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Oliver Ding's Scrapbook/ Group items tagged msn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liver Ding

一切为了孩子们,MSN彩虹行动_MSN中国 - 0 views

  • 1.一个MSN中国用户挂彩虹签名,为灾区送出一份温暖,MSN中国将捐出10分爱心款,广州丰田也将捐出10分爱心款。 2.捐款将捐赠给希望小学工程,专门用于四川地震灾区学校的重建。 3.重建的学校将命名为“彩虹小学”,帮助灾区的孩子们尽快重返校园,继 续学习。
  • MSN中国 企业官方网站 彩虹宣言: 我们支持彩虹行动,有一个签名我们就捐0.1元。我们与大家一起,风雨同舟,共度难关。希望我们的努力让孩子有书读,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 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企业官方网站 彩虹宣言: 一个彩虹,十分爱心。每一个彩虹签名,我们都捐出10分善款,用于灾后校园重建。让我们心心相印,风雨同舟,共同为孩子们搭起一片爱的彩虹。
  • ...2 more annotations...
  • 800,238 人 目前募集到的款项共800,238x0.20=160,047.60元人民币
  •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Oliver Ding

同学少年都不贱: 关于这个blog的方方面面 - 0 views

  • 8,写这个blog的初衷 04年2月份左右,在“博客中国”建了第一个blog,不过也没打算正式写,只是想试试新鲜东西。后来又看到MSN也推出blog空间了,就注册了一个。再后来,网上看到了很多文章,感觉好多都特~~~恩,用陈村的话说,就是—— 在时尚化的作品中,总会“有一点爱情,有一点别离,有一点意外,有一点抑郁,有一点做爱,有一点音乐,以及咖啡、香水、棉布、抽签、孩子和流产、网。语句十分流畅,有些词很好。……也有点像梦游。” 从初中看《读者》和《青年文摘》就是这种风格的,N年下来,也审美疲劳了,现在网上满篇都是这些,就点逆反心理,想写偏不走这种风格的......可是,自己没有什么才华,也确实写不出什么风格,也就放弃了,胡乱写了。有点偾事嫉俗,不好,得改。 9,对blog的思考 一直不太喜欢那种感情上过于纤细的文章,总觉得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对钱钟书的《猫》中的一句话印象很深:一切调情、偷情,在本人无不自以为缠绵浪漫,只照例博得押亵的一笑。无论自己觉得多浪漫啊多缠绵啊多...啊之类的,在别人眼里,也就是随时随地都在上演的故事的重复而已,顶多是自己给自己披上一件浪漫的外衣,自我陶醉罢了。  但是后来,有一次在别人的blog上看到了一个一句话,印象特深:悲伤--即便是肤浅的,也许会出现刻骨铭心的。 可能念着有点不顺口,如果改成“悲伤--即便是肤浅的,也是刻骨铭心的” 也许会更好吧。不过不管怎么说,对这句话印象很深。 总之,这句话是我看到了另一面。因为不过反过难道不也可以这样看吗:别人眼里无论如何无味、肤浅、俗套的感情,在自己身上确是真实的! 因此,这就出现了两个角度,一种是,本人的真情在别人眼里不过是种俗套;另一种是:别人眼里无论怎样的俗套对本人来说是真的。 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写的是前一个角度;写blog,选择哪种角度? blog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也许是另一种形式的日记,因此,自我为中心的性质必然导致和“一切调情、偷情...”那种思维方式相比,“悲伤--即便是肤浅的...”这种方式会被更多的人采用。 我想,这也许就是blog上经常能见到“读者、青年文摘那种风格”的文章的原因吧。
  • 2)尝试一下写作方向 写blog和日记不同的一点是,日记完全给自己看,想写成什么样都成;blog就不成了,要给别人看,所以也要照顾观者的情绪,因此,就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自怜自爱,美其名曰“为自己写作”——要那样干脆写日记得了,还来这个MSN SPACE干什么。 但我也不想为了提高流量就一味的媚俗,什么流行写什么,搜索引擎上关键字排行榜有什么写什么,迎合最多数人群的口味,那样的话,流量确实提高了,可图什么呀,又不发奖金。 既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不能一味孤芳自赏不顾及观者的情绪,这之间的平衡如何把握很想尝试一下,所以才想试着写blog。 对我来说,还有一种意义上的尝试。 关于日志“类别”的介绍 中,提到了“冷眼”这个类别。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的文章,冰冷的、独立的,有些不近人情的感觉,我一直想把blog建成这种风格的。 但是后来,遇到了我现在最喜欢去的一个blog:鬼畜之道 ~地獄人間紀實~ 那里面的平易近人的文风我也很喜欢,也想写成那样的。 所以,又喜欢那种冰冷的,又喜欢平易近人的,有点矛盾,因此也想自己实际写一个blog,看看最后会成为哪种风格。
Oliver Ding

#080808 - Herock Post - 0 views

shared by Oliver Ding on 15 Aug 08 - Cached
  • 类似的在线活动在中国已经蔚然成风。中国互联网用户曾经在 MSN 昵称里加上 (L)CHINA 的图标(既“红心中国”),以表现他们在面对海外奥运火炬抗议声浪时的团结一致。不久之后,这个活动又被支持5月12日四川地震的彩虹标志所取代。
    • Oliver Ding
       
      的确与MSN呢称活动不同。tag聚合的意义和iconstream的意义是显然不同的。
Oliver Ding

李劳·传世纪 » Blog Archive » 亲身感受MSN Messenger上的新型社会 - 0 views

shared by Oliver Ding on 11 May 08 - Cached
  • 与语速相比,这种交流方式当然要慢许多,但速度仍然惊人,尤其是发生的几率要比面对面交谈大多了(电话交流的高昂费用会令人们的交流频率降低)。因为,只要想,我们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有联网的计算机旁开始。
  • 虽然在此之后的新型多功能社区如HI5.COM,会对人们的新型社会造成深刻的影响。我却看重IM软件的这种传播。因为它充满目的性、快捷、准确。
  • 期待看到关于IM软件和新型多功能社区对人们构造新型社会方面的更多文字。
  • ...1 more annotation...
  • 包括MSN Messenger在内的IM软件已经构造了一个新型的交流方式,而当此种交流方式所存在的人群规模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便会催生出一个新型的社会关系。这种新型社会关系已经会对个体、个体的人际关系,乃至个体的社会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Oliver Ding

Catfisher's Collition: 所有用户都是平等的,但一部分用户比另一部分更平等些(转)) - 0 views

  • 给我的感觉,Facebook是MSN的升级版,不仅可以和熟人聊天,更在于有大量有趣的话题(也就是Facebook的大量Application)引导大家聊。在这里,你不需要成为一个高级博客写手才能获得关注,只要参与就可以了。可以说Facebook上的用户是平等的,不存在所谓优质网友和普通网友的区别,也不存在看贴不回贴的问题。
  • 在海内上的最大不同是,里面的用户都是圈内人士,虽然我加的好友差不多都是认识的,但是如果大家不讨论互联网,我几乎就没有动力上去看。在海内,最热的帖子还是围绕着Keso等几个专业博主,聊得也都是互联网的事。
  • 虽然说海内做的是真人社区,但是我没觉得和豆瓣有什么区别,话题不同而已。
  • ...2 more annotations...
  • 无论网站什么概念什么模式,用户来都是要看内容,好看的内容。而在对“好看”的定义上,用户对内容的相关度和质量的要求是成反比的——内容的相关度越低,用户对其质量的要求则越高;反之,相关度如果很高,内容即使很糙也无所谓。
  • Facebook凭着熟人关系,实现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网络环境,也由此绕开了“大多数用户创造不出有价值的内容”的这个Web2.0陷阱;而在中国的互联网,除了MSN/QQ以及校内网,可能还没有几个能把真实生活中的朋友圈进去的。而只要网站中的好友不是真实生活中的朋友、熟人,网站的核心吸引力就仍然是优质内容,而优质内容只能来源于编辑或者优质网友。Web2.0号称是以You为主角,号称是平民化、草根化,但是草根和草根其实是不平等的。 《动物庄园》中有一句话:“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换到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那就是“所有用户都是平等的,但一部分用户比另一部分更平等些”。
Oliver Ding

最好金龟换酒: 圣火令后传 - 0 views

  • 向我打听英国学校的,清华的WRX同学和浙大的LL同学,你们的个人空间是不公开的,所以我没办法回复你(MSN space绝对是个怪物)。请把你们的邮箱地址发消息给我。
    • Oliver Ding
       
      MSN space的确是个怪物,在社交设计方面考虑不够妥当。
  • 博客存在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听见身处不同环境的人发出的不同声音。既然国内媒体是祖国山河一片红,那么我也提供一下相反的声音。
  • 如果是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理性的独立思考,拒绝某些诱导性的单面宣传的话,那是绝对正确的。可是正如爱一个国家不等同于爱一个独 裁的政府,反对这个政府的一些行为也同样不应该表现在不许有爱国的行动上。我认为政府在3。14事件时封锁消息,把所有西方媒体赶出拉萨的行为是非常愚蠢的,可是这也不代表海外华人因此就不能谴责BBC和CNN。我认为火炬传递时有臧独抗议是绝对可以的,可是这也不代表我们就不能去支持自己的国家,不能和他们争辩。有人留言说:“没错,你可以去游行,去抗议,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国内呢?”我觉得这两件事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因为国内没有游行抗议的自由,所以我在国外也不应该享有这种自由?
Oliver Ding

以FUN为主的开心网 - 0 views

  • 在网上,我觉得FUN是最高准则。网络本来就是个超级游戏,人和人认识了解,都需要通过游戏本身。而在游戏之中,必须要有FUN。很多SNS打着拓展人际关系的口号,我觉得是本末倒置。我就算在SNS里把马云、陈天桥、陈彤、丁磊、张朝阳都加为好友了,又能怎样?他们会因为我是好友,而给我1000万,在短信里对我说:小和,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是我超欣赏你,见了你就想给你钱,来吧,我还差个副手?认识人,就可以成事,这是扯淡。是因为大家先玩,玩的过程中发现彼此,然后才有事做。否则,跑官的那些人大可以直接抱着人民币砸人,何必从卡拉OK、桑拿、普洱茶开始? 有Fun很重要,QQ头像无非是个卡通人,但是就是有人愿意掏真金白银给小人穿衣服,而且还不止一套。当一个游戏很好玩的时候,人们是愿意花钱的。因为好玩就会当真,当真的事情就会掏钱。开心网已经设立了礼物专柜,而且在开发一些有趣的功能。如果真能坚持下去,我觉得这里面有金矿可以挖。就像MSN的振动屏幕功能,叫我一个月花10块钱,我还真愿意。
Oliver Ding

我在豆瓣目睹的第一起有组织的网络暴力事件 - 0 views

  • 据我了解,这次事件从爱慕肚滑开“对汶川地震已不感兴趣小组”(5月15日)开始,这是一个意图反思地震后政府行为的小组。从第一批贴可以看到,攻击在爱慕肚滑豆瓣主页和小组展开。我曾进这个小组,转贴了许知远的《灾难、遗忘与不朽》一文,希望提供理性讨论的可能性。但围攻继续,最后以小组被豆瓣以“讨论主题属于豆瓣不允许的内容”解散告终,是第一阶段。
  • 第一、二批贴都是关于第一阶段。
  • 第三、四贴开始,这批自称“马甲帮”的人从“不感兴趣”小组追踪到另一位网友,这里我们称她为DP。我要指出,DP并不是如“马甲帮”说的,是“不感兴趣”的组长,她只是极力捍卫组长的反思立场。
  • ...3 more annotations...
  • 十条网络信息藏身术     1、每次登陆互联网都是用代理服务器,并且代理服务器每10分钟自动更换新IP地址          2、每个商业网站和论坛,都用不同的注册用户名注册          3、只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且最好使用冷门的小众公共邮箱          4、不要使用Google搜索以外的任何网络应用          5、放弃任何电子商务,因为总得有一个送货地址被记录下来          6、不使用任何支持分享机制的网络相册          7、不使用MSN或者QQ等即时聊天工具          8、在Facebook或者其他类似社交网站一定不能发布相同的信息          9、绝不要以纯数字作为密码,最好是8位以上的字母混合数字作为密码          10、播放RMVB格式的压缩视频时最好断开网络连接
  • 2008-05-17 01:37:14 姥姥 | 兰若哀悼 (北京)      我是过来警告你的            我劝你收手     非则天涯围攻 人肉搜索 就不要怪我们之前原本和平的结束只是一个中场休息了          你一再将你的恶劣观点无止境的四处宣扬 臭不可闻     马甲帮目前就有400号人 有的是人手 有的是时间、经历、手段、战场和你玩儿 你不消停 我们就一直继续吧
  • 2008-05-23 18:25:51 缘·流水      文革时期可以把人拖出来殴打,开批判会,烧头发。现在把人从电脑背后揪出来批斗,有什么区别?都说什么10年文革,文革哪里结束了哦
Oliver Ding

USATODAY.com - Google: 'Gmail' no joke, but lunar jobs are - 0 views

  • Google's free e-mail service, Gmail , which will offer significantly more storage than Yahoo or MSN, "is not a hoax," said Jonathan Rosenberg, Google's vice president of products
1 - 10 of 10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