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sociallearnlab/ Group items tagged 协作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alex yu

Tate Modern: 欢迎来到联合利华系列 透平世代 - 1 views

  •  
    由联合利华赞助的一个全球性的艺术教育项目 联合利华系列:透平世代让全世界的学生通过艺术来探讨当代的文化热点问题。 透平世代是让学校通过各种媒体--从摄影、录音、录像、舞蹈到戏剧和口头讲述,来分享彼此的思想。目标是鼓励学生通过当代艺术进行交流和协作,从而增加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该项目还鼓励学生从文学、地理、社会学科、历史和技术的角度来思考艺术。 学校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参与: 1. 用这个网站建议的创造性活动来进行自己的项目。 (第一步). 2. 请泰特帮你和另一所学校建立伙伴关系,从而使你们能够一起工作 (第一、二步). )。完成"加入我们"的申请表. 3. 泰特将会帮助你和另一所学校建立伙伴关系,而且你还会得到本国的画廊或者文化中心 (以下简称中央画廊)的帮助。我们已经选定了2008/09年度参与的学校。目前我们和中国、希腊、哥伦比亚、俄罗斯和英国等五个国家的学校合作。我们打算每年发展更多的国家加入我们的项目。 将来你想要加入我们项目的第三步,请填写申请表。.
小石 -

80+1 - A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 0 views

shared by 小石 - on 17 Jun 09 - Cached
  •  
    "八十一天环游地球" (80+1)是一个全球协作的混合媒介艺术创作和实践活动,它由奥地利电子艺术节、奥钢联集团公司和"林兹2009:欧洲文化艺术之都"联合主办,旨在通过连线林兹与全球二十个城市,以现场比特艺术作品,来展示和探索网络如何改变我们对物理距离的认知,启迪我们重新思考位置、联系和未来等多元的话题。这个活动今天开幕,将持续到9月。
小石 -

Isaac 2.0: 教育2.0 - 0 views

  • CNBlog.list是这样一个公开活动,让我们推荐更多的教育Blogger,让大家有机会从更多的层面协作起来,把新技术变成"实体"平台,促进分享和创意的加工。
小石 -

网瘾,对数字原住民的偏见 _深度报道_新闻_腾讯网 - 0 views

  • 是网瘾可怕,还是对这批网络新生代的不理解可怕?
  • 当国内进行轰轰烈烈的网瘾标准大讨论,视网瘾为洪水猛兽时,美国哈佛大学的网络社会研究中心和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信息法研究中心正在从另一个角度协作研究网络化生存的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Digital Natives,梁文道在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里把这个术语翻译成——数字原住民。
  • 国内研究这代人的网络化生存的学者、中山大学研究网络心理学的学者程乐华告诉记者,他的实验对象是85后-90后,根据持续实验的发现,这代人不认为网络和现实有任何区别,虚拟空间并不虚拟,网络世界就是现实世界。
  •  
    顾霄容推荐
小石 -

胡泳:《未来是湿的》译者序(二)--互联网是爱的大本营 -胡泳的BLOG-搜狐博客 - 0 views

  • 当SARS在2003年爆发的时候,哈佛大学一位生物工程专家创办了两个邮件列表。其中之一叫做SARS Science,专门收录有关这一传染病的医学和科研信息。成员包括世界各地的分子生物学家和其他研究病毒的科学家,而很多报道SARS新闻的记者都是列表的订户。另一个列表用于发送疫情报道。
  • 在“9·11”之后,一位中东史教授开设博客,成为报道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记者的必去之处。
  • Meetup.com通过登记人们的兴趣和住地,确定潜在的群体并帮助他们聚到一起。
  • ...3 more annotations...
  • 社会性工具正在把爱与关心变成可更新的建筑材料。
  • 一个警告是:当我们说互联网是爱的大本营,不等于说互联网上没有丑恶的集体行动。任何时候当你提高一个群体的内部沟通能力,这个群体能够做的事情也因之改变,至于他们会用那种能力做什么,则是另外的问题。例如,《未来的战争》一书作者约翰·罗布(John Robb)将现在这一代恐怖主义分子称为“开源游击队”(Open Source Guerrillas),并指出了他们采用社会性工具来协调行动的各种方式。
  • 舍基说:“我一直希望更多的人能懂得:现在群体可以为自己创造价值。20世纪最伟大的对话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活动,那种体制最好?是在市场里运行的商业,还是政府?’极端自由主义者的回答始终是商业,极端共产主义者的回答始终是政府,大部分人的回答则是某种中间路线。整个这场极端间的对话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其原因很明显,人们无法集合到一起为自身创造价值。但像由协作完成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一样的模型,像Linux操作系统一样的开源软件,不断地让我们意识到一个群体可以在不追求金钱、不在制度框架内运行的情况下创造巨大的价值。这就是我认为正在到来的情形。”
xiuli zhuang

Prohelp - PRO协作翻译 - 0 views

shared by xiuli zhuang on 06 Jul 09 - Cached
  •  
    可以参照该页面的介绍,制作SLL Wiki的介绍
  •  
    可以参照该页面的介绍,制作SLL Wiki的介绍。
xiuli zhuang

ZhangyuanyuanSLL2009S - SocialLearn - 0 views

  • 神奇而强大的网络世界至此才真正向我打开了大门
  • web2.0课程的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和这样一群朋友在一起,总能让我感觉到一种新奇的氛围,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更多的是同专业的同学,大家上的课,看的书很相似,研究的领域也极其相近,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的眼界被不由自主的封闭起来。web2.0则将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籍的朋友们联系起来,组成了一个可爱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眼界奇广,范围奇大,大家共同探讨,协作完成项目,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寻常的收获。 再讲一点哈,班里很多教育学院的同学,还有很多老师,我们学院参加这个课程的同学中还有学课程和教学论的,自己对于教育很感兴趣,将来说不定也会从事教师的工作,所以在这个班级的学习让我更多的接触到了很多教育学的思想和理念,使我受益匪浅,这也可以算一个额外的收获吧
  • 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有效率,更有激情!这些网站我现在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发掘阶段,今后也会不断地发现和使用新的资源,新的工具,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 ...2 more annotations...
  • 这门课程所教给我们的,所给我们带来的学习和生活的新方式,新思想,新理念,将会伴着我们一路走下去,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 查文献不再仅限于期刊网的中文文献,别人的blog,新想法,国外的优秀资源,都一一呈现在我面前,相信在这样一个学习网络的基础上做出的文章也好,提出的问题也好,与过去相比,观点会新颖的多,资料会详实的多,收获也会更多!
1 - 13 of 13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