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喝茶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isaac Mao

小昭"喝茶"第一回 - 0 views

  • 警察是上午给我打的电话,当时问我:“你在哪里?”我不希望自己的住处或办公室变成他们的“执法”场所,于是很大度地说:“我去你们办公室吧。”网上看来的故事,许多被喝茶的人似乎很忌讳去公安局。但我不在乎,在哪里喝都一样。
  • 我就客气些,不暴露他们的名字。给我打电话的那个,称为“皮夹克”吧,年约四十(后来他告诉我他69年出生),主要由他询问。另一个要大几岁,主要做记录,就称为“记录者”吧。
  • 如果让我给几千个签 名 者分类的话,我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知名群体”,有一定知名度,也就有了影响力,官方会比较紧张;第二类是“被侵权群体”,如拆 迁 户、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等,合法权益受到直接侵犯,情绪不稳定,容易出事,官方也很紧张;第三类就是我这样的“普通人群体”,既没啥影响力,也没有直接利益被侵害,情绪比较稳定,在官方那里从无“前科”,相对来说最不受重视。如果我无声无息,可能连这喝茶的机会都可免了;但我既然接受了外媒采访,这茶就非喝不可了。
  • ...13 more annotations...
  • “华盛顿邮报说你是从邮箱看到的。”
  • “也是在网上。先是看到有人说晓波被抓了,后来又有人说晓波被抓是因为08 xian 章,我就好奇:0 8 xian 章是什么东东?就去搜索。那时候很多网页都被删了,但还是有很多漏网之鱼,我一搜就搜到了。”
  • “哈,没什么好说的。它对我而言太简单了,很多东西本来就存在于我的脑子里。它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新意,都是网上很多人说过的,而且有些内容我们宪法里面本来就有的。总之我觉得,08 xian章的内容是陈旧的,都是大家讨论过无数遍的;但它把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作为一个倡导性的文件公开发布,无论是谁,只要你同意它的主张,都可以 签 名,这种形式是新的。”
  • 想起一个网友的话:“小昭,你blog上写那些东西还是让我有些担心,要是被当局盯上就麻烦了。到时你会背上一辈子都卸不下的烙印,想做任何事情都会受到限制。某校一位老师,当年曾经参加过陆驷事件,当时如果不是一位老先生力保,就会啷铛入狱,虽然被保了下来,但是此后他的人生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这是一个水平极高的老师,校长助理干了多年,早就该提为副校长的,可是数次都是在政审的关键时刻被拿下,档案上那一笔永远存在,年龄越来越大,估计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不郁闷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 “你最初决定不 签 名,这是很理性的,是正确的决定。但后来又签了名,像你说的,因为转贴的文章被删了才签的,这就是冲动,不理智的行为。”
  • “政治上不成熟”,这个句子我从小在小说里看惯了,没想过有一天会放到我自己身上。嗯,按照党国的标准,我确实政治上不成熟,而且永远不会成熟。在中国这种环境下,如果谁“政治上成熟”了,基本就意味着他失去了人性,变成了一台冷血机器。
  • “我希望我能够行使xian法保障的那些权利。你想想,我都××岁了,还没见过选票是什么样子呢!”
  • 我想起我有个朋友,上海人,已经移民,他说过他从来不投票,“居委会把选票送上门来,我每次都把它撕掉”。他为什么要撕掉选票?因为他不认为手里这张纸片是真正的选票,没有公正的选举程序作保证,就不可能有公正的选举结果,民意既然被强奸,他宁可弃权。最后他的移民,就是更为彻底的弃权。
  • 起码一个月前,我就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定性”的传言。这“定性”貌似十分严厉,但我看了漠然置之,半点没感到害怕,只感到滑稽。都什么时代了,解决问题还要靠几个人关起门来“定性”?呵,莫非我不是身在2009年,而是公元前221年嬴政那会儿?但,流光如水永向前,时代已经不同了!
  • “你没看出来?”他很惊讶,“08 xian章说要实行多党制,这就是要推 翻××党的领导!它要实行三权分立,就是要推 翻 社×主义制度!”
  • “个体的公民不可能违 宪,只有国家机关才能违 宪。徐友渔写过一篇文章论述这个问题。”(小昭后注:也许我的记忆有误,以前看过一篇关于“违 宪 主体”的文章,忘记是不是徐友渔写的了。)
  • “刘 晓 波 在6  4的时候……”他对晓波作了一番“官方介绍”,我不记得原话,大意是说晓波当年是幕后主使之一,这些年一直和海外势力有联系,背景很复杂,像你(指我)这种单纯冲动的人根本就不了解他,你是被他们利用了……
  • (几天后,有个朋友告诉我,华盛顿邮报是著名的反华媒体,我大吃一惊。怪不得喝茶时警察那么注意看我的反应呢。偏偏我就是被愚民愚成了白痴,压根儿就不知道哪些媒体“反华”哪些媒体“亲华”。不过,就算事先知道,对我也无影响。我不认为美国的媒体敢“反华”,因为这涉嫌种族歧视,而种族歧视在美国绝对是个敏感雷区;“反 共”还差不多,这属于政治观点不同,在美国是正常的。基本上,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都不会亲近伟光正的。)
blt-fqx

北京晚报:看今日航天英雄 想当年的好城管--观点--人民网 - 0 views

  •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英雄甫一亮相,他们的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兴趣爱好以及个人性格特点,立即成为媒体密集报道的新闻材料,也成为公众的热议话题。  三位英雄的共同特点是都来自农村,小时候家里都很贫穷。三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经历过改革开放以前生活的中国人,大都对那个时代的贫穷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今天,我国农村的很多地方,农民也只是刚刚温饱,还在奔小康呢,谈不上富裕。  我猜翟志刚很可能是新中国太空行走的第一人。三人之中,第一个出舱的人,他的概率最大。我猜测的依据是,他是三人中的指令长,大小也是个领导,危险时干部总是冲在前面是我们的传统。另外,在提到三位英雄的名字时,翟志刚一直排在第一。排名是很有讲究的一门学问,里面可以透露出许多的信息。  翟志刚小时候和父母、5个兄姐一起,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边缘的十道街过着清苦的生活。长他10岁的三姐翟凤兰说:“小刚小时候挺苦的,我妈那时候岁数也大了,没有奶水给他,家里也没钱买奶粉,他是喝棒子面粥长大的。”天下的事情真说不清,喝棒子面粥的孩子也能身体棒棒的,还走向太空。放在今天,万一家里有点钱,给他买了三鹿奶粉喝,又万一肾结石了,还能不能成为太空人,倒要留一个大大的问号。  闲话少说,回到正题。为什么看英雄,想城管呢?因为我发现,英雄成长中离不开有人性的城管帮助。翟志刚的母亲为了供家里几个孩子读书,在龙江县剧院门口卖瓜子挣钱。一茶缸瓜子才卖一毛钱,翟母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带回家一沓沓皱巴巴的毛票,给翟志刚和兄姐们交学费。翟志刚从小就会各种农活,铲草锄地都是一把好手,而且还很会炒瓜子。“不糊、很香。”他大哥志强夸老弟好手艺。我看到这里,情不自禁地赞叹当时当地的城管,没有把翟母赶走,瓜子没收(或自己吃)。倘若遇上恶城管,翟母卖不成瓜子,兴许翟志刚就上不了学,也就一辈子当农民了。城管或许无意中的积德行善,竟也对中国航天事业有一份功劳。  景海鹏家乡的城管也有功劳。景家住在山西省运城市杨家卓村。景海鹏的父亲为供孩子读书,每年秋天高粱成熟后,拉着平板车走一天一夜远走他乡收点高粱穗,回家坐在小西屋猫着腰扎笤帚。“一个笤帚成本不到一毛吧,但拉到市里能卖三四毛。”老景说自己每天能扎十几个,凑够了100个便拉到城里走街串巷叫卖。“父亲的腰完全是累弯的。”说起小时候的事情,景海鹏的弟弟海龙泣不成声。看来,天下城管好人多。运城市的城管也放了景老汉一马,给了他一个卖笤帚为孩子交学费的机会。  今天,齐齐哈尔市和运城市一定会为航天英雄从自己的城市和乡村里走向太空而骄傲。他们有太多太多的理由值得高兴,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这里的城管挺人性,非常善良,没有把进城卖货的农民商贩赶尽杀绝,从而让翟志刚、景海鹏的父母亲能够赚取一点微薄的学费,供孩子上学读书,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英雄。我这里替两位英雄的父母亲代笔,谢谢你们,人民的好城管。
isaac Mao

tea stories (3) - 0 views

  • 梁文道说“一份联署如果有水份,不是因为里头有太多的「无名小卒」;而是有太多人根本没看清楚自己签的是什么,就草草跟风。我必须说,如果有人这样做,那 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我认真读了几遍。至于连岳所说的风险 ,我也考虑了,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怕的。梁文道说《大家一起来》 的时候可能并不十分了解大陆的真实情况。宪章发布后陆陆续续已经有好几个人被请去喝茶,多数至今未归,刘晓波似乎也要被以“颠覆国家罪”起诉了。白色的恐 怖一直笼罩着这篇神奇的土地,这是做任何事前都需要首先考虑的事。罗斯福说过人应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神州大地上的这份恐惧,让我觉得更有必要去签名。当 然我也很赞赏也可以像连岳那样选择当一个替补 ,“若又有签名人员因此事被抓之时,即我签名之际”,给他们一份恐惧。
shi zhao

朋友被某某请去喝茶 - 满河 - 网易博客 - 0 views

  • 俺们一直很清楚中国的言+论自+由是咋回事,不需要来威胁什么的。敢发那些言就不怕他们来请喝茶了
shi zhao

有你的时光 - 博客.CN[blogger.cn/blog/中国/china] - 0 views

  • 结果今天论坛接到省公安部下发的协查通报,抄走了他的IP,作为证据 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猜测认为如果没什么行动,顶多请去喝喝茶,但肯定开始监视。
isaac Mao

陈思: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印度 - 中国报道周刊 - 0 views

  • 在如此残乱、破旧而物价奇高的国度,我们一定会以为:当地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事实上,无论任何一个国人来到印度,都会产生无限的感慨:感慨我们的生活是如此辛苦,如此麻木。下面,让我们来对比一下。从小我们就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到了印度,我对这句话有了充分的体会。当地的有钱人每天在家里睡觉、祈祷、看电视,最多在家里的花园打打球,很少出门;可不像我们国内的有钱人活得那么累,还要天天出去应酬:吃饭、喝  酒、过夜生活、打麻将。中产階級,也就是象我们一样出来打工的,每天9:30上班,工作七小时,几乎从来不加班。而且上班的时间,也基本都在聊天、喝茶,侃大山。印度各种节日加起来至少比中国多三倍;工作轻松的很。这些白领下了班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到了家里就祈祷,念经念到晚上9:00吃饭,吃过饭立刻就睡觉,所以个个都是大肚子。周末也基本不出门,就在家里看电视。
  •   印度是全民公费医疗的,再穷的人也不用担心看不起病;不过印度当地人全都信奉宗教,病了的话,主要是靠拜佛、祈祷,基本不去医院。
  • 这里执行12年义务教育,收费几乎为零。不用担心孩子上不起学。如果出门需要“打车”的话,起车费2元钱人民币。(对外国人他们会狠宰一刀,但有个5、6块钱也足够了)。
isaac Mao

印度精英被中国厕所保洁员"雷"倒[转]|万国纵横 - 朝圣山之思学人社区 - powered by phpwind.net - 0 views

shared by isaac Mao on 13 Aug 08 - Cached
  • 这段场景让她被“雷”到了。原因很简单,在他们印度,如果在印度的某些地方哪个上流社会的精英不小心触到了一个bhangi人(专门从事厕所清洁的下等人),people would rush off to take a bath(赶回家洗个澡)。Pallavi Aiyar女士自己见多识广自然不会如此反应,让她震惊的是中国的厕所清洁工会如此自信地伸出手来和她握手,毫无印度bhangi的自卑心理。
  • Pallavi Aiyar女士有一位中国大学生助理Cindy,是个喜欢KFC的时尚女性。有一次她们在SOHO的公寓里一起喝下午茶,这个中国女孩突然问Pallavi Aiyar女士能否给自己的妈妈找一份“阿姨”的工作。这个问题又把Pallavi Aiyar女士“雷”到了,她形容自己是处于“失语”状态(Cindy’s question left me speechless),因为这使她再次体会到了中国人骨子里和潜意识中的平等意识。这种平等观念正是印度人所缺乏的,也是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
isaac Mao

城市越来越年轻,我们却都老了吧? - 0 views

  • 重庆是一个我有复杂感情的城市,我以前从来不会说自己是重庆人,因为我出生在郊县——重庆荣昌县的乡下,而重庆市民如同任何一个内地的省会城市一样,对郊县人和他们的口音总充满了歧视。一个从乡村教师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总有很强的的自尊心,虽然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重庆工作了近1年,但从未准备把这里作为定居的地方。事实上,后来越来越多朋友说我深处还是典型重庆人性格,我也很喜欢这里的美女和哥们,最有文艺气息的川美和川外,但我不喜欢这里的国营工厂式的粗糙,陡峭的道路,过于辣的饮食,带有暴力色彩的“袍哥”式社会风气,以及对任何文弱知识分子的蔑视——或许这和我天秤座的性格有关。后来定居广东,我经常听到女孩把“你好斯文啊”作为一个赞扬男人的口头禅,但在重庆,如果任何人说你“斯文”,那一定是挖苦和瞧不起你的意思。假设把城市比喻为一个人,成都象一个喜欢喝茶聊天遛鸟的书画人,武汉就象一个狡黠市井的批发商行老板,而重庆更象一个机械工厂的大老粗车间主任。(备注:本评论可能引起部分重庆朋友的反感,仅代表个人善意看法,勿人身攻击)
shi zhao

Sunset House BLOG | 日落酒馆™: 成都无事 - 0 views

  • 今天的手机短信响个不停,基本内容都是关于今晚的勇敢者活动方案:阿热藏餐晚饭,西南民院散步,锦里喝茶,武侯祠横街洗脚。——没一个敏感词,网关想禁都禁不了。 人一害怕,反而都开始抖机灵了。
1 - 10 of 10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