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王千源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fd cn

王千源:联谊会一直在逃避责任_薛涌:反智的书生_新浪博客 - 0 views

  • 王千源在接受杜克大学校报《Chronicle》采访时曾表示,自己会接到各式各样的怪异电子邮件及电话,都要“感谢杜克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是他们公布了所有的资讯。”(chinesenewsnet.com) 然而,目前是三年级研究生的杜克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李治中,则否认联谊会涉及公布学生资料,但他承认含有个人资料的讯息,是透过联谊会的自动化公开电子邮件分散系统被传送出去,但这份讯息已被删除。(chinesenewsnet.com) 王千源认为,联谊会方面一直在逃避责任。“学生会领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有所有的证据证明这个组织与这个事件密切相关。”(chinesenewsnet.com)
  • 事件发生后,包括杜克保守联盟、学术自由学生、杜克人权联盟、杜克学生伦理与杜克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等几个杜克大学学生社团,均要求调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并废除此学生团体。(chinesenewsnet.com) 但王千源认为解散联谊会不合适。“这团体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人的利益,只是在有些处事上做得不合适,一定要道歉是肯定的,但其他都依法律程序,我不想做过,也不想受太多冤枉。”
Oliver Ding

新"蜜蜂的寓言" -搜狐财经 - 0 views

  • “企业公民”(Corporate Citizenship)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在中国商业世界正成为时尚话题。

    正如我们屡屡见到的,一种严肃的话题被通俗化,不是其幸运反而可能是其被庸俗化的开端。无论其本身的内涵如何丰富,一个话题一旦成为人们在不明所以中竞相谈论的话题,或者将与之无关的东西附会其上,那么它不仅不会变成一种普遍的共识,而且可能在被过度谈论中迅速变得空洞无趣,直至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笑柄。

      但真正的危险还不在这里。“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至少不仅仅是)企业有余钱余物时向公众示好买好的捐款捐物,不是以“转移支付”方式巧妙变相的“事件营销”,更不是问心有愧的企业和商人为洗白自己或包装自己而进行的“非常投资”。正如老子所言:“天下皆知善之为善者,斯恶也。”当“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被作为一种善行来提倡时,诸多的恶行或与善恶无关的行为很可能“假汝之名而行”。这就是企业公民面临的真正的危险——成为“伪善”的代名词,最终让人们避而远之。

      作为一种商业伦理,企业公民要想成为商业世界普遍的共识,它一定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来提倡。道德说教只能导致对伪善和对道德的抵触。只有当企业家意识到企业公民行为与企业家自身的需求和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有一种内在的、隐秘的关联时,企业公民才可能成为企业家们内在的共识。

  • 蒙古草原上无数的敖包是如何建起来的呢?我们容易以为是某个权势巨大的统治者下令建起来的。在如此地广人稀的土地上,把一个个行踪不定的游牧部落组织起来进行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所有的敖包都是千百年来,人们自发建成的。在蒙古民族中有一种民间信仰:如果你看到了石头(在草原上石头是很稀少的),就是看到了你的“福气”,如果你拿着石头绕着别的石头走一圈,然后把它与别的石头放在一起,你就是在为自己增添福气。人人都愿意自己的福气尽可能地多,所以当一个人看到一块石头时就会捡起来,等看到别的石头时就把它放在那儿。这种信仰代代相传,草原上的石头堆(即敖包)就越来越多,每个敖包也越垒越高。就在一代又一代人为各自“谋福利”的过程中,一个服务于所有人(包括后代子孙)的导航系统就在广亵的蒙古草原上建成了。
  • 在《国富论》中他这样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 ...9 more annotations...
  • 亚当·斯密认为是后者。人类在道德问题上的传统焦虑被宣布为庸人自扰,人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用担心“自利”会有损公共利益,相反,只有当个体专注于自己的利益的追求,在追求自利上精益求精(即“分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一只看不见的手就会神奇地将个人的追求转化为社会的利益。“总体收益的结果,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
  • 1720年,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   这就是说,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因为私欲和私欲支配的个人恶行恰恰是社会繁荣的能源,离开了这个能源,公共利益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这样的善之花,都将结出贫困和伪善的恶之果。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经济伦理的基本隐喻。其理论主旨是弘扬私欲,相信市场对私人恶行具有神奇的转化和净化力量,认定出于道德情怀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 简言之,“公民”是一个既独立又不独立的概念,指的是一个有所属的个体而不是原子式的个体。所谓“企业公民”,就是自觉地把自己归属于社区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的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将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考虑在内,在计算收益时将企业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同时计算在内,在做投资决策时将市场、社会和环境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在内。拥有“企业公民”身份和资格的企业,就是在“公地”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守望、养护“公地”,力图避免“公地的悲剧”发生的企业。   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把这种企业描述为同时追求“三重盈余”——经济盈余、社会盈余和环境盈余的企业。企业公民意识的有无,首先表现在对企业的所有权的认知。没有企业公民意识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仅是为企业提供资金者,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股东的投资带来回报并且使回报最大化。但追求三重盈余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至少有三个:自然环境、社会和投资人。企业经营者的真实身份是受托于这三个股东的“公民CEO”,他的经营行为是确保三个“出资人”同时受益,而不是为了一个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其他两个股东的利益。
  • “公地的悲剧”包含的真实问题是:个体如何在利用产权不可能明晰的资源时避免资源的衰竭,从而导致公共利益的丧失?在人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资源,而且是对人的生存最重要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社会道德氛围、文化资源)往往是难以确定产权的。在利用这些看似免费的资源时,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
  • 公共利益的总量并非私人在交易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总和。我们得到的许许多多“好处”(比如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都不是从交易活动中来的,个体拥有产权的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往往超出(有时是大大超出)我们从交易活动中得到的个人收益。
  • 林地不仅生产木材,它从事的“生产”包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清新的空气、保持水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当你因为木材价格暴涨而把整个林地砍伐尽净,获得了巨量的个人财富时,公共利益却受到损害。你不能说你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促进了公共利益。
  • 一、人们在寻求自己私欲的时候,既有可能是个体间的相互利用、交易、竞争甚至相互欺诈、掠夺,也有可能是没有节制地利用无人所有的资源,人们出于私利为他人生产时,既包含自己承担的成本,也包含看似免费的社会成本。
  • 一、蜜蜂型企业:影响力高且对环境的回报率高。蜜蜂为了酿蜜,就必须从各种植物中采集花蜜——这可以看作是对环境资源的索取。而它在采蜜的同时,它翅膀上粘附的花粉就会给花授粉。如果没有蜜蜂来采蜜,花也就成了不结果实之花。(经济学家张五常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经济学论文《蜜蜂的寓言》,涉及到了到底是果农该付给养蜂人钱还是该向养蜂人收钱的问题。)曼德维尔只注意到蜜蜂间的生存竞争,没有看到蜜蜂与环境之间的这种索取回报的关系——在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同时回报环境,使自己的“盈利”空间获得了可持续性和成长性。蜜蜂的这种获利模式是一种远比曼德维尔的寓言深刻的隐喻。   二、蝴蝶型企业:对环境有回报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三、毛毛虫企业:对环境有损害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四、蝗虫型企业:破坏环境且由于其成长性和影响力大而对社会和环境有巨大破坏性的企业。(见图一:企业的四种类型)
  • 企业的利益相关方,除了三重盈余对应的三个“股东”外,还有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它寻求所有这六个利益相关方(“持股人”)的平衡。企业是股东的,也是员工的,是社会的也是自然环境的……公民行为体现为六个“善待”:一、善待股东;二、善待员工;三、善待客户;四、善待环境和资源;五、善待合作伙伴(供应商);六、善待整个社会。企业公民行为就呈现为一个六边形,这正好是一个蜂巢的形状。(见图二:企业公民行为的六个利益相关方)
isaac Mao

RFA: 就西藏问题发表己见遭攻击 留美学生王千源接受专访谈困境 - 0 views

  • 王千源:我可以后面补一下。现在先把心态平和下来。如果治根不治本的话,我人心慌慌地去上课,也不会学好。当我回过神来,能够理智地思考、能够进入一个良好的自我调整的状态之后,我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回到比较正常的学习。
  • 我不知道是谁写的。他们绝对绝对不会写。他们很明白地告诉我,他们支持我的做法,他们知道我绝对不会做出有辱国家的事情。他们在沉默中等待春天的回暖。
  • 其实中国有一大批的人是不说话,是沉默的群众。他们有观察和思考的能力,现在正在观察思考的有深度的人,目前还没有发出一句话来,而浮在表面上的那层一直比较激动地在说一些话。
  • ...5 more annotations...
  • 非常谢谢您给我打电话。我觉得中国现在就是需要让大家听到不同的政见、不同的声音。我希望一个国家有更强大的人民,而不是一个强大的政府逼迫人民连 话都不敢说。现在有点像秦朝。秦朝当时为什么灭亡?就是因为暴政。现在我担心的是,这个暴政既有可能出于政府,也有可能出于人民,这太可怕了。
  • 我觉得西藏绝对是中国的一部分,正因为它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对待它就要像是对待自己的同胞兄弟,要用的方式和对待外人是不一样的。对待外 人,你可以不予理睬、你用比较强硬的手段也好,都可以。但对同胞兄弟的话,是自己的亲人,就要更加理性,要注意情感上的交流。跟藏族讲话更多的是要考虑, 这不是简单地这几年或几十年或奥运会几十天的事情。我们跟他们是几百年、几千年的渊源,并且会不断地继续下去。
  • 你看他们都写了大字报,写口号标语,又泼粪。这简直就是文革。最可怕的是,这次是人民文革。
  • 我不是社会学家,但我自己感觉是,一种比较强烈的社会思潮在人民其他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的情况下,每个人不是心理特别感到舒坦的时候,他们需 要发泄的地方。而随着网络的出现,他们的发泄可以由一个非常虚幻的概念转化为针对某几个人。而当他们成为几千几万人结合在一起,就感觉到自己去攻击别人时 有人保护。这像历史回潮,我感觉这跟“文革”太像了。我读过那些历史,当时还不信。他们认为文革以及过去的一些事没有发生过,但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同样的 事情。
  • 我可能就是比较愿意看书,比较愿意自己思考。其实中国有一大批的人是不说话,是沉默的群众。他们有观察和思考的能力,现在正在观察思考的有深度的人,目前还没有发出一句话来,而浮在表面上的那层一直比较激动地在说一些话。
shi zhao

酥餅的BLOG:王千源與台灣的大學生 - 樂多日誌 - 0 views

  • 要談王千源之前我先說ㄧ下,昨天在清大碰到一件讓我其實還蠻困惑也蠻擔憂的事。昨天下午上完第八節高等計算機結構的課後,我去清大餐廳吃晚餐,清大的餐廳都有架電視給同學邊吃飯邊看新聞,那時候三立新聞正在報導印度藏獨人士抗議北京奧運聖火,畫面上呈現有幾個藏獨人士對於警察的驅逐不停的哭喊、咆哮, 結果就坐在我隔壁桌的三個清大大學生,故意模仿藏獨人士哭喊痛苦的表情,然後互相的嘲笑,當中還有一個同學竟然還說 : 「他們到底要鬧到什麼時候!?」
  • 王其實只是想牽線讓挺西藏與挺中國兩邊的人有機會對話罷了,就被當成最大的女漢奸,要誅九族,下油鍋而後快。
shi zhao

闾丘露薇 : 当王千源成为焦点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 0 views

shared by shi zhao on 19 Apr 08 - Cached
  • 不管怎样,王同学是为了表现,还是表达不同看法,还是支持或者反对藏独,王同学已经身不由己的成为中国和西方各自的宣传典型,一个“卖国贼“行为的典型,在另外一边,成为一个受害者,一个极端民族主义,压制言论自由的社会的被迫害者。
  • 千万别办世界的奥运,让世界人民尽情的笑吧。那就有意思了。
shi zhao

中國留美女生支持西藏遭無情圍剿-Yahoo!奇摩新聞 - 0 views

  • 杜克大學校內的眾多社團,包括大學共和黨、杜克保守聯盟、杜克民主黨、學術自由學生、杜克人權聯盟、杜克學生倫理與杜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等幾個大學生社團紛紛譴責恐嚇王千源的行為,他們要求對涉嫌洩露王千源個人資料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進行調查,並要求解散此學生團體。
isaac Mao

中國夢 - 0 views

  • 眼淚奪眶而出。北京政府釋放一個人不算甚麼,也不代表根本的統治方針轉變,它大可以再抓十個八個。真正值得喜極而泣的,是中國人終於懂得為人民英雄鼓掌,而不是圍攻家樂福,或是辱罵陳巧文滋擾王千源。
isaac Mao

沙叶新:转贴王千源的采访录 - 0 views

  • 一个是我可以通过我的人权律师告杜克中国学生联谊会。这样的话,他们可能会被学校解散,可能会让中国的华人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我知道由于这件事情可能会牵扯到很多人的直接利益,比如说他们的就业问题,很多人跟这个事情毫不相关,我觉得一碗水要端平,否则对所有人都不公正。
  • 。我觉得事情可以有一个更简单的解决方式,就是我自己做一个牺牲,不是大家都输,而是大家都赢。”
shi zhao

家樂福 & 王千源 & 六四 & 英國1985 at sans figure } 隱身衣 - 0 views

  • 這許多事件,和這許多事件中表現出來的一個共通點,就是所謂的“互相洗腦”。一群人中,不允許一點點不同意見的發生,否則即是要作為背叛者被處以精神甚至肉體的刑罰。另一個共通點,即是這樣的事情,多是在共產的國家,或者是自由國家的共產團體中才會產生的。
isaac Mao

毛孩们,小心精神分裂 - 0 views

  •      毛孩们是赞同砖制的,现在我不谈砖制的无人监督,带来的贪污腐败等问题。我就说一说被高层吹捧,让底层骄傲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毛孩们一定会津津乐道地举出一堆例子。从两千年前的秦始皇一直到天朝的神仙爷爷秦始皇。好吧,用举世瞩目的航天工程作例子。
  •      毛孩们,继续渴盼“开明砖制”吗?还在意淫举国体制吗?还要一边诉苦,一式边维护压迫你的人吗?但毛孩们此举是有历史渊源的。中国首任皇帝秦始皇就办了许多大事。被称为人民智慧结晶的长城有一个响亮的招牌,“防御外敌保卫祖国”。倘若果然如此,这个强盛的王朝现在在哪里?说白了,防御外敌是为了更残暴统治百姓,保卫祖国其实就是捍卫政权。这个智慧的结晶更是堆砌了累累白骨。
  •     另一种娇柔和谐的传话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依照觉中央最高指示,领悟中央伟大精神,取得又快又好发展......钦此”。前者是民主乱象,后者是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仍放在后面回答。
  • ...1 more annotation...
  •     又有毛孩憋红了脸:“我们都是高素质的人。”嘿嘿,不当自己是屁民也是觉醒啊。表扬一个。但是伟大领袖说“愚民好管理”“知识越多越反动”啊,高素质岂不更乱了吗?天朝作过实验的,五七年反油就是一例。
1 - 15 of 15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