這邊會分別顯示每個分數範圍中你所花費的時間,例如你花了兩個小時在+2具有生產力的網頁上,但也花了一個小時在-2不具生產力的網站上。
VERY LIHI

人人都是基地台--隨意無線網路 - 科學人 - 科技科學 - udn聯合書報攤 - 0 views

  • 這類事故發生時,有個越來越值得考慮的選擇,就是建立「隨意網路」(ad-hoc network)。只要內建專用程式的手機等通訊裝置位在彼此的通訊範圍內,它們就能自己建立隨意網路。網路中的每部裝置都兼具發送器與接收器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它們還身兼附近其他裝置的訊號中繼站,所以就算是距離遙遠的裝置也能通訊,只要位在它們中間的其他裝置能夠幫忙,就能像接力賽跑一樣,一個接一個把訊息傳遞下去。換句話說,網路中的每個節點,不但能為自己收發訊息,也是他人訊息的傳輸管道。
  • 要了解為何進展如此緩慢,可以想想這種新方法和手機、Wi-Fi這類無線技術之間的差別。當你用普通手機打給朋友時,只有手機到最近的基地台之間是無線的,定點設置的各基地台之間是透過龐大的有線網路來通訊;Wi-Fi之類的無線區域網路,也都要靠固定的天線和有線通訊設施
  • 傳送資訊需要電力,而典型的無線網路為了幫電池供電的裝置(例如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省電,盡可能把大部份通訊負擔交給以電力網供電的固定設施。同理,無線頻寬是固定而有限的資源,傳統無線系統為了節省頻寬,大部份資訊也都是透過線路發送。運用固定設施,才能在通訊需求最高的地方,建置大多數時候都很可靠的大型電信與Wi-Fi通訊服務
  • ...4 more annotations...
  • 然而運用固定設施的網路系統容易受停電及其他中央系統問題影響,導致通訊網路失靈,遇上這種情形,就算手機和筆記型電腦是好的也沒用。相較之下,隨意網路有其獨特的強韌性,如果其中一部行動裝置沒電或關機,其他裝置會盡量修改網路結構來彌補消失的部份。裝置來來去去,網路也會跟著不斷調整與「修復」。
  • 不過這種自我修復的能力是要付出代價的。隨意網路發送資訊的方法必須很聰明,以便就算發送器與接收器中間有些連結在傳輸時中斷,還是能重組出訊息。系統也必須判斷出把訊息傳給接收端的最佳方式,就算發送裝置不知道接收端的位置也一樣。最後,由於許多部裝置可能會幾乎同時傳送訊息,隨意網路還必須克服訊息彼此干擾產生的雜訊。
  • 使用的核心概念就是多多「問道於鄰」。接收器詢問它的鄰居看看附近有什麼裝置,鄰居們再去詢問各自的鄰居,以此類推,直到你朋友收到訊息為止。你朋友的回覆可以沿同一路徑傳送回來,也可以另覓路徑。如此這般,你和朋友之間的每部裝置都會整理出你倆之間可行路徑的清單。有了這張清單,即使你手上的裝置不知道你朋友所在位置,還是能將訊息傳送給他。由於網路結構是動態的,裝置必須不斷重複詢問與回應的過程,隨時更新清單上的可能路徑。
  • 有個稱之為「網路編碼」(network coding)的技術,提供了折衷方案,做法是把訊息切割成小塊,算出每個小塊的詮釋資訊(meta information),然後把詮釋資訊沿多條路徑傳送出去,其特殊設計使得就算有些小塊遺失了,接收端還是能重組出原始資訊。
VERY LIHI

網路書籤 (授課) - 0 views

  • 當你在網上讀到好的網頁或者網站,便可以將連結收藏下來,以便將來再閱讀,或者和別人分享你的收藏。在收藏連結的時候,用戶還可以添加一些評註,以備日後參考,或者方便別人檢索。在收藏連結的時候,用戶還可以對連結進行歸類,一般的做法是給連結加不同的標籤(Tag)。有些網路書籤,可以使不同用戶彼此分享的他們相同標籤的連結,這種社交性的分類機制被稱為分眾分類法(Folksonomy)。有些網路書籤,可以將你感興趣的網頁內容直接備份到伺服器上,這就是網頁快照(Snapshot)的功能。
  • 可以將你感興趣的網頁內容直接備份到伺服器上,這就是網頁快照(Snapshot)的功能。
  • 網路書籤與Blog的不同之處是網路書籤注重的是閱讀體驗,而Blog注重的是寫作體驗。
  • ...2 more annotations...
  • 2003年左右,隨著Blog的興起和個人化網路的發展,用戶對信息獲取的習慣和方法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已經不能滿足於僅僅透過集成化的門戶網站來獲取信息,雙向的交流(two-way communication)和溝通,點對點(peer-to-peer)的聯繫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社交性軟體正好滿足了這一新型網路互動的需求,而各種針對個性化網路、Blog的相關社交性軟體應用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最早的社交性書籤服務del.icio.us(美味書籤)正是在此時出現。
  • 其中比較知名的有Blinklist、Blogmarks、Shadows、clipmarks、Furl等
VERY LIHI

ZDNet Taiwan - Facebook 新平台的意義 - 新聞 - Web應用 - 0 views

  • Facebook現在已建立更深入、更強大的管路,能從伙伴網站拉入更多資訊,並以更多社交媒體功能作為回報:Open Graph比之前的Facebook Connect,能以更精細複雜的方式整合第三方資料。Social Plugins,能為伙伴網站增加許多社交功能。還有Graph API,徹底整頓了Facebook的平台程式碼,讓它更簡單且更靈活。
  • Facebook高層發表的許多概念,都是全新的想法。他們至少在理論上參考了許多同業,從Google Friend Connect到Meebo的聊天列,和Digg的thumbs-up推薦鍵。但Facebook再次集合其行銷、工程和設計專才,將這個隱晦的訊息傳達給開發者和網站發行者:他們可以作到,但我們可以作得更好。而且大家都相信。
  • 時代雜誌的網站也將根據來訪者的Facebook朋友所讀過和推薦的文章,提供使用者建議,以及根據使用者在Facebook列出的興趣,作出更專屬的建議。牛仔服飾品牌Levi's將利用Facebook "Like"鍵,告訴Facebook會員他們的朋友喜歡哪些衣服款式。當Twitter上週在自己的Chirp開發者會議上介紹其"@Anywhere"產品,許多人都認為那是進一步發揮Facebook Connect的基本概念。現在Facebook要取消Facebook Connect,同時往前邁進三、四大步。
  • ...3 more annotations...
  • 你將會聽到很多關於後資料(metadata)的討論,因為Twitter上週發表了一項有趣的後資料相關計畫:"annotations"(註解),允許開發者在Twitter系統上的任何東西,隨意加上後資料。Facebook和Twitter都認為這是讓個別的零碎資料發揮更多作用的方法,但也顯示他們都極力爭取開發者的青睞。
  • Facebook要成為一個能夠敏捷處理線上身份識別諸多使用形式的品牌。這個野心引發許多批評者關注。網路先鋒Dave Winer認為,數位身份識別不該被單一公司掌控。Winer在部落格寫道:「我確定他們的軟體將擴大,它的確是設計良好。但Facebook是一家公司,我們就是不能往那裡走。」
  • 一次推出大量的新產品和平台升級,彷彿Facebook突然像蜘蛛網一樣,鋪天蓋地向各方進發。合理的憂慮是他們可能分散的太廣,以致每個領域都無法深耕。但若一切順利,代表Facebook已順利轉型為下一個時代的網路驅動者。
VERY LIHI

Google搜尋 大陸全面封殺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 0 views

  • 如果Google的網站遭永久封鎖,對Google無疑也是一大重擊。該公司先前以為把搜尋服務撤出中國後,仍能繼續經營其他業務。Google上周表示,希望保留音樂搜尋和地圖服務,及銷售和搜尋研發業務。 自稱Bi Zhao的網友寫道,Google的搜尋服務中斷,「真令人生氣。」另一名來自北京的忠實用戶表示:「真恐怖!我想立刻衝到街上抗議,這會讓許多人憤怒。」他還說,30日是「中國網路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這對中國是重大的阻礙。被排除在外面世界的主流社會之外,讓我對中國的未來感到絕望。」
  • 防火長城的制度並不透明也難以預測,中國官方也從不討論其運作方式。中國網路主管當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言人對Google的復甦遭封鎖表示毫無所悉。
    • VERY LIHI
       
      【毫無所悉…有人相信嗎?】防火長城的制度並不透明也難以預測,中國官方也從不討論其運作方式。中國網路主管當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言人對Google的復甦遭封鎖表示毫無所悉。
VERY LIHI

上線一年成為全美50大網站的 Pinterest.com 與一堆山寨網站 - Inside 網路趨勢觀察 - 0 views

  •  
    麼要上 Pi
VERY LIHI

Trove - 跨足新媒體,《華盛頓郵報》從 Facebook 學來的藏寶箱 » Mr. Jamie 看網路與創投 - 0 views

  • 所以與其跟 nytimes.com 比,還不如看看 Trove 和 Google News、Google Reader、Flipboard 有什麼不同。首先,是「頻道」這個概念。在 Trove 上,新聞被分類為成千上萬個主題頻道,除了傳統我們熟悉的「政治」、「財金」,連「Google」、「Facebook」、「Lady Gaga」、「World of Warcraft」,都可以是頻道,這點很像網誌的 tags (標籤)。另外,網路上每天有那麼多新聞,品質常常良莠不齊,所以 Trove 有一個人為的篩選機制,哪些新聞被主打是經過編輯群篩選過的。最後,是雲端的概念,無論你在 Web, Mobile 還是 Tablet,看到的全都是一致的個人化新聞。
  •  
    如看
VERY LIHI

ZDNet Taiwan - 雙重打擊 Google Nexus One受重挫 - 新聞 - 網路通訊 - 0 views

  • Google的Android伙伴很難不把Nexus One視為競爭者。畢竟,網路銷售策略有礙他們的生計。Nexus One反映出兩項Google的本質:無法遏止的創新渴望,和該公司對任何事情都能作得比別人更好的固有信念。Google絕大部分的表現都證明了這一點,先用網路搜尋創造出一個強大的獲利引擎,再成功地擴張到電郵、辦公文件、行動作業系統、網路瀏覽器,甚至可能佔據個人電腦作業系統(Chrome OS)。 但26日的發展,顯示外部力量能對Google的野心產生強大的制衡。雪上加霜的是,三星宣布將在其Android機安裝Yahoo搜尋服務,而摩托羅拉也在26日宣布,即將推出的Android智慧手機,將以結合GPS與Wi-Fi熱點的Skyhook Wireless服務,取代Google的定位相關服務。摩托羅拉仍計畫續用既有的Google定位軟體,如Google Maps Navigation,但背後的技術將換成Skyhook。在此之前,摩托羅拉一直是重要的Android伙伴,甚至代表出席Nexus One發表會,以證明Android伙伴對此產品的支持。 Google的行動策略今後該往何去?顯然的,Android不但不會消失,還會在更多產品、應用軟體市集Android Market和伙伴的支持下更加茁壯。然而,挫敗讓Google看到了自己的極限。從Google聲明中斬釘截鐵的語氣,可以斷定用Nexus One創造新通路的行動已經失敗。 Nexus One是一次昂貴的教訓,它讓Android伙伴對Google的動機產生不信任,也無法阻擋蘋果用iPhone佔領整個行動世界。順服現狀的手機銷售模式,更無法實現讓消費者脫離兩年綁約束縛的目標。
VERY LIHI

無限上網 - 現代國家人民應有的基本權利 » Mr. Jamie 看網路與創投 - 0 views

  •  
    仔細想想,網
VERY LIHI

Google影片展示資料中心安全性與可靠性 | 即時新聞 | iThome online - 0 views

  • Google影片展示資料中心安全性與可靠性 文/陳曉莉 (編譯) 2011-04-26 Google資料中心可謂戒備森嚴,建物四周設有監視器,並不開放外界參觀,甚至連Google員工進出都受到限制,因此Google以影片展示資料中心的三個面向:一是建物四周的安全規畫,二是對資料的保護,三則是確保運作的可靠性。 繼Facebook於4月初分享其綠色機房技術之後,Google也在本周以影片介紹其資料中心設計,並強調其安全性與可靠性。 Google企業部門資深經理Adam Swidler表示,許多人一直有興趣參觀Google的資料中心,以了解Google是如何保護客戶資料,但要進入Google資料中心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因此無法讓每個人實際參觀,於是Google在去年發表了Google Apps的安全白皮書,進而於今年在網路上直播安全及隱私會議,上周五(4/22)Google則分享了介紹該站資料中心的影片。 該影片主要展示資料中心的三個部份:一是建物四周的安全規畫,二是對資料的保護,三則是確保運作的可靠性。 Google資料中心擺設了數百萬台的機器,存放著Google與客戶的資料,包括Google搜尋、Google Checkout的交易資料,以及Google Apps的資料。這些機器都是由Google所客製化,估計每年都要打造數千台伺服器,這些伺服器執行的是精簡版的Linux作業系統,而且只安裝必要的硬體與軟體,這會讓系統漏洞更少,同時也能降低Google Apps客戶部署修補檔案的需求。 Google資料中心可謂戒備森嚴,建物四周設有監視器,並不開放外界參觀,甚至連Google員工進出都受到限制,入口設有柵欄,必須經過檢查哨查驗身份才能進入,進入後必須再於接待中心確認一次身份,主要是掃描名牌,也有部份資料中心設有生物辨識機制來確認訪客身份,第一層樓是辦公室,若要進入機器樓層則必須再確認一次身份。 在客戶資料的保護上,Google將資料儲存於各個資料中心以確保服務的可靠性,而且會以磁帶另外備份;資料名稱是隨機的,並以人眼無法直接閱讀的非文字方式儲存;當硬碟壞掉或出現效能問題時,就會把裝置移到維修區進行測試及修復
  • 在客戶資料的保護上,Google將資料儲存於各個資料中心以確保服務的可靠性,而且會以磁帶另外備份;資料名稱是隨機的,並以人眼無法直接閱讀的非文字方式儲存;當硬碟壞掉或出現效能問題時,就會把裝置移到維修區進行測試及修復,維修前會先移除硬碟上的所有資料並經過二次檢驗,以確定無任何殘存資料,如果確定硬碟無法再使用,Google就會展開摧毀程序,先用機器壓碎硬碟的中心,然後再用「碎金屬機」讓硬碟變成碎片,之後才進入Google回收中心。
  • Google資料中心設有緊急電力備援系統,以預防停電事件,並有多條連外光纖網路,而且隨時與當地的執法機構保持聯繫。為了環保,Google特別設計的綠色資料中心還減少了逾50%的電力使用。
VERY LIHI

2010年行動上網最受歡迎網站:Google - 流行現象 - 網路文化 - udn數位資訊 - 0 views

  •  
    Mail.ru
VERY LIHI

後「股東權益最大化」時代 » MR JAMIE - 0 views

  •  
    現代化的公司應該要彰顯他們的權益。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就是讓每個人都成為股東,透過技術股、選擇權,讓他們用產生的「價值」去換取公司的「擁有權」。這件事情很多公司本來就有在做,但在普及度與比例上我認為還要更反映現實 - 也就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擁有股票,不是只有管理階層。而團隊合起來持有的比率,應該也要遠遠高過「出資」股東的比率,就像 Google、Facebook 這些成功的網路公司一樣。
VERY LIHI

《國際產業》新興網路公司隱含價值飆|國際財經|理財新聞|中時理財 - 0 views

  • 未上市公司的隱含價值係依據投資人在次級市場所願意支付的價格,
  • 內容顯示網站Digg今年初的價值達1.7億美元,目前僅剩下1.02億美元,就連社交遊戲公司Zynga的價值也下滑8.2%,由48億美元降至44億美元。
1 - 20 of 76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