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周曙光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shi zhao

从"环球时报"奇文看帮凶的记者和学者 | 中国 | Deutsche Welle | 2008.11.28 - 0 views

  • 如果说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中国评委周曙光被拒出境是中国公民的悲哀,那么“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对于此事的报道则是中国记者和学者的耻辱。一个普通公民因为实践自己的良知与正义感而被权力肆意侵犯,中国年轻记者却老练地运用文革式笔法强暴事实,七零后学者大言不惭地为强暴寻找根据,为奴化教育提供理论背书
  • 周曙光被拒绝出境,并不是德国之声"十分恼怒"才编造出"原因是中国担心'危害国家安全'",而是周曙光户籍所在地长沙市公安局国保支队亲口对周所讲,德国之声亲自打电话到长沙市公安局求证周曙光被拒出境一事,得到的也是同样的回答。长沙公安局的人还骄横地对德国之声说,他们就这么决定了,"随便你们怎么写怎么报!"虽然周曙光早已是包括湖南在内的一些国安公安眼中的"捣乱分子",但他从来不是"不法分子",没有做过任何违反中国法律的事情,以没有发生的"可能会危害国家安全"为理由,预设有罪,剥夺周曙光出国旅行的自由,是对公民权的野蛮的践踏。
isaac Mao

網誌年會的精彩不在年會 - 0 views

  • 大陸普遍叫「博客」,而台灣是「部落格」。「博」字音意兼譯,本是一個很不錯的叫法,可惜早年被方興東拿來惡心壞了。他竊取了他的合作夥伴王俊秀的翻譯成果--很多人都知道,真正最早把blog翻譯成博客的是王俊秀;方興東還自稱「博客之父」,最令人惡心的是,他不斷推出一些所謂的關於博客的研究來歪曲blog。當年,cnblog.org發起一個「我不是博客」的活動,就是衝著惡心的「博客之父」去的,得到不少的響應。據我所知,早期的中文網誌年會也是在cnblog.org大力支持下搞起來的。這年會要是由敬愛的「博客之父」來搞,恐怕比「博客網」更早倒下呢。
  • 這場討論因為氣氛很好,所以超時了,下一場的講者周曙光先是提醒主持人時間已過,但討論正進行得激烈,怎能停下來,然後他就在大屏幕上搞他自己的東西。「女性與blog」完後,大家作鳥獸散,周曙光大喊「同學們,別走哇!」。結果,我估計差不多走了一半的人吧。我也走掉了。
  • 和諧號上的一本雜誌牛皮吹得好大,說京津城際鐵路中國擁有完全的自主產權,好像那是中國自己研發的一樣,實際上是從德國購買的技術。又說當時的談判非常成功,讓德國公司第一次派來的談判代表「引咎離華」。甚麼叫「引咎離華」呢?
  • ...1 more annotation...
isaac Mao

零八宪章 08宪章 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日文版、英文版 - a knol by 周曙光 - 0 views

  • 今年是中国立宪百年,《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墙”诞生30周年,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0周年。在经历了长期的人权灾难和艰难曲折的抗争历程之后,觉醒的中国公民日渐清楚地认识到,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民主、共和、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抽离了这些普世价值和基本政制架构的“现代化”,是剥夺人的权利、腐蚀人性、摧毁人的尊严的灾难过程。21世纪的中国将走向何方,是继续这种威权统治下的“ 现代化”,还是认同普世价值、融入主流文明、建立民主政体?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抉择
shi zhao

湖南农民投诉垃圾短信反被判刑-杂烩-山寨机 - 0 views

  •   “审讯的时候,警察问我:‘你第一次投诉后,你知道是欺诈短信,为什么第二次还要投诉呢?’”    “我回答说:正如一个女孩第一次被强奸了,她报案。但是随后她又被一次次地强奸,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报案。”    陈曙光以这样的比喻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表示了自己内心的不平。“我因‘报案’太多也获刑,而那些一次又一次‘强奸’我的人怎么一点事都没有?”    6月13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南江村村民陈曙光接到了法院的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这场以投诉、打击电信增值业务商(简称SP)恶意欺诈短信启幕的行动,最终被法院认定为“敲诈勒索”。
isaac Mao

公民记者周曙光(zola)访谈(互联网与中国2) - 0 views

  • 周:实际上我在重庆钉子户的事件报道中,我就说过我的这个” 玩”的观点。政治娱乐化,娱乐政治化么。我心态也一直是这个样在的。要是说现在的话,我可能更多的是在做一些延伸,变得轻松点的话这样传播的效果也会好很多的。要做的就是让老百姓觉得更强。因为通常的一些报道都会变得很沉重,加入一些元素,像灰色幽默之类的,能够让报道变得可传播性更大的。
  • 周:建立联系首先是你要了解他们,其次他们要了解你。由于我的名字够大,所以他们不用怀疑我,很快对我能够产生信任,然后建立联系。这个是需要输出价值观才行的。比如即使我在中国很有名,但是我在泰国、越南没有名气的话,我没办法和他们那边的知名人士建立联系的。也就是说,必须让他们知道我的存在。然后对我产生信任,这样才能建立联系,当然这个联系的建立基础是基于网络的,否则我没有那么大的名气让他们认识我。
isaac Mao

China: Blogger Zhou Shuguang a.k.a. "Zola" barred from leaving country, "potential thre... - 0 views

  • Rebecca McKinnon reports on 27 year-old blogger Zhou Shuguang, aka "Zola," wh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ve banned from leaving the country as a "potential threat to state security." Snip:
isaac Mao

[中港台] 中国网民成功挑战政府权威-华尔街日报 - 0 views

  • 这一立场上的转变似乎是新闻记者和中国博客作者施压的直接结果,周曙光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他称之为“个人新闻台”的网站上,他将非官方报导以及从李树芬家人那里得到的照片和他们的请愿发布到网上,让瓮安事件走进人们的视线,得到公众关注。当中国主流网站开始删除与瓮安事件相关的贴子时,一些博主却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了迂回,他们有的将自己的贴子从后往前倒着写,有的则重发在其他地方被删除的贴子。
1 - 7 of 7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