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杨佳案件之民众视点
/
Chinadongde:杨佳罪不当死--------------个人重磅透析杨佳袭警谈
Chinadongde:杨佳罪不当死--------------个人重磅透析杨佳袭警谈
- 11 views
杨佳
罪不当死
重磅
透析
袭警
案件
杂谈
started by
dafeng qixi
on 10 Jan 09
#1
dafeng qixi
on 10 Jan 09
回头解读审视杨佳袭警事件,扼腕叹息之余, 笔者痛定思痛,思忖警民本是一家人。为什么一个没有前科的单亲家庭的青年、竟掀起了震惊全国甚至世界的血案?来自网络的民众声音为何倒置,几乎一边倒的是同情和赞赏,几乎没有人出来替政府鸣冤?杨佳接受检查幸运乎?悲哀乎?任何言论都并非空穴来风,这实际上是一种隐藏其后的民意浮出水面!人们对警察积怨已久,已经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该事件,而杨佳事件正好给许多人宣泄内心的怨恨提供了一个渠道。不同的是他们的事件没有这么严重、没有必要与侵权者拼个你死我活;或者他们没有象杨佳这样的勇气这才使许多侵权者他们有幸碰到的都是范跑跑们。不管怎么说,
毫无疑问,杨佳杀警举国心痛;
毋庸置疑,杨佳杀警罪不当死。
和谐不是回避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政府为了在民众中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为了什么?希望杨佳事件以喜剧落幕!
杨佳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突然性、个人性。但无可否认,这件事情发生有其必然性,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有着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意义。悲剧的发生只存在悲剧的社会,不应该将悲剧看成偶然,而应该看成在一定条件下的必然。对于上海事件,我本人是同情被袭的警察及其家人,但同时也是同情杨佳的,他们都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受害者。杨佳事件是公民与政府、百姓与警方权力不均衡、人格不对等、整个国家民权不充分、法治不张扬、伸冤渠道不畅通的众多产物之一。足以让我们的社会反思:我们老百姓的维权的成本有多大?!
杨佳事件中,所有的罪责不应该由弱势的杨佳一个人去承担,留下千古悲案,万代骂名,历史将铭记这一刻。
首先,杨佳的行为具有很复杂的社会根源,很难用简单的对错去判断。我同情杨佳,非常的同情,尽管我认为他不应该如此冲动,不应该这么做;同时我也觉得这个事件算是杨佳的呐喊,痛苦无奈的呐喊, 杨佳事件,暴露出来的不止止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也许,是积累已久的社会矛盾的一次集中体现。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和谐社会不是口号,是要做出来的! 杨佳也是一个苦命的可怜人。正是清贫使他过于看重了社会的假丑恶,。一种力量,如果不能给它正常释放的通道,则它就必然趟出一条带血的路来。杨佳作为弱者在欲哭无泪的情况下,噩梦横生,他的生命和理想逐渐走到了尽头。近乎疯狂的自杀行为.与其是受到警察的虐待,更不如说是受到社会的抛弃. 严重地说,"杨佳事件"只是一个私欲社会的小儿科,真不值得大惊小怪。 如果继续鼓吹"私欲",更大、更多的"杨佳事件"一定会不断发生,社会矛盾尖锐对立和激化。
其次,杨佳的行为质疑了中国的法治。一切民怨及时解决在未酿成灾祸悲剧之前.整顿公安警察队伍的意见和防止公安警察滥用权力. 如果公安机关坚持以法办事,没有任何偏激的行为,我们相信杨佳不会挺而走险,连命都不要的。 我们应当勇于承认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掩耳盗铃,文过饰非,更不能拿公安干警的生命开玩笑,说什么:"无警报缺监控 多处疏于防范"。在杨佳的个案中,警察的确不够好,一是无故关了杨佳6个多小时,二是在夜里放他走的时候该向他说声"对不起",这并不难,三是当杨找回来的时候,应当积极配合解决好这一事件, 具体分析。但如果杨佳不用他的西瓜刀制造恶性轰动事件,他和他的冤情一样,根本引不起权力的注意和关心, 以暴制暴、鱼死网破的悲剧。杨佳事件呼唤中国政府执法素质! 为何不见民众讨伐的声音?更多的确是民众对杨佳伶惜的声音。难道这不值得我们特别是中国警察们去思考吗?
杨佳选择杀警的日子似乎有追求千古留名之意。两次蹲点,"埋伏"5天准备多种工具,以及杨佳交代,他点燃酒瓶,一是为了引开保安,更是为了"把此事的社会影响搞大",而戴防尘面具和橡胶手套是为防止催泪瓦斯伤到自己,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史,自称派出所内被打并打110报警等过程来看,杨佳应该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这一事件也可以说经过了精心策划 的。是杨佳最终选择这一最惨烈的道路,制造出惊天血案。法律是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正义的最终屏障,公民对法律丧失信心、对司法机关失去信任,认为这道屏障不可靠了,就会走极端而选择暴力,就会发生凶杀及暴力事件。倘若司法或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再进一步发展, 处理不当,很可能就是"杨佳"遍地。杨佳是在与警方发生冲突后出现的犯罪行为,警方非常有必要从中找到执法失误后的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使警察与人民的关系,能有一个转拆,绝不要让类似的事件重演。
再者,杨佳袭警案不仅仅是一件刑事案件,已上升到政治上的高度了。毫不避讳地说,杨佳事件无论对于他本人、他的母亲、也无论对于无故牺牲的警察与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悲剧,一个制度性的悲剧,严重地说,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已使政府的公信力打折,将人民政府带到了人民的对立面。针对杨佳这样的个案,来应对将来这个社会怎么变革,不能等到民情汹汹,恶性事件增多,再来思谋良策,恐怕就会为时已晚了。杨佳上海袭警,剥夺了六名警员的生命、严重损害了五名警员的健康,给死者的亲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痛苦,给广大干警心灵上造成了永久性创伤,血案震惊了全国上下,社会影响巨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已上升为一个公共事件,其影响及意义已远远超越了这件事本身,网络上对杨佳抱屈,认为杨佳不该死, 并不是漠视六位逝去的民警的生命, 应当承认,在杨佳事件中,遇难警察是受害者,杨佳也是受害者,都是现行体制的牺牲者。
杨佳的悲剧令人痛心,我们希望弱者坚强而富有理性,强者收敛而更有道法,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多点人文关怀,不要让任何政府行为走向百姓的对立面。
人民心中有杆秤,再次问好杨佳!
回头解读审视杨佳袭警事件,扼腕叹息之余, 笔者痛定思痛,思忖警民本是一家人。为什么一个没有前科的单亲家庭的青年、竟掀起了震惊全国甚至世界的血案?来自网络的民众声音为何倒置,几乎一边倒的是同情和赞赏,几乎没有人出来替政府鸣冤?杨佳接受检查幸运乎?悲哀乎?任何言论都并非空穴来风,这实际上是一种隐藏其后的民意浮出水面!人们对警察积怨已久,已经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该事件,而杨佳事件正好给许多人宣泄内心的怨恨提供了一个渠道。不同的是他们的事件没有这么严重、没有必要与侵权者拼个你死我活;或者他们没有象杨佳这样的勇气这才使许多侵权者他们有幸碰到的都是范跑跑们。不管怎么说,
毫无疑问,杨佳杀警举国心痛;
毋庸置疑,杨佳杀警罪不当死。
和谐不是回避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政府为了在民众中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为了什么?希望杨佳事件以喜剧落幕!
杨佳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突然性、个人性。但无可否认,这件事情发生有其必然性,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有着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意义。悲剧的发生只存在悲剧的社会,不应该将悲剧看成偶然,而应该看成在一定条件下的必然。对于上海事件,我本人是同情被袭的警察及其家人,但同时也是同情杨佳的,他们都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受害者。杨佳事件是公民与政府、百姓与警方权力不均衡、人格不对等、整个国家民权不充分、法治不张扬、伸冤渠道不畅通的众多产物之一。足以让我们的社会反思:我们老百姓的维权的成本有多大?!
杨佳事件中,所有的罪责不应该由弱势的杨佳一个人去承担,留下千古悲案,万代骂名,历史将铭记这一刻。
首先,杨佳的行为具有很复杂的社会根源,很难用简单的对错去判断。我同情杨佳,非常的同情,尽管我认为他不应该如此冲动,不应该这么做;同时我也觉得这个事件算是杨佳的呐喊,痛苦无奈的呐喊, 杨佳事件,暴露出来的不止止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也许,是积累已久的社会矛盾的一次集中体现。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和谐社会不是口号,是要做出来的! 杨佳也是一个苦命的可怜人。正是清贫使他过于看重了社会的假丑恶,。一种力量,如果不能给它正常释放的通道,则它就必然趟出一条带血的路来。杨佳作为弱者在欲哭无泪的情况下,噩梦横生,他的生命和理想逐渐走到了尽头。近乎疯狂的自杀行为.与其是受到警察的虐待,更不如说是受到社会的抛弃. 严重地说,"杨佳事件"只是一个私欲社会的小儿科,真不值得大惊小怪。 如果继续鼓吹"私欲",更大、更多的"杨佳事件"一定会不断发生,社会矛盾尖锐对立和激化。
其次,杨佳的行为质疑了中国的法治。一切民怨及时解决在未酿成灾祸悲剧之前.整顿公安警察队伍的意见和防止公安警察滥用权力. 如果公安机关坚持以法办事,没有任何偏激的行为,我们相信杨佳不会挺而走险,连命都不要的。 我们应当勇于承认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掩耳盗铃,文过饰非,更不能拿公安干警的生命开玩笑,说什么:"无警报缺监控 多处疏于防范"。在杨佳的个案中,警察的确不够好,一是无故关了杨佳6个多小时,二是在夜里放他走的时候该向他说声"对不起",这并不难,三是当杨找回来的时候,应当积极配合解决好这一事件, 具体分析。但如果杨佳不用他的西瓜刀制造恶性轰动事件,他和他的冤情一样,根本引不起权力的注意和关心, 以暴制暴、鱼死网破的悲剧。杨佳事件呼唤中国政府执法素质! 为何不见民众讨伐的声音?更多的确是民众对杨佳伶惜的声音。难道这不值得我们特别是中国警察们去思考吗?
杨佳选择杀警的日子似乎有追求千古留名之意。两次蹲点,"埋伏"5天准备多种工具,以及杨佳交代,他点燃酒瓶,一是为了引开保安,更是为了"把此事的社会影响搞大",而戴防尘面具和橡胶手套是为防止催泪瓦斯伤到自己,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史,自称派出所内被打并打110报警等过程来看,杨佳应该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这一事件也可以说经过了精心策划 的。是杨佳最终选择这一最惨烈的道路,制造出惊天血案。法律是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正义的最终屏障,公民对法律丧失信心、对司法机关失去信任,认为这道屏障不可靠了,就会走极端而选择暴力,就会发生凶杀及暴力事件。倘若司法或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再进一步发展, 处理不当,很可能就是"杨佳"遍地。杨佳是在与警方发生冲突后出现的犯罪行为,警方非常有必要从中找到执法失误后的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使警察与人民的关系,能有一个转拆,绝不要让类似的事件重演。
再者,杨佳袭警案不仅仅是一件刑事案件,已上升到政治上的高度了。毫不避讳地说,杨佳事件无论对于他本人、他的母亲、也无论对于无故牺牲的警察与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悲剧,一个制度性的悲剧,严重地说,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已使政府的公信力打折,将人民政府带到了人民的对立面。针对杨佳这样的个案,来应对将来这个社会怎么变革,不能等到民情汹汹,恶性事件增多,再来思谋良策,恐怕就会为时已晚了。杨佳上海袭警,剥夺了六名警员的生命、严重损害了五名警员的健康,给死者的亲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痛苦,给广大干警心灵上造成了永久性创伤,血案震惊了全国上下,社会影响巨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已上升为一个公共事件,其影响及意义已远远超越了这件事本身,网络上对杨佳抱屈,认为杨佳不该死, 并不是漠视六位逝去的民警的生命, 应当承认,在杨佳事件中,遇难警察是受害者,杨佳也是受害者,都是现行体制的牺牲者。
杨佳的悲剧令人痛心,我们希望弱者坚强而富有理性,强者收敛而更有道法,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多点人文关怀,不要让任何政府行为走向百姓的对立面。
人民心中有杆秤,再次问好杨佳!
...
Cancel
To Top
Start a New Topic »
« Back to the 杨佳案件之民众视点 group
Start a New Topic
毫无疑问,杨佳杀警举国心痛;
毋庸置疑,杨佳杀警罪不当死。
和谐不是回避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政府为了在民众中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为了什么?希望杨佳事件以喜剧落幕!
杨佳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突然性、个人性。但无可否认,这件事情发生有其必然性,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有着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意义。悲剧的发生只存在悲剧的社会,不应该将悲剧看成偶然,而应该看成在一定条件下的必然。对于上海事件,我本人是同情被袭的警察及其家人,但同时也是同情杨佳的,他们都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受害者。杨佳事件是公民与政府、百姓与警方权力不均衡、人格不对等、整个国家民权不充分、法治不张扬、伸冤渠道不畅通的众多产物之一。足以让我们的社会反思:我们老百姓的维权的成本有多大?!
杨佳事件中,所有的罪责不应该由弱势的杨佳一个人去承担,留下千古悲案,万代骂名,历史将铭记这一刻。
首先,杨佳的行为具有很复杂的社会根源,很难用简单的对错去判断。我同情杨佳,非常的同情,尽管我认为他不应该如此冲动,不应该这么做;同时我也觉得这个事件算是杨佳的呐喊,痛苦无奈的呐喊, 杨佳事件,暴露出来的不止止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也许,是积累已久的社会矛盾的一次集中体现。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和谐社会不是口号,是要做出来的! 杨佳也是一个苦命的可怜人。正是清贫使他过于看重了社会的假丑恶,。一种力量,如果不能给它正常释放的通道,则它就必然趟出一条带血的路来。杨佳作为弱者在欲哭无泪的情况下,噩梦横生,他的生命和理想逐渐走到了尽头。近乎疯狂的自杀行为.与其是受到警察的虐待,更不如说是受到社会的抛弃. 严重地说,"杨佳事件"只是一个私欲社会的小儿科,真不值得大惊小怪。 如果继续鼓吹"私欲",更大、更多的"杨佳事件"一定会不断发生,社会矛盾尖锐对立和激化。
其次,杨佳的行为质疑了中国的法治。一切民怨及时解决在未酿成灾祸悲剧之前.整顿公安警察队伍的意见和防止公安警察滥用权力. 如果公安机关坚持以法办事,没有任何偏激的行为,我们相信杨佳不会挺而走险,连命都不要的。 我们应当勇于承认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掩耳盗铃,文过饰非,更不能拿公安干警的生命开玩笑,说什么:"无警报缺监控 多处疏于防范"。在杨佳的个案中,警察的确不够好,一是无故关了杨佳6个多小时,二是在夜里放他走的时候该向他说声"对不起",这并不难,三是当杨找回来的时候,应当积极配合解决好这一事件, 具体分析。但如果杨佳不用他的西瓜刀制造恶性轰动事件,他和他的冤情一样,根本引不起权力的注意和关心, 以暴制暴、鱼死网破的悲剧。杨佳事件呼唤中国政府执法素质! 为何不见民众讨伐的声音?更多的确是民众对杨佳伶惜的声音。难道这不值得我们特别是中国警察们去思考吗?
杨佳选择杀警的日子似乎有追求千古留名之意。两次蹲点,"埋伏"5天准备多种工具,以及杨佳交代,他点燃酒瓶,一是为了引开保安,更是为了"把此事的社会影响搞大",而戴防尘面具和橡胶手套是为防止催泪瓦斯伤到自己,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史,自称派出所内被打并打110报警等过程来看,杨佳应该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这一事件也可以说经过了精心策划 的。是杨佳最终选择这一最惨烈的道路,制造出惊天血案。法律是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正义的最终屏障,公民对法律丧失信心、对司法机关失去信任,认为这道屏障不可靠了,就会走极端而选择暴力,就会发生凶杀及暴力事件。倘若司法或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再进一步发展, 处理不当,很可能就是"杨佳"遍地。杨佳是在与警方发生冲突后出现的犯罪行为,警方非常有必要从中找到执法失误后的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使警察与人民的关系,能有一个转拆,绝不要让类似的事件重演。
再者,杨佳袭警案不仅仅是一件刑事案件,已上升到政治上的高度了。毫不避讳地说,杨佳事件无论对于他本人、他的母亲、也无论对于无故牺牲的警察与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悲剧,一个制度性的悲剧,严重地说,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已使政府的公信力打折,将人民政府带到了人民的对立面。针对杨佳这样的个案,来应对将来这个社会怎么变革,不能等到民情汹汹,恶性事件增多,再来思谋良策,恐怕就会为时已晚了。杨佳上海袭警,剥夺了六名警员的生命、严重损害了五名警员的健康,给死者的亲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痛苦,给广大干警心灵上造成了永久性创伤,血案震惊了全国上下,社会影响巨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已上升为一个公共事件,其影响及意义已远远超越了这件事本身,网络上对杨佳抱屈,认为杨佳不该死, 并不是漠视六位逝去的民警的生命, 应当承认,在杨佳事件中,遇难警察是受害者,杨佳也是受害者,都是现行体制的牺牲者。
杨佳的悲剧令人痛心,我们希望弱者坚强而富有理性,强者收敛而更有道法,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多点人文关怀,不要让任何政府行为走向百姓的对立面。
人民心中有杆秤,再次问好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