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Robotics/ Group items tagged brooks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York Jong

Subsumption Architecture - 45 views

作者: ykjiang (Amorphous) 看板: Robotics 標題: Subsumption Architecture 時間: Sun Oct 29 20:34:18 2006 大腦發育在演化過程,新的、較高階的功能添加到大腦 時,原本低階、先加進的基本控制線路還是待在腦中, 等待時機發揮作用。 Brooks 受到腦演化的啟發,為機器人的建造,提出了 Subsumption ...

beam behavior-based brooks subsumption

started by York Jong on 28 May 07 no follow-up yet
York Jong

開版 - 21 views

作者: ykjiang (Amorphous) 看板: Robotics 標題: 開版 :) 時間: Thu Oct 26 00:19:17 2006 我數學雖不好,卻有理論傾向;開版第一篇,容我囉唆囉唆: 原本這裡想命名為 Behavior-based Robot 的,但覺得太侷限; 取作 Bottom Up AI ,嫌它太抽象; 喚作 Brooks' and Tilden's and...

beam behavior-based bottom-up brooks jones tilden

started by York Jong on 28 May 07 no follow-up yet
York Jong

How Robots Will Change Us - 53 views

作者: ykjiang (York) 看板: Robotics 標題: How Robots Will Change Us 時間: Fri Nov 3 15:18:31 2006 剛剛在機器人大寶的 Blog 上看到其為《我們都是機器人》 一書寫了詳實的簡介: http://cilab.csie.ncu.edu.tw/mt/tabo/archives/2006/11/flesh_and_...

book brooks

started by York Jong on 28 May 07 no follow-up yet
York Jong

《机器人》第二章-小心!机器车辆! - 0 views

  • 从1948年到1951年,英国心理学家沃尔特(W.Grey Walter)在英国造了六个电子乌龟,它们都带有超微型电子管大脑、旋转光电眼睛、接触开关式触角6。它们能在行走时避开障碍,在有特定光线召唤时能返回出发地。当几只小乌龟在一块时,它们会对彼此间的控制光线和触觉信号有所反应,表现出意想不到的社会行为,例如跳舞。
  • 对于机器而言,计算要比推理容易得多,推理又要比感知和行动容易得多。为什么难易顺序正好与人相反呢?在十亿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祖先的第一个进化选择都为了能在逆境的竞争中赢得生命要素,常常用一生的时间在竞争中更有效地感知和行动。达尔文的进化过程使人类的大脑具有获取和行动的特殊本领───这点因为太平常而常被忽略。
  •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每二十年机器计算力就会有上千倍的提高
  • ...16 more annotations...
  • 目前,控制最好的商业机器人的计算机能够产生昆虫级的行为。它们的耗资不少,社会用途却很少,仅在工厂作为喷涂车、点焊车、安装电子器件和将东西移来移去
  • 在未来十年中,机器全面智能化的进程将大大加速,我相信机器人数量会大增,应用范围会慢慢拓宽以满足普遍要求,最终成为通用机器人
  • 移动机器人是这一新生的计算机控制机器人领域中的最年轻一代,并在1985年后成为此领域中的主角。1985年前为数不多的工作重点之一是阿波罗登月计划
  • 许多任务似乎只需两个基本的图像操作就能完成,一是挑选出好的特征集(图像中许有特别的区域),另一个是对同一区域从不同视角来寻找。
  • 三角测量、障碍检测、机器人运动演绎可以确定三维位置。我寻找实现这些想法的快速算法。采用空间压缩图像技术可完成大量工作,4、16、64以及更多像素的平方被平均为一个数,然后用汇编语言巧妙地编码,而我的算子能在一幅图中挑出许多有用特征,并得到另一幅图。整个过程计算机大约只用10秒钟
  • 20世纪80年代后期,状态低迷的“基于模型”(或“基于图像”)机器人人面临着基本问题。在麻省理工学院,精力充沛且善于表演的罗德.布鲁克斯(Rod Brooks)声称,基于模型的方法不切合实际,并示范了如何从没有模型的机器人人获取复杂行为。布鲁克斯的机器被巧妙设计的多反射层或行为集所控制,类似格雷.沃尔特的小乌龟或霍普金斯野兽,但更为复杂些。在行为集中,一种元素可能使机器人避开障碍,而根据检测,另一种元素或许使机器人沿墙行走。有些元素对另一些元素有所响应或无视它们。每个元素其实是适度分享处理器的简单程序,典型地,可以处理许多行为元素的机器人也许有1 MIPS的运算能力。自然界中的昆虫似乎被这种方式所控制,每个动作都由几百个神经元的神经节产生。布鲁克斯的机器人动作很像昆虫,当他的实验室开始研制六条腿行走的微型机器人时更说明了这点
  • 机器人周围的的区域被分成栅格。程序给栅格的每个单元赋以数值代表积累的证据,也就是说,相应的单元包括一些内容或什么都没有。随着每次声纳激励,含有信息的单元被更新。在回波距离处的单元被占据(因为此处的任何物都将导致更短的回波)。声音强度和检测可靠性随着声纳离中心点的距离增大而减弱,所以得到的证据量也据此发生变化。
  • 在运算速度为1/2 MIPS的丹宁机器人上,我们研制了能进行每秒十次声纳反馈信息处理的有效程序。操纵机器人的关键一步,即校正同一区域的两幅映像图,需要3秒钟
  • 实验揭示,在狭窄而墙壁光滑的走廊里(恰与我们实验室杂乱环境不同)声波被不断反射,类似光线在充满镜子的大厅里的情况,此时大部分的反馈信息是不正确的,得出的映像图也不会有价值。处理程序是以声纳单元的分类为基础编写的,而此时并不能表明声纳数据真正给出环境信息。
  • 环境中独立事件数量的增加可以降低误解概率。增加证据栅格信息的最好途径是,全部用三维处理。在二维处理中,高度不同的门把手和桌面等其他东西被测的总是不一致,可能只是一个模糊映像图。将处理单元的边长减小到10厘米左右,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 在三维空间中,这些是一致的,不会出现模糊现象,栅格的分辨率会更高,单元内容会更确定。在二维空间中,一把椅子只是占据若干个单元的模糊东西,无法与其它具有同样尺寸的物体区分。在三维空间中,椅子就会有座位、椅腿、椅背,能由形状确认。三维图像可以使程序规划复杂路径,不仅可以四处迂回行进,而且能跨越障碍。视觉出错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
  • 广角镜覆盖面很广,但它产生明显的“鱼眼”失真。到了1995年,我才编写了克服此不足的程序。程序通过摄像机视察几百个黑点的校准模型,得到一个“纠正”函数,将原始图像校正为一个理想的几何图
  • 不对物体的位置进行分类,而是积累位置的“物体性”。尽管特别物体的特性甚至存在与否总被怀疑,可以肯定地认为机器人周围的位置是存在的,能被当作永久性的“存储桶”,以稳定地积累哪怕是内容的一丁点迹象。
  • 但是新奇感过后,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完成复杂动作方面,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可靠性并不比集成多控制器的机器人要好
  • 20世纪90年代,基于模型的机器人可以在室内行驶,也可穿越乡村。它们含有一些反射行为集的元素,用于避开障碍和处理险情。也许受此影响,布鲁克斯研制了机器人“Cog”.它被大量可学习的反射行为所控制。迄今为止,它可以通过学习来用视觉跟踪物体,并抓获物体。与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很相似,但我认为它的模仿是低层次的。需要足够运算时间的Cog,其方法思路也许有助于追溯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或许可以导致全智能机器。虽然如此,我认为模仿高层的抽象性是更快的一条途径,直接可以借鉴有用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的成果
  • 大部分实用自动机必然是按基于行为的思路而研制的。尽管对可预测性的设计必然会降低逼真度,但用电线连接的机电继电器很像简单昆虫的神经节,五十年来,它们一直用于控制自动电梯和工业机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微处理器。系统复杂性在慢慢增大,但大部分控制器仍以简单的方式对刺激产生反应
  •  
    20世纪70年代,每当汽车沿着位于斯坦福大学后面山脚下的道路行驶时,奇怪的景象就会映入乘车者的眼帘。层层地形中,有骑马场、奶牛场、小餐馆。山顶上 有一个玻璃般明亮的圆形建筑物,它是刚着陆的太空船吗?险峻的盘山道边立着橙色路标"小心机器车辆"。难道是1951年的电影"地球平静的日子"中,有恶 意的外星机器人把守着的坡道入口吗?
York Jong

《机器人》第二章-小心!机器车辆! - 0 views

  • 从1948年到1951年,英国心理学家沃尔特(W.Grey Walter)在英国造了六个电子乌龟,它们都带有超微型电子管大脑、旋转光电眼睛、接触开关式触角6。它们能在行走时避开障碍,在有特定光线召唤时能返回出发地。当几只小乌龟在一块时,它们会对彼此间的控制光线和触觉信号有所反应,表现出意想不到的社会行为,例如跳舞
  • 对于机器而言,计算要比推理容易得多,推理又要比感知和行动容易得多。为什么难易顺序正好与人相反呢?在十亿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祖先的第一个进化选择都为了能在逆境的竞争中赢得生命要素,常常用一生的时间在竞争中更有效地感知和行动。达尔文的进化过程使人类的大脑具有获取和行动的特殊本领───这点因为太平常而常被忽略。
  •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每二十年机器计算力就会有上千倍的提高
  • ...19 more annotations...
  • 目前,控制最好的商业机器人的计算机能够产生昆虫级的行为。它们的耗资不少,社会用途却很少,仅在工厂作为喷涂车、点焊车、安装电子器件和将东西移来移去
  • 在未来十年中,机器全面智能化的进程将大大加速,我相信机器人数量会大增,应用范围会慢慢拓宽以满足普遍要求,最终成为通用机器人
  • 移动机器人是这一新生的计算机控制机器人领域中的最年轻一代,并在1985年后成为此领域中的主角。1985年前为数不多的工作重点之一是阿波罗登月计划
  • 许多任务似乎只需两个基本的图像操作就能完成,一是挑选出好的特征集(图像中许有特别的区域),另一个是对同一区域从不同视角来寻找
  • 三角测量、障碍检测、机器人运动演绎可以确定三维位置。我寻找实现这些想法的快速算法。采用空间压缩图像技术可完成大量工作,4、16、64以及更多像素的平方被平均为一个数,然后用汇编语言巧妙地编码,而我的算子能在一幅图中挑出许多有用特征,并得到另一幅图。整个过程计算机大约只用10秒钟
  • 不对物体的位置进行分类,而是积累位置的“物体性”。尽管特别物体的特性甚至存在与否总被怀疑,可以肯定地认为机器人周围的位置是存在的,能被当作永久性的“存储桶”,以稳定地积累哪怕是内容的一丁点迹象。
  • 机器人周围的的区域被分成栅格。程序给栅格的每个单元赋以数值代表积累的证据,也就是说,相应的单元包括一些内容或什么都没有。随着每次声纳激励,含有信息的单元被更新。在回波距离处的单元被占据(因为此处的任何物都将导致更短的回波)。声音强度和检测可靠性随着声纳离中心点的距离增大而减弱,所以得到的证据量也据此发生变化
  • 在运算速度为1/2 MIPS的丹宁机器人上,我们研制了能进行每秒十次声纳反馈信息处理的有效程序。操纵机器人的关键一步,即校正同一区域的两幅映像图,需要3秒钟
  • 实验揭示,在狭窄而墙壁光滑的走廊里(恰与我们实验室杂乱环境不同)声波被不断反射,类似光线在充满镜子的大厅里的情况,此时大部分的反馈信息是不正确的,得出的映像图也不会有价值。处理程序是以声纳单元的分类为基础编写的,而此时并不能表明声纳数据真正给出环境信息
  • 1990年,我们用一种“学习”算法寻找更好的环境模式。将环境模式译成带有12个参数的数学公式,这些关键参数控制着模式的形态。我们先仔细地测量门廊,人工建立了近似理想的映像图。然后让机器人沿已知的路线穿过门廊,隔一定的距离收集声纳数据。我们编写程序,重复处理收集的数据,模拟机器人穿越门廊的映像。每次模拟之后,程序都要将结果与理想的映像图比较。然后修改证据公式的关键参数,再进行模拟。如果新证据模式的结果与理想情况更接近,程序会将关键参数向同一变化方向调整,否则就向其它方向调整参数。在10 MIPS的机器人上进行上万次的模拟移动,耗时数天,程序才能找到合适的证据模式,以再现环境。这种方法对墙壁光滑的场景同样适用。
  • 在10 MIPS的计算机上可运用二维证据栅格,速度能满足正常的室内要求。
  •  图2.5 1990年,难以穿越门廊的二维证据栅格
  • 在三维空间中,这些是一致的,不会出现模糊现象,栅格的分辨率会更高,单元内容会更确定。在二维空间中,一把椅子只是占据若干个单元的模糊东西,无法与其它具有同样尺寸的物体区分。在三维空间中,椅子就会有座位、椅腿、椅背,能由形状确认。三维图像可以使程序规划复杂路径,不仅可以四处迂回行进,而且能跨越障碍。视觉出错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
  • 广角镜覆盖面很广,但它产生明显的“鱼眼”失真。到了1995年,我才编写了克服此不足的程序。程序通过摄像机视察几百个黑点的校准模型,得到一个“纠正”函数,将原始图像校正为一个理想的几何图。
  • 20世纪80年代后期,状态低迷的“基于模型”(或“基于图像”)机器人人面临着基本问题。在麻省理工学院,精力充沛且善于表演的罗德.布鲁克斯(Rod Brooks)声称,基于模型的方法不切合实际,并示范了如何从没有模型的机器人人获取复杂行为。布鲁克斯的机器被巧妙设计的多反射层或行为集所控制,类似格雷.沃尔特的小乌龟或霍普金斯野兽,但更为复杂些。在行为集中,一种元素可能使机器人避开障碍,而根据检测,另一种元素或许使机器人沿墙行走。有些元素对另一些元素有所响应或无视它们。每个元素其实是适度分享处理器的简单程序,典型地,可以处理许多行为元素的机器人也许有1 MIPS的运算能力。自然界中的昆虫似乎被这种方式所控制,每个动作都由几百个神经元的神经节产生。布鲁克斯的机器人动作很像昆虫,当他的实验室开始研制六条腿行走的微型机器人时更说明了这点
  • 但是新奇感过后,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完成复杂动作方面,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可靠性并不比集成多控制器的机器人要好
  • 20世纪90年代,基于模型的机器人可以在室内行驶,也可穿越乡村。它们含有一些反射行为集的元素,用于避开障碍和处理险情。也许受此影响,布鲁克斯研制了机器人“Cog”.它被大量可学习的反射行为所控制。迄今为止,它可以通过学习来用视觉跟踪物体,并抓获物体。与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很相似,但我认为它的模仿是低层次的。需要足够运算时间的Cog,其方法思路也许有助于追溯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或许可以导致全智能机器。虽然如此,我认为模仿高层的抽象性是更快的一条途径,直接可以借鉴有用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的成果
  • 大部分实用自动机必然是按基于行为的思路而研制的。尽管对可预测性的设计必然会降低逼真度,但用电线连接的机电继电器很像简单昆虫的神经节,五十年来,它们一直用于控制自动电梯和工业机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微处理器。系统复杂性在慢慢增大,但大部分控制器仍以简单的方式对刺激产生反应
York Jong

Flesh and Machines 我們都是機器人 - 0 views

  •  
    作者是MIT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主任。沒錯!就是被機械小天才稱為Robotic Researcher's Heaven的CSAIL。 Robot's Book這個類別存在已久,卻遲遲沒有第一篇文章的誕生。 介紹Brooks的這一本書來當作第一篇
York Jong

Behavior based AI - 0 views

  •  
    Behavior Bas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BAI) is a methodology for developing AI based on a modular decomposition of intelligence. It was made famous by Rodney Brooks and his subsumption architecture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attempts to describe a mechanis
1 - 7 of 7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