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端阳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isaac Mao

悲欣交集2008 - 0 views

  •   八个月前,中国大陆很多地方的家乐福超市门前,聚集着大批愤怒的中国公民,以年轻人居多;八个月后,又一个倡议流传,这次是号召大规模抵制琳琅满目的法国货,但二零零八年眼看要过去了,除了法国外交部网站被黑这样一个小型事情,此倡似乎不会有什么大动静。世界已经变了。时间像压缩机,将三维的人生压缩成平面的历史。如果不是身处其中,后人的确难以体会二零零八这样一个并没有战乱和瘟疫的年份,对中国人来说,是如何像坐过山车一样转折幽微。
  •   世界已经变了,该经历的从未如二零零八这样深刻地经历,该迷茫的从未如二零零八这么复杂地迷茫,不能改变的从未如二零零八这样变本加厉。从前是谈论食品安全,三鹿奶粉是摧毁中国人吃饭的信心。从前是警民矛盾,杨佳则让水浒故事仿佛重现人间。有一首古风,从文学水平上真是不错,它里面有两句:心向明月遇暗夜,意气难平恨难消。反对暴力和遵纪守法是公民基本人格,然而很少有杨佳案这样的事情更使人陷入善的迷茫,和跳跃恶的魔念。从前是民政矛盾,现在是火烧办公楼。我们为瓮安国家公务机关的尊严被侵犯而感到悲哀,没有有尊严的政府,何来有尊严的人民?然而没有有尊严的人民,则政府何能有尊严?
  •   755年阴历十一月初,唐帝国满目繁华,就在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前夜,一个叫杜甫的作家行经骊山帝国中直疗养院时,写下四句: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戊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他被后人视为忧国忧民的道德象征,然而,他所经历的故事,我们无论如何不愿再历,也应该不会经历。因为时间、命运和理性对中国人的锤炼,这个民族,该会学会如何面对。天佑中华。
blt-fqx

:: 隋炀帝的"形象工程" :: - 0 views

  • 提到隋炀帝,给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他骄奢淫逸,祸国殃民。殊不知他还有一项特长:善搞“形象工程”。
  • 大业六年元宵节,为了接待西域各国酋长和商人,“于(东都洛阳)端门街盛陈百戏,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又下令装点市容,要求檐宇统一,珍货充积,店设帏帐,人穿华服,卖菜的地方要铺上用龙须草编的席子,街道两边的树上也要披绸挂缎装扮得五彩缤纷。客人经过,酒店老板要邀入进餐,“酒饱而散,不取其值”。还要谎称:“我国富裕,客人吃饭是向来不收钱的!”
Andre Li Pan

40余名失踪儿童家长北京上访历险记 - 0 views

  • 孩子失踪24小时才可以立案,我却认为是我们的法律提供了人贩子做案的时间。提醒人贩子必须在24小时转移我们的孩子。
  • 我们来到了鸟巢的东大门,找了个人多的地方,依次排队站开,展示我们的寻子海报。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遭遇,也提醒更多的人注意自己身边的孩子,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人贩子有作案的机会。很多的人对我们投来了同情的目光,由于太阳很大,还有好心的人给我们买来了矿泉水。有些家长的情绪很不稳定,大家都拿着自己孩子的寻子海报哭诉着向行人介绍孩子是怎么被偷,被抢的。有一个很有正义的大学生看到了我们的遭遇,非常的同情,也对拐卖儿童的现象非常的愤怒。愿意帮助我们做些宣传活动。后来来了一家美国的记者要采访我们。我们拒绝了,因为中国的事情还是要我们的中国政府解决的。我们也不想把事情弄到国际上去。于是我们收起了寻子海报。准备去找我们中国的权威媒体。中央电视台,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我们寻找孩子就有希望了。
  • 在央室的门口。有一个很小的窗口,上面写着一个小小的几个字。“焦点访谈 今日说法 群众接待处”大概是下午4点半种,我们来反映情况,但是窗门紧闭,门口出来了一个武警,问我们是做什么的,可能看到我们40人,他也很紧张,我们和他说明了我们的来意。讲述了我们都是全国各地丢失孩子的家长。他说要向领导汇报,过了一会,央视大楼里出来了一个人,不知道是不是领导。我详细的给他讲述了我们寻子的事情。他说他也做不了主,这个事情有点大,需要国家广电批准才可以做的,这个节目要是做会影响国家现在“和谐社会”的口号,我听明白了意思,就是婉言谢绝了我们的请求。
  • ...4 more annotations...
  • 局面混乱了,央视的保安拨打了110报警。不到2分种就来了3辆警车。为了方便我们下面要做的事情,不想和警察正面发生冲突,警察对我们经过问讯,最后大学生说叫我们都先回去,他来和警察交涉。于是我们大家就回到了旅馆。最后他们把大学生带走了。记过电话我和大学生取得了联系。他们问了些我们的情况,要求他们学校的领导来把他接回去。到晚上10点多才把他放出来。
  • 公安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我们住的旅馆。也就拦截了我们。我们被控制在旅馆了。说想办法帮助我们反映情况。这个时候美国广播电视台,和加泰罗尼亚国际广播电视台给我们来电话,希望采访我们。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我们的电话的,也许是我们在鸟巢他们看到了我们寻人启事上的电话。征求了所有家长的意思,最后我们决定接受采访。
  • 24号因为我们怕在次被控制,大家很早就离开了旅馆,我们准备去国家最高信访单位去正常上访。我们一出旅馆,就发现了有一辆警车跟着我们,一路上警车不停的在增加。最后发展到我们在前面走,后面有8辆警车跟在我们的后面。我们发觉不对,他们可能要对我们动手了。在我们走到长安街北路西单商场的门口的时候,下来了4个警察拦住了我们,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查看我们的身份证,很明显要对我们动手了。他们准备就绪了。我往后看了下,没个警车上有10个警察,8个车就是有80个警察。
  • 这里也是个惨不忍睹的地方。陆续就有尖叫声,哭喊声。原来很多的上访者,问题没有解决,不愿意出去。那些当地政府的人来了就强制性的连拉带拖的拽出去。派专人强制遣返。我亲眼看到了一个70岁的老大娘,就这样在地下被硬拖走了。据说“前不久,奥运会期间杀了一个美国人后跳楼自杀了的那个人,也是一个上访者,但是久久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每次都会到这里来。他绝望了,他走上了极端。”这个事情我只是在这里面听说。也不知道是不是谣传。
Oliver Ding

新"蜜蜂的寓言" -搜狐财经 - 0 views

  • “企业公民”(Corporate Citizenship)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在中国商业世界正成为时尚话题。

    正如我们屡屡见到的,一种严肃的话题被通俗化,不是其幸运反而可能是其被庸俗化的开端。无论其本身的内涵如何丰富,一个话题一旦成为人们在不明所以中竞相谈论的话题,或者将与之无关的东西附会其上,那么它不仅不会变成一种普遍的共识,而且可能在被过度谈论中迅速变得空洞无趣,直至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笑柄。

      但真正的危险还不在这里。“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至少不仅仅是)企业有余钱余物时向公众示好买好的捐款捐物,不是以“转移支付”方式巧妙变相的“事件营销”,更不是问心有愧的企业和商人为洗白自己或包装自己而进行的“非常投资”。正如老子所言:“天下皆知善之为善者,斯恶也。”当“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被作为一种善行来提倡时,诸多的恶行或与善恶无关的行为很可能“假汝之名而行”。这就是企业公民面临的真正的危险——成为“伪善”的代名词,最终让人们避而远之。

      作为一种商业伦理,企业公民要想成为商业世界普遍的共识,它一定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来提倡。道德说教只能导致对伪善和对道德的抵触。只有当企业家意识到企业公民行为与企业家自身的需求和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有一种内在的、隐秘的关联时,企业公民才可能成为企业家们内在的共识。

  • 蒙古草原上无数的敖包是如何建起来的呢?我们容易以为是某个权势巨大的统治者下令建起来的。在如此地广人稀的土地上,把一个个行踪不定的游牧部落组织起来进行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所有的敖包都是千百年来,人们自发建成的。在蒙古民族中有一种民间信仰:如果你看到了石头(在草原上石头是很稀少的),就是看到了你的“福气”,如果你拿着石头绕着别的石头走一圈,然后把它与别的石头放在一起,你就是在为自己增添福气。人人都愿意自己的福气尽可能地多,所以当一个人看到一块石头时就会捡起来,等看到别的石头时就把它放在那儿。这种信仰代代相传,草原上的石头堆(即敖包)就越来越多,每个敖包也越垒越高。就在一代又一代人为各自“谋福利”的过程中,一个服务于所有人(包括后代子孙)的导航系统就在广亵的蒙古草原上建成了。
  • 在《国富论》中他这样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 ...9 more annotations...
  • 亚当·斯密认为是后者。人类在道德问题上的传统焦虑被宣布为庸人自扰,人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用担心“自利”会有损公共利益,相反,只有当个体专注于自己的利益的追求,在追求自利上精益求精(即“分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一只看不见的手就会神奇地将个人的追求转化为社会的利益。“总体收益的结果,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
  • 1720年,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   这就是说,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因为私欲和私欲支配的个人恶行恰恰是社会繁荣的能源,离开了这个能源,公共利益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这样的善之花,都将结出贫困和伪善的恶之果。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经济伦理的基本隐喻。其理论主旨是弘扬私欲,相信市场对私人恶行具有神奇的转化和净化力量,认定出于道德情怀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 简言之,“公民”是一个既独立又不独立的概念,指的是一个有所属的个体而不是原子式的个体。所谓“企业公民”,就是自觉地把自己归属于社区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的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将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考虑在内,在计算收益时将企业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同时计算在内,在做投资决策时将市场、社会和环境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在内。拥有“企业公民”身份和资格的企业,就是在“公地”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守望、养护“公地”,力图避免“公地的悲剧”发生的企业。   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把这种企业描述为同时追求“三重盈余”——经济盈余、社会盈余和环境盈余的企业。企业公民意识的有无,首先表现在对企业的所有权的认知。没有企业公民意识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仅是为企业提供资金者,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股东的投资带来回报并且使回报最大化。但追求三重盈余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至少有三个:自然环境、社会和投资人。企业经营者的真实身份是受托于这三个股东的“公民CEO”,他的经营行为是确保三个“出资人”同时受益,而不是为了一个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其他两个股东的利益。
  • 一、人们在寻求自己私欲的时候,既有可能是个体间的相互利用、交易、竞争甚至相互欺诈、掠夺,也有可能是没有节制地利用无人所有的资源,人们出于私利为他人生产时,既包含自己承担的成本,也包含看似免费的社会成本。
  • 公共利益的总量并非私人在交易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总和。我们得到的许许多多“好处”(比如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都不是从交易活动中来的,个体拥有产权的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往往超出(有时是大大超出)我们从交易活动中得到的个人收益。
  • 林地不仅生产木材,它从事的“生产”包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清新的空气、保持水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当你因为木材价格暴涨而把整个林地砍伐尽净,获得了巨量的个人财富时,公共利益却受到损害。你不能说你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促进了公共利益。
  • “公地的悲剧”包含的真实问题是:个体如何在利用产权不可能明晰的资源时避免资源的衰竭,从而导致公共利益的丧失?在人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资源,而且是对人的生存最重要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社会道德氛围、文化资源)往往是难以确定产权的。在利用这些看似免费的资源时,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
  • 一、蜜蜂型企业:影响力高且对环境的回报率高。蜜蜂为了酿蜜,就必须从各种植物中采集花蜜——这可以看作是对环境资源的索取。而它在采蜜的同时,它翅膀上粘附的花粉就会给花授粉。如果没有蜜蜂来采蜜,花也就成了不结果实之花。(经济学家张五常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经济学论文《蜜蜂的寓言》,涉及到了到底是果农该付给养蜂人钱还是该向养蜂人收钱的问题。)曼德维尔只注意到蜜蜂间的生存竞争,没有看到蜜蜂与环境之间的这种索取回报的关系——在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同时回报环境,使自己的“盈利”空间获得了可持续性和成长性。蜜蜂的这种获利模式是一种远比曼德维尔的寓言深刻的隐喻。   二、蝴蝶型企业:对环境有回报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三、毛毛虫企业:对环境有损害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四、蝗虫型企业:破坏环境且由于其成长性和影响力大而对社会和环境有巨大破坏性的企业。(见图一:企业的四种类型)
  • 企业的利益相关方,除了三重盈余对应的三个“股东”外,还有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它寻求所有这六个利益相关方(“持股人”)的平衡。企业是股东的,也是员工的,是社会的也是自然环境的……公民行为体现为六个“善待”:一、善待股东;二、善待员工;三、善待客户;四、善待环境和资源;五、善待合作伙伴(供应商);六、善待整个社会。企业公民行为就呈现为一个六边形,这正好是一个蜂巢的形状。(见图二:企业公民行为的六个利益相关方)
1 - 5 of 5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