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Oliver Ding's Scrapbook/ Group items tagged pownce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liver Ding

Mini blog的社区化:Pownce分析 - 自投罗网|鲁公子的IT咖啡馆 - DonewsBlog - 0 views

  • 比如Pownce支持的Links,可以将youtube和flickr内嵌在某个post里面,这就是话题的来源。我没有统计数据,但统观起来,这些links不但达到了信息散播和传达的目的,而且回复数目比非链接的确要多一些。这些回复就是社区性的养料,而Links这种功能本身就提供了这样的养料生产平台。
    • Oliver Ding
       
      这一点,应该是和Digg相同吧,Digg的社区机制也是将顶出的作为讨论的话题,回复很重要。
  • Event这种功能更是如是。笔者住在悉尼,因此常常关注悉尼的Powncers。在悉尼,Events的公告非常多,我看到过的BBQ、Bar party等等的聚会通知不胜枚举。也就是说,Pownce甚至成为了线上社区线下化的途径。当然,笔者确未参加过这些聚会,无法给出线下聚会的评价。但这种社交性的延伸,在企业运作角度而言,笔者很欣赏。Pownce在未来可以对此多做文章,形成俱乐部或者其余一些可盈利模式,对其盈利模式的探索很具建设性。终究没有哪个mini blog现在能够有线下盈利模式的机会,更不要说尝试。
  • Pownce里有一个写诗的美国女孩,post出自己的诗歌,然后说如果能够得到15个decent responses就会贴出下一首。我们可以在这件事中看到,用户已经可以做self-promotion了,可见这种社区性在mini blog中的需求是可以这样具像化的。而具体的运作,仍然在于为用户提供了多少赋权。Twitter的重点在于“发生”,沟通的基础在于“做过什么”; Pownce的重点则是“议论”,沟通的基础在于“说过什么”。 Pownce对“说”这一功能的赋权相当之大,同时也赋予了相应的责任。一旦将评论打开,自己的言论随时有可能被跟风或被抨击。但这的确是社区化的基础。Twitter有@功能,那又怎么样?两个人互相@,然后就能整合起一个话题的主线么?如果有第三个人想参与,怎么办?Twitter能让三个人一起@么?一群人呢?
  • ...3 more annotations...
  • Pownce最大的区别是任何一个post都可以被回复,都会成为众人议论的话题。我们可以看看上面一些达人的言论,招来200余条的回复是司空见惯的事。任意一句话都会成为回复的目标。回复似乎一直是互动性的代名词,在mini blog里将这种对话机制作为其运行的主要模式,本身就已经将自己定义为虚拟社区了。
  • Pownce首先支持的是多人的共同话题探讨功能。这一点是和Twitter最不同的地方。那么为什么说是话题离散化?因为如果只是多人共同话题的探讨,数年前的forum早就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了。Pownce和forum有什么本质区别?首先,Pownce对很多碎片化,非主题化的主题赋予了正式成为主题的权利。比如其中一个很友善的美国大叔,每天早晚都会和大家打招呼,而每天回复这一条留言的人都不会少于10个。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在twitter和forum里的。对于forum而言,这种留言不够正式,或者说不够一个主题的标准。如果在论坛上每天有一个人在上面写一句早上好晚上好,不出三天绝对因灌水罪名被封号。但Pownce却赋予这种本身有些扰民的信息主题化,非但不令人厌恶反而很温馨。第二,Pownce赋予了不同的人看到不同信息的权利。这个是典型的2.0风格,和twitter如初一辙。碎片化的主题因为多元化的受众群体而更加多元。由于和twitter类似,不赘述。第三,Pownce提供了不同的信息排列方式。话题的离散化将沟通的轨迹也进一步碎片化,但mini blog的性质注定了不能应用tag这种最普遍的2.0信息整合工具。Pownce将信息很得体地整合了起来。我统共发过哪些留言,这是一个以我的“行动”为坐标的时间序列。我发过什么帖子回复的是那些留言谁又回复了我,这是一个以“话题”为坐标的项目序列。我在哪些人的profile里留言过,这是一个以“他人”为坐标的群组序列。这就是Pownce优于Twitter的一点,即对协同对话的信息整合。当我们再以这三个序列和“好友可见”、“所有人可见”等参数组成矩阵,碎片化的信息就会落入到相应的矩阵方格中。这是一个将forum和mini blog很好结合的功能。当然,如果能够加上自定义的分类,会更有2.0的味道。
  • 就其共性而言,是对信息传播和扩散的赋权。但在Pownce社群型和协同工作型的定位来看,更是对这些定位的社区属性的支持,是为用户提供UGC的生产、话题持续性,乃至社区性长久维持的基础设施。
Oliver Ding

How internet rock stars drive traffic. We take a closer look at Mahalo, Pownce and True... - 0 views

  • All three companies have used the personal brands of their founder’s effectively to launch, and all are leveraging social networks. (Side note: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hat Facebook and Twitter made the top 10 for all three.) Mahalo is also doing a great job getting their content featured on other sites, and Guy is doing a great job evangelizing Truemors at conferences. It will be interesting to see if Leah, Kevin, Guy and Jason can sustain their momentum over the coming months as the hype settles, and the product themselves become the real growth driver. It will most certainly be an interesting ride, and we’ll be keeping a close eye on their progress and tactics
1 - 2 of 2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