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sociallearnlab/ Group items tagged 互联网发明人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李 明山

开启互联网新纪元--关联数据 | 关联数据 互联网发明人 新纪元 ted SLLBrief200908A | - 好看簿图片博客:用照片记录生活 - 0 views

  •  
    互联网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的TED演讲http://zuosa.net/8932.u 你说的数据是什么?文档和数据之间有什么区别?文档是你阅读的东西,你只是阅读,或者是点击一下上面的链接。数据-你可以通过一台电脑使用各种数据。 事实上,数据关乎我们的生活,比方说,你登录你最喜欢的SNS网站,你看到了你的朋友,点击添加,嘿!这是联系,这就是数据!还有,这照片,对了,我知道图片上那个人是谁!黑!这又是数据。 数据,数据,数据。你在社会化网络上做的每一件事,社会化网络站点就获取数据并利用它,通过算法使得数据显现出其价值,使得用户体验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当你去到另一个关联数据网站,假设是一个旅游网站,你说"我想把这张照片发给我在另外一个SNS网站的朋友",但你却无法翻过这些墙。 要知道,关联数据赋予人的能量是巨大的,这种能量是孤立的网络或文档所不能比拟的。
小石 -

胡泳:《未来是湿的》译者序(一)-胡泳的BLOG-搜狐博客 - 0 views

  • 舍基的意思也并不是说,等级组织完全成为明日黄花了,而是说,如果以前我们习惯于把群体行动先验性地看成有人组织方能行动,现在,我们需要开始熟悉围绕话题和内容而产生的有机组织。舍基的这本书始终围绕着互联网和其他技术进步给群体动力学带来哪些改变而落墨,这种改变穿越了地理的和文化的鸿沟。
  • 因此,我起初把这本书译成《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但就在这时我遇到了老朋友姜奇平,他很早就欣赏舍基的思想,尤其是这句话:“我们在历史上高估了计算机联网的价值,而低估了社会联网的价值,所以我们花了过多的时间用在解决技术问题上,而不是用在解决使用软件的人群的社会问题上。”他得知我正在翻译舍基的书,便说,何不把“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与“湿件”(wetware)串起来,因为它们有些重要的共同点:第一,它们的存在方式,都是“湿”的。意思是只能存在于“活”着的人之间,存在于人的“活”性之中。第二,它们很接近于哲学上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后现代性的核心;而社会性软件和湿件为主体间性提供了一种现实的表现形式。
  • 平心而论,“未来是湿的”这个概念其实跟舍基没有什么关系。我本来有点犹豫,觉得是不是太自由心证了,但当我听到奇平说了这样一番话,便立即下了决心:   前苏联故事片《办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对白,比较接近本意:女上司严厉地质问男主角:“你说我干巴巴的?”男主角吓得摇手说:“不,正相反,你湿乎乎的。” 这个社会,如何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湿乎乎的?意思是社会如何成为更人性的,更有人情味的?互联网的终极意义,社会性软件的终极意义,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发明互联网,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技术化,更干巴巴。其实正好相反,籍由社会性软件,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的人文含义,就是让世界变得湿乎乎的,或很俗地说,让世界充满爱。
  • ...2 more annotations...
  • 不错,我们需要从“未来是湿的”角度理解作者所讲的社会性软件和社会性网络。这是我们的诠释,我们的概念,我们要借他人之酒浇我们心中之块垒。原因无他,中国社会太干巴巴的了,需要加湿。
  • 互联网,就是中国的加湿器,未来的加湿器。
小石 -

IBM与物联网 - 译言翻译 - 0 views

  • 最近我同IBM的“杰出工程师”和“杰出发明人”安迪·斯坦福-克拉克(Andy Stanford-Clark)进行了交流。昨天我们写到斯坦福-克拉克是怎样将自己的房子和Twitter“绑”在一起的(link),今天我们则深入探究他的雇主IBM是如何对待物联网的。
  • IBM参与了很多介于实时网络(The Real-time Web)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之间的交叉项目,而它们也是我们在2009年密切关注的两大潮流。IBM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网站,名叫“更加智能的星球”。正如名字包含的意义一样,该网站关注的是诸如能源和粮食体系这样的环境问题。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标签和实时讯息软件则是IBM智能星球战略的主要部分。网站口号“器件化、互联化、智能化”代表着将世界用传感器装备起来,将它们与互联网相连,从而实现“智能”。
1 - 3 of 3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