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ocean's 阅读/ Group items tagged 宣传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cean wu

中国迈入"公关时代"-----中国新闻周刊 - 0 views

  • 新一代韩流明星BigBang、朴时厚、金范、韩彩英和李多海近日成为最新的“韩国面孔”。据媒体报道,这些明星将在韩国旅游名胜宣传片中亮相。而这类宣传片一般会突出韩国的活力四射与历史悠久,人物多以老中少三代家庭为主,强调韩国团结向上的精神以及儒家文化的内涵。   几乎与此同时,一套含有50余张“中国面孔”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也将制作完毕,近日将在海外播出。
  • 1949年之后,新中国在对外宣传方面,起用过两个重要人物——前美国记者斯特朗和爱泼斯坦。其中斯特朗从1962年起,在周恩来的建议下,每月写一篇文章给那些想了解中国现状的外国人,标题就叫《中国通讯》。
  • 1978~1979年是一个转折点。邓小平出访美国,戴着一顶牛仔帽出现在美国人面前,亲和力很强,无疑起到了一种国家形象宣传的作用。
  • ...13 more annotations...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认识到公益广告的价值。如1998年中国用公益广告的形式宣传抗洪救灾。1999年,政府有关部门曾推出科教兴国的广告。
  • 从奥运会筹备的过程开始,中国把国家形象的推广和品牌塑造列为一项“国家工程”。其中一个最大的突破就是从“宣传”转变为“传播”。
  • “申奥宣传片”。“但在本质上,所有这些都是国家形象宣传的一种方式。”
  • 何振梁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陈述会上所作的最后陈述词。这篇陈述词就建立在普惠公司提供的公关文稿基础上,几经修改,从国际文化思维的角度来陈述。比如,“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历史。但是,有一个决定必将创造历史”——这段话并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讲话方式,但却能打动外国人。
  •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中国开始进一步认识到,广告在推销商品之外还可以用来塑造国家形象。
  • 在“宣传”体制和模式下,信息传递是单向进行的,信息传递者以自己为核心在“自说自话”;而“传播”则以受众为核心,实现双向互动和沟通——不仅要让对方“听见了、看到了”,还要“相信了,接受了”。
  • 2003年春天的“非典”,对中国公共传播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非典”之后,“对外传播”这个词逐渐替代了“对外宣传”的说法。   在2003年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了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发布会,把当时疫情如实通报给公众。随后在2004年初,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启动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各级新闻发言人培训也逐步展开。大学的公关学者、外国公关专家开始走进政府公务员培训的讲堂。
  • 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积极应对这一场空前的灾难,在反应机制、方案实施、信息反馈、传播管理以及灾后重建等方方面面都令人称道。当时凤凰卫视一位主持人曾称赞这次震后的新闻披露“让那些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 在这种国际环境之下,中国政府开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   有报道称,国家有关部门从2009年2月全面启动国家公关战略,计划耗资450亿元人民币,推动它的几大媒体——中央电视台、新华通讯社及《人民日报》等向海外发展,其主旨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 “在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
  • “有没有普世价值?我认为有。北京奥运会上,当一名德国运动员夺金后,他站在领奖台上,一手拿着金牌,一手拿着他亡妻的照片。这幅画面感动世人,不分国界和种族。这就是普世价值之所在。”
  •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的氛围下,许多国家都在宣传推广本国产品的“国家形象”,如美国推介的“国家形象”是“创新”,日本推介的是“品质”,德国推介“完美”,意大利推介“吸引力”,法国推介“时尚”,瑞士则推介“精确性”。去年底交由CNN播放的30秒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产品,正不断与全球各国加强合作。有论者认为,这样一个主题固然体现了全球合作共赢的理念,但体现中国最“本质”的东西仍然没有表达出来。
  •  
    在"宣传"体制和模式下,信息传递是单向进行的,信息传递者以自己为核心在"自说自话";而"传播"则以受众为核心,实现双向互动和沟通--不仅要让对方"听见了、看到了",还要"相信了,接受了"。 在"宣传"体制和模式下,信息传递是单向进行的,信息传递者以自己为核心在"自说自话";而"传播"则以受众为核心,实现双向互动和沟通--不仅要让对方"听见了、看到了",还要"相信了,接受了"。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的氛围下,许多国家都在宣传推广本国产品的"国家形象",如美国推介的"国家形象"是"创新",日本推介的是"品质",德国推介"完美",意大利推介"吸引力",法国推介"时尚",瑞士则推介"精确性"。去年底交由CNN播放的30秒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产品,正不断与全球各国加强合作。有论者认为,这样一个主题固然体现了全球合作共赢的理念,但体现中国最"本质"的东西仍然没有表达出来。
ocean wu

恐怖的中国油画产业和食物链_朱其 - 0 views

  • 其实我觉得陈丹青的才气和高度真不在油画上,他的公共讲座、电视“脱口秀”及其私下谈论的中国政治文化,才真正反映他的水准。因为那是属于“道”的层面。即使有关艺术的“技”的层面,我也没听到过陈丹青有关油画非常有才气的话,他倒在讨论现代摄影、电影甚至电视剧方面的才气,要超过任何一个中国画家。
  • 就“技”和“道”而言,这两者尚未真正合成在陈丹青的油画中。他的画主要体现“技”及其背后的天性天分,宋人所谓“天命之为性”。他的“道”主要体现在公共写作和讲演,但我认为这个“道”目前并未进入他的画中。
  • 宋人又说“性理之为道”,一个人的才性只有落实到“道”的层面才是终极。
  • ...3 more annotations...
  • 写实油画发达的主要背景:一是作为一种为极权主义服务的宣传画形式,比如中世纪、拿破仑的革命帝国、斯大林和毛泽东时期;二是从文艺复兴以来表现人的个性以及中产阶级生活情调的需要;第三,当然是反极权主义的宣传形式,比如左翼艺术、抗战艺术、以及八十年代的中国当代绘画。       除了上述三条,写实油画已没有太大的艺术上的意义
  • 那么写实的作用是什么呢?它只是一种基础的造型训练,作为以后搞平面设计、计算机绘画、建筑草图和动漫的基础;或者它是一种类似于练太极拳的个人爱好和生活方式;或者是中国尚存的画一些宣传画。
  • 中国没有油画大师,但不乏参透人生的“导师”,即很多著名导师或者油画官员,他是知道自己超不过西方油画了,但他还是不放弃油画,一是多年的爱好练久了就会有感情,无非像练太极拳,练久了不练难受,这就跟已经娶妻生子,偶尔出去会会老情人一样;
  •  
     中国没有油画大师,但不乏参透人生的"导师" ~ 宋人又说"性理之为道",一个人的才性只有落实到"道"的层面才是终极。
ocean wu

人人必知的商务旅行中的安全常识 - 商旅度假 -世界经理人论坛 - 0 views

  •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有着时髦的设计,你等于是在宣传自己带着台轻便的价值3000英镑的电脑。把电脑藏在小背包中,垫上衬垫轻拿轻放,这样如果发生其他紧急事故,你的两只手就解放出来了。
  • 如果必须和家里或公司联系,确保自己有准备好的紧急联系方式。
  • 让公司知道你的行程以及所有的变化。出发前应和你的办公室安排好一个联系时间。
  • ...7 more annotations...
  • 不要随便递名片。
  • 如果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永远带着地图。最好在出门前熟悉一下地图—也许可以请饭店工作人员帮忙—确定哪些地方要绕道而行。你的地图一定要有饭店所在的地区。
  • 不要随便告诉别人你住在哪里。如果住饭店,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房间号和电话号码,你的所有信息只能告诉给必要的人。越少人知道你的行踪,你就越安全。
  • 接听电话的时候不要报上姓名,而是报上电话号码,如果你不认识对方,礼貌地挂机。
  • 如果要在上午开车或乘出租车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业务会议,打听一下当地的交通状况。
  • 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钱包或笔记本电脑包中,用一个更隐蔽的袋子。穿在衣服里面的肩挎式小包就非常有用,里面可以装很多现金或文件。选一个和肤色接近的包,蓝或红等明亮的颜色在浅色衣服下很容易被看出来。不要用腰包之类的、带子很显眼的包,这种带子很容易被割断。
  • 出发前,确保自己对目的地的社会和政治形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到达之后,如果懂得当地语言,看看当地报纸、听听当地新闻,对事态的发展保持关注。
ocean wu

中国网民成功挑战政府权威 - 0 views

  • 中国有关部门上周五宣布,贵州瓮安县的四名党政及公安系统官员因在处理一桩据说被隐瞒的凶杀案时严重失职而被免职。
  • 上周五宣布了相关官员的撤职决定后,据新华社报导,石宗源又称是地方官员在处理当地问题时所采取的粗暴方式引发了此次骚乱。这一立场上的转变似乎是新闻记者和中国博客作者施压的直接结果,周曙光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他称之为“个人新闻台”的网站上,他将非官方报导以及从李树芬家人那里得到的照片和他们的请愿发布到网上,让瓮安事件走进人们的视线,得到公众关注
  • ...1 more annotation...
  • 对于博客作者周曙光来说,在骚乱等事件中提供第一手信息为的是让公众能够听到当事人的声音,而在将新闻视为宣传工具的媒体文化中,他们的声音往往被忽视了
1 - 4 of 4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