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过冬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Jean Chen

Lining怎么过冬?--首席运营官张志勇访谈 - 基于生意的品牌管理 -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营销与商业博客群 写下我们的生活与思考 - 0 views

  • 中国的产业升级关键不是说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说把现在的制造业全部消灭,不可以的,因为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口,这是跟全球很多国家不一样,那么多的人口必然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没有密集型产业这个国家是不可能的,这种就属于劳动密集型,关键原因是在于,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价值链要往前面价值链高的一端进行转移和升级,就是说不要放弃,放弃很可惜。比如我举的一个例子,很多工厂那么多年给很多品牌做加工,其实里面已经急剧很多技术的基本研究能力,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往上升级,比如由OEM企业往ODM走,本身企业价值就升了一大块,所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既解决了我们中国现状的问题,本身又在价值链附加值提升一部分,我觉得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一定不要把这个事情简单的来看。
  • 中国企业太忽视如何建立品牌忠诚度,中国企业家太善于建立品牌知名度,就是说利用各种方法让大家知道,但是如何让大家喜欢这是一个挑战的问题,当然这个里面的挑战涉及到一种品牌架构的建立,以及如何运用工具,一直到最关键的一段,运用什么样组织人才配合进行整合营销,这个东西是需要时间、需要功底积累的,说白了关键是内部的管理价值,外在消费者看是一个产品、一个推广,其实内部看是一个内部的管理价值,这是一个关键,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先启蒙思想,就是大家要知道,第二个要引入工具,这种思想要什么工具去执行,第三个要有统一的行为和文化去执行,最后一个,要有耐心去积累,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去积累的,罗马也不是一天造成的,需要花时间的,我觉得这四个要素是一个关键。
Clement Chen

20081214年终特稿:2008信息公开促建"透明政府"_新华网 - 0 views

  • 突如其来的灾难堪称对条例实施的第一场“大考”。令人欣慰的是,救灾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2008年中国努力建设“透明政府”的一个缩影。
  • 2008年,从大地震到重庆出租车停运事件,从瓮安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许多正反事例都证明: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政府妥善处置各类事件的“不二法宝”,更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推进器”
  • 财政预算决算、行政收费、政府采购、行政许可,无不涉及政府权力运作的“核心区域”
  • ...9 more annotations...
  •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以及征地拆迁、补助发放,无不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无不关系群众的生死安危
  •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发生当天,北京、上海、重庆、贵州、河南等地的政府部门,针对当地群众的疑虑和恐惧,及时发布信息稳人心、辟谣言。
  • 事实上,直到最近的11月21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等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灾后重建的各项数据,包括住房重建、救灾资金到位的情况,特别是过冬棉被的缺口仍有33万床。
  • 11月3日,重庆市主城区发生了大规模出租车停运事件。11月6日上午10时,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四楼会议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就主城区出租车运营事宜与出租车驾驶员和市民代表进行座谈。
  • 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襄汾溃坝事件、瓮安事件和四川广元“蛆柑”事件中,一些基层政府部门或者故意隐瞒真实信息,或者听任谣言散布,终于尝到了忽视群众知情权的恶果。
  • 典型事例:律师郝劲松要求公布“华南虎照”的相关信息,广东深圳公民吴君亮要求市政府公开财政支出信息,辽宁沈阳律师温洪祥、安徽合肥章先生要求相关部门公开招待费信息……
  • 正是这些“好事者”点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把火”,触动了那些对信息公开神经麻木的人。为什么会有“好事者”,就是因为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公民申请信息公开屡碰“玻璃门”,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公开信息不积极,走到了被公民“倒逼”的地步。而不积极的态度背后是什么?是“不宜”公开的既得利益:公车购置费、公款招待费、征地拆迁费……
  • 他(她)在上海地铁上捡到的一个公文包,里面装着浙江温州、江西新余官员出国考察的路线图,更有江苏张家港一个“领导太太考察团”的相关信息。
1 - 2 of 2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