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ath Coffee/ Group items tagged 周培源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arithwsun arithwsun

许良英:我所了解的束星北先生--netbig世界不大,网大 - 0 views

  • 《束星北档案》一书中认为束星北、王淦昌、竺可桢都是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1949年以后,王、竺成就很大,而束由于政治原因受尽折磨。我认为,束与王、竺不是一个类型的科学家。王淦昌先生和竺校长确是终身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他们热忱地关心科学前沿,孜孜不倦地在探索科学问题。束先生就缺乏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三年级时(1941年春夏),一位四年级同学兴冲冲地告诉我,他最近帮助束先生进行一项重要研究,要证明中子是由质子与电子结合而成的,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完全一致。果真如此,当是物理学中一大突破。但我给他泼了冷水,因为根据自己上大学后三年来从英美的科学和物理学刊物中了解到,当时公认的中子的质量数值,与1932年发现中子时所测定的质量数值差距很大,它比质子与电子质量之和还要大,因此,早已有人断言,中子不可能是由质子与电子结合而成。于是他和束先生去请教专门研究核物理的王淦昌先生。王先生的意见同我一样,认为他们所根据的数据早已过时了。当时束先生说了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话:“抗战以后我就不看杂志了。”就是说,从1937年以后这4年他已不看科学刊物,不关心科学前沿了。显然,他不像王淦昌先生那样心思都用在科学探索上。也就在1941年,王先生提出了探测中微子的建议,随后有人据此做了实验,使中微子的存在得到肯定的实验之证。这项工作是 1942年国际物理学的重大成就之一。
  • 同时,在对待财产和金钱问题上,他也不像王先生、竺校长那样超脱,而是比较看重的。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1940年3月他父亲病逝,他回家乡奔丧。 1941年夏他母亲又去世,他又回去奔丧,一直到1942年5月才回浙大。他回浙大后告诉物理系师生:他原来不想回浙大教书,在奔丧后,把家里的财产都卖了,买了股票,想靠炒股票生活。不巧有大批(有2.5万人)在欧洲被驱逐的犹太人流亡到上海定居,他们会做生意,更会炒股票,束先生炒不过他们,结果全输了,不得不回学校。他说得很激动,并大骂犹太人(我对犹太人却一直有好感)。
  •  1979年3月9日《光明日报》刊出署名束星北的文章《在爱因斯坦身边工作的日子里》,说自己于1928年5月去拜访爱因斯坦,随后在他身边当了一年研究助手。我读后觉得有点奇怪,怎么束先生在浙大将近30年从不向物理系师生提起这一光荣历史?但我相信束先生为人耿直,不会说假话,也就信以为真了。于是很高兴地给束先生写了一封信,并把自己经历了16个寒暑编译的三卷本《爱因斯坦文集》寄给他,诚恳地向他请教。想不到他回信冷冰冰的,只说一句,我把这几本书“束之高阁”,接着说他现在是真正佩服共产党了,因为知错能改,并附了一首表明心志的古诗。这封信很使我纳闷,因为我所认识的物理学界前辈对《爱因斯坦文集》的出版都很重视,而当过爱因斯坦助手的束先生为什么对它没有一点兴趣?那里我工作很紧张,没有心思去深究。现在明白了,他感兴趣的是自己虚构的爱因斯坦,对真实的爱因斯坦则敬而远之。
  • ...2 more annotations...
  •   1982年,束先生通过周志成和幼女束美新一再邀请我去青岛聚谈,说他有很多心理话要向我倾诉。他还建议我要研究社会史,着重研究能让后人深刻接受的历史教训。我准备待书稿《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完成后,于1984年去看望先生。孰料先生竟于1983年10月30日猝然病逝。
  • 心灵被扭曲了,原来的是非标准都会颠倒过来。特别是1957年开始,说真话的倒霉,说假话的得势,被“改造”成功的束先生自然会“觉悟”到,你们都大说假话,我为什么不可以?1979年2月,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大会(这项活动是我于1977年倡议的),会上唱主角的是他并不服气的周培源(周先生1974年向我透露过对束先生的不满),他心里一定有气,要设法宣泄。正是这两个因素促成他于1979年3月虚构了1928年的那个神话。
arithwsun arithwsun

胡大年:文革中对爱因斯坦的批判运动---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 0 views

  • 王知常指使复旦的物理学家们成立一个专门的批判写作组。为了引诱科学家们加入这个批判组,王知常承诺,其成员可以享有不参加体力劳动和政治学习的特权。但是事实证明,想引诱复旦的物理学家参与批判并没有那么容易。
  • 大爆炸宇宙学虽诞生于1940年代,但直到1965年发现宇宙的3。5微波背景辐射之后,才开始在国际物理学界“热”起来。
arithwsun arithwsun

科学网-人工智能不神秘(3)--揭开神秘的面纱 - 0 views

  • 人物介绍: 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西蒙(Herbert Simon)    这位犹太人最大的贡献还不限于人工智能。他在1958年获得了心理学领域最高奖——心理学的杰出贡献奖;1975年获得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最令人称奇的是1978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1986年他还获得美国总统科学奖——科学管理的特别奖。这真是当代少有的高深莫测的博学杂家。       西蒙在自传《我的生活模型》一书中这样描写他自己:      “ 我是一个科学家,而且是许多学科的科学家。我曾经在许多科学迷宫中探索,但这些迷宫并未连成一体。我扮演了许多不同角色,角色之间有时难免互相借用。但我对我所扮演的每一种角色都是尽了力的,从而是有信誉的,这也就足够了。” 1972年7月西蒙随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代表团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后又9次来华访问。他是中美科技协会美方主席(当时中方主席是周培源)。1994年他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为表达对中国的感情,他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司马贺”。 2001年2月在一次不很复杂的手术后西蒙去世,享年85岁。 西蒙虽然荣获了象诺贝尔、图灵等世界顶尖大奖,但他非常平易近人,与普通人没有两样,我们经常可以在走廊里和电梯里遇见他。他见我们是中国人,显得格外热情。沈为民结婚时,他带着夫人来作证婚人。他没有其它冠冕堂皇的行政职位,只有一个职位: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终身教授。
arithwsun arithwsun

科学网-近代美国教育的发展(1992年扫描版) - 0 views

  • 至于“施饶”二位,所提议的一个建设方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最快的方法是从国外一流大学引进杰出人才,以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应该重点引进一批在其研究领域领先、世界著名大学的一流正教授,使其全职全时回国服务,让他们在国内一流大学全面发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领军作用。』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用史为鉴,进行研究。网上的发言者,往往代表其所属院校的局部利益,反而不如用历史做镜面,让人看得更清楚些。 也就是想问您,这种从国外引进高阶人才的做法,在美国大学的建设上,是怎么样做的。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之后,美国吸纳了很多欧洲的顶级和预备顶级的人才,对其助力不小,这应该是美国崛起之后的事了。但是在美国崛起之前,美国大学有没有致力于从欧洲引进人才,又是怎样做的。能否以您的历史专业资源,尽可能地多谈谈。博主回复:我在海归潮再成热门话题(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9424)一文已经谈到自己的看法,真正引进全职的海外一流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是,要有个过程,记得去年前丘成桐和北大的争论就设计这个问题,可惜被教育部抹了稀泥,不了了之。我们需要当年周总理开名单向美国索取人才的劲头,现在有吗?再说,现在武大郎开店的盘踞要职的实在太多,这个环境于引进高素质人才不利。
  • 『好像扫描件,只提到一个做法《选修制》』 对不起,我这个说法不准,扫描件还提到了: 1. 私人捐款/慈善办学,自1636哈佛; 2. 校董制,自1819 3. 校权独立,自1819 以黄老师自己的文章数据,不知,黄老师前博贴中所提『美国许多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是20世纪以来的事』,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了。 这些做法有益于大学建设,有些甚至是根本所在,它们都早于美国崛起的时间点,甚至早于美国建国时间。 而且,这些人家实行了几百年的做法,我们目前的中国教育体系基本上仍然没做到的。以此观点,谈做不到,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黄老师,请继续,现在科学网上对您博客的意见关注度还不够,这很不正常,我们就应该听取您这样的美国研究专家的意见和数据才对。
1 - 5 of 5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