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Oliver Ding's Scrapbook/ Group items tagged web2psy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liver Ding

因為有這樣的博客,所以我不想被稱為博客 (Mr. 6) - 0 views

  • 部落客的精神就是創新 自由 獨立思考 因為自由 所以難免有些不成熟的言論 就像新聞局解禁之後 垃圾資訊變多了 但你不能只自己享受這自由就不讓其他人發言 就像有人可以在電視上高談 『借錢是高尚的行為』 你可以不認同 但你不能禁止他說話 他也有權利 你必須尊重 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不然 同樣是部落客 你享受了”自由”、”創新”那些美名 卻讓別人去背一些罵名 然後汙名化別人 不太厚道
  • 我從部落格中看見你, 也從部落格中認識你, 你對我們來說就是部落客…. 因為有人壞了部落客的形象, 就急於跳脫想與其切割,心態實在令人不解 如果你在意有這樣部落客去影響大家對部落客有誤解, 更應該要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去扮演一個更加正面的模範才對吧 在者頭銜這個東西,實在沒什麼意義, 你就是Mr.6 , 大家都認識你
  • 人因媒體而有名..還是因為這個媒體有了您這的作者而加分 人是內容的使者,而部落格永遠都只是沒靈魂的硬體 在不停部落客的名稱之下。 像是學歷.年資…. 是否應該推動 “新正名運動” 區隔 部落格作者的 等級 ?? mr.6不是部落客..而是一個利用blog寫日記記錄環境記錄自己的人 !! 我想這才是 我們 想傳達的
  • ...5 more annotations...
  • 是博客也罷,不是博客也罷,關鍵是:「你是不是好博客吧」?我覺得你是,就這樣。
  • 原來 Mr.6先生你 也有這麼不成熟的時候 照你這論點 你一定是那種 在國外不敢承認自己是台灣人吧
  • Mr6 的意思似乎是說,當“部落客”這個名字,已經被社會把它和“爲了紅而不擇手段的寫新聞”、“濫用言論自由”、“用言論自由的借口而寫種族歧視的文章”划上等號的話,他寧願不當這種“部落客”。 比方説,假如我是ACG愛好者,如果大家都認爲ACG愛好者,就是滿身油膩、整天窩在家里打手槍的人,那麽我絕不會對外界說我是ACG愛好者——因爲你認同的ACG愛好者的特徵,我一樣也不具備。 同樣的,如果社會認爲,部落客都是一些“為了紅而不擇手段的寫新聞”的人時,那麽我不是部落客——因爲你認同的部落客的特徵,我一樣也不具備。 也就是説,Mr6還是部落客,但他不是社會中流口中所形容的部落客,也拒絕成爲社會主流厭惡的那一種“部落客”。他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重點,是他想要和社會中流厭惡的那一種“部落客”進行切割。
  • 歧視與種族主義就是從身分認同切割開始的 越是歧視的受害者, 越會這麼做, 而且會有似是而非的理由, 因為這是最廉價的自我安慰 問題是, 無論你如何切割, 別人還是把你一視同仁 結果是, 你也成為歧視的幫兇
  • 何必在乎”冠詞”呢? 當人已經從”冠詞”變成”名詞”的時候… 就把”冠詞”視為無物吧…
Oliver Ding

更科学地让心理学家为自己所用 | 欧阳的心理学笔记 - 0 views

  • 人们之所以对心理学家感兴趣,更多是对自己的问题感兴趣。创业者希望认识心理学家,希望了解的是,心理学家能帮助自己调节心态,同时更希望心理学家能够帮助自己,像史玉柱一样,充分地利用人性弱点,让消费者更好地为自己买单,广泛地扩大自己的用户群。年轻妈妈对心理学感兴趣,希望了解的是,如何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小孩,让他快快乐乐地成长。白领女性对心理学感兴趣,更多希望地是,能更好地获取一些关于自我成长的知识。
    • Oliver Ding
       
      这篇贴子谈的是心理学家和大众需求之间的鸿沟,实际上,这是在各个学科和产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理性知识是基础,而实践性知识是应用。显然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否则人们就找不到方向,会迷失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而学理性知识也要从实践中吸取养分,否则容易沦落为空中楼阁般的学术游戏。
Oliver Ding

CAAP1.0谢幕,心赢网登台 | 欧阳的心理学笔记 - 0 views

  • 终于下定决心,决定结束现在的CAAP。CAAP将主要内容拆分掉之后,将慢慢朝一个类似于Facebook的模式前进,成为心理学学习者、从业者、爱好者的SNS方向前进。我将其称之为:CAAP2.0。而在这个2.0时代,或许会采用CS2008的系统,也或许会采用其他中国用户更友好、更习惯的模式。
    • Oliver Ding
       
      看来CS2008的界面还不错,不过,还是注重于"信息"为中心的架构,"人们"还不是很突出,而且blog层和总体的社区层的联系好象也脱节了,在社区层里,用户的贴子是显示为多少个贴子,将每个贴子的摘要显示在独立页面上,却连blog的title也没有在这个页面上显示出来。而跑到那个 blog上去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回到社区层的按纽。。。。。。我是在没有登陆的时候看的效果。。。。。。可能登陆后有所不同。 现在登陆看看,有些晕。 未登陆前,居然可以看到所有用户的行踪:)这个不是很友善。 登陆后,居然点击"主页"都是一大堆"你的……",而点击用户名那里则是"我的……",差别在于"你的朋友的最近活动" V.S. "我自己的最近活动"。。。。。看起来很不合理:)登陆进来以后,整个界面都应该属于用户的控制面板了,还分成这样似乎是一个公开页面,一个私人页面:) 另外,搞不懂"Groups"如何玩,找不到哪里去创建Group,也找不到哪里去加入Group,那么,显示My Groups / Your Groups出来是?。。。。可能是欧阳还没有把系统设置里的"Groups"选项完全开放出来吧:)
1 - 3 of 3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