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feed Room的悖论 - Nothing but a tree - 博客大巴 - 0 views
-
Friendfeed room推出之后,我创建了一个"Friendfeed上说中文"的room, 首先是想体验一下新的应用,其次,平时使用的时候,我发现中文的内容夹杂在英文中,不便于查找,而且中文的内容对于大多数Friendfeed的英文用户,基本上没什么意义,如果能把中文的分享推荐和各种更新集中在一起,阅读和评论起来应该会方便些吧。通过一周的观察,我发现中文内容聚集起来了,但是新的情况又出现了。Room中人数不断增加,分享进来的内容却越来越少,讨论和互动也少了很多, 似乎前面提到的"论坛感觉"又出现了,在room里面分享内容和进行评论仿佛有很多人在注视着,压力似乎又出现了。这难道不是和前面提到的FF团队承诺的“a third option”相违背了吗?
-
Oliver Ding on 08 Jun 08Room有些地方看起来还有些不是很好用。如果没有把一个room设置成自动投递到you feed里去,而是主动登陆到room里去查看所有讨论的话,那么自己分享到room里的话题很难找回来。 FF现在为个人提供了一个discussion的地方,目前提供了comments和like的汇总,让人们可以通过这个sidebar上的这个链接去查看自己参与的讨论、自己的like。 我想日后他们应该会在discussion下面加上my room topics,让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找到自己分享在room里的话题。否则,其他用户有没有评论都无法知道。 关于"Friendfeed上说中文"的room。其实有些热门的Room,讨论气氛还是很热烈的,room成员也有数百人。"Friendfeed上说中文"可能要达到一定规模的成员数量以后,里面才会产生有些真正想参与讨论的人,讨论气氛才会热烈起来。 根据我对很多social media小组的观察,实际上,用户加入小组,并不意味着他们想参与小组的讨论。很多时候,用户加入这个小组是希望关注这个小组,免得日后找不回来这个小组。而很多网站都没有设计一个只收藏而不加入小组的功能,用户要么就加入这个小组,要么就不加入这个小组而且把它忘记掉:) 就"Friendfeed上说中文"这个room而言,我觉得它本身有些尴尬。Friendfeed本身是英文界面的,目前使用ff的中文用户也大多会使用双语,而且他们也和英文blogger圈有联系,这样的话,自己的feed里出现中文,显然对英文blogger朋友不是很友善。这也许是中文用户在使用许多国外工具中会面临的同一问题。 看来提出纯中文界面的ff已经呼之欲出了。只是Geek们数量有限,中文网络用户的主流人群对rss的使用还不是很普及,中文网络也没有形成足够多的social media品牌,FF的需求离中文网络用户的大部分人群还是有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