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ath Coffee/ Group items tagged 制海权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17More

科学网-武夷山的博客-科研体系走向完善的三条路径 - 0 views

  • 第一,学术价值规则(the rule of merit),要按世界最佳水平来比较评判;第二,相关性规则 (the rule of relevance),科研项目必须与国家需求相匹配;第三,连续性规则,只要科研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相关性较高,就要用耐心来指导科研投资。”
  • merit rule
  • relevance rule
  • ...14 more annotations...
  • 『大道至简。三条完善之路也非常简单,走不走呢?取决于我们自己。』 1. 这些政策,都涉及到建立一个合理的评审体制问题,这个问题一点也不简单。 a) 博主用了一个观念,跟丘成桐去年研讲的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就是引入国际人士,成为评审制度的核心。实际上,一个国家的高级人才,和这个国家的合理评审制度,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并不简单。靠国际人士,来助力中国评审制度,可以,但不见得就是核心解决方案。我们吃国际人士的亏(或主动让他们来吃),还不够吗。这些国际人士,可以用,但不能指望他们成为我们评审体制的栋梁。既然是这样,就又落到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大道至简吗。 b) 评审体系,不是一朝一日能建成的,必须靠人。国外各个学科,往往人才丰富,即使是一个很专门方向的Workshop,也有四五十人参加,其中业内高手不是一二位,而是超过个位数的。在这种情况下,其评审制度才能保证住“人治”的合理性,某些个人人士,不管嘴里冒泡,胡说八道。但是,国内则相对差很多,这可能也是博主和丘成桐提出评审体制引入外援的原因之一。但是,即使采纳国外人士评审的建议,有那么多国际人士,愿意为中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吗。 所以,希望把评审体制,作为中国科学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之一,认为大道至简,操作性强,其实仍尚属局部思考而已。 我就可以举一个比评审体制更重要的东西,图书馆建设,欲建一流的国家,一流的科学体系,是不是应该建成一个一流的图书馆体系。 我们做到了吗? 现在只有比较少数的学校,在其专业方向上,建立起了必要图书储备或网络电子资源下载权限。我是数学系的,问了一些地方院校,南航,青岛大学,这些都不算是差的学校了吧,但是他们联最基本的数学电子资源也尚未购买。 没有书和期刊,你怎么做科研,怎么让人家来评。 除了图书馆建设,还有一个科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项目,行业协会的建设。此问题又当如何。 这两个问题,都比单纯的评审体系重要。所谓大道至简,归纳到引入外援的评审体系,实在有些问题简单化。
  • 重发一下,改几个错字,填几个词。 ------------------------------------------------------------- 『大道至简。三条完善之路也非常简单,走不走呢?取决于我们自己。』 1. 这些政策,都涉及到建立一个合理的评审体制问题,这个问题一点也不简单。 a) 博主用了一个观念,跟丘成桐去年『高等教育』研讲的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就是引入国际人士,成为评审制度的核心。实际上,一个国家的高级人才,和这个国家的合理评审制度,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并不简单。靠国际人士,来助力中国评审制度,可以,但不见得就是核心解决方案。我们吃国际人士的亏(或主动让他们来吃),还不够吗。这些国际人士,可以用,但不能指望他们成为我们评审体制的栋梁。既然是这样,就又落到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大道至简吗。 b) 评审体系,不是一朝一日能建成的,必须靠人。如美国各个学科,往往人才丰富,即使是一个很专门方向的Workshop,也有四五十人参加,其中世界级高手不是一二位,而是超过个位数的。在这种情况下,其评审制度才能保证住“人治”的合理性,某些个人人士,才不敢嘴里冒泡,胡说八道。但是,国内则相对差很多,这可能也是博主和丘成桐提出评审体制引入外援的原因之一。但是,即使采纳国外人士评审的建议,有那么多国际人士,愿意为中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吗。 所以,希望把评审体制,作为中国科学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之一,认为大道至简,操作性强,其实仍尚属局部思考,一厢情愿而已。 2. 我就可以举两个比评审体制更重要的东西。 a) 图书馆建设,欲建一流的国家,一流的科学体系,是不是应该建成一个一流的图书馆体系。 我们做到了吗? 现在只有比较少数的学校,在其专业方向上,建立起了必要图书储备或网络电子资源下载权限。我是数学系的,在北京呆烦了,曾想去别的地方,问了一些地方院校,南航,青岛大学,这些都不算是差的学校了吧,但是他们连最基本的数学电子资源也尚未购买,如 www.ams.org/mathscinet 只要是理科人士,够数学有点关系的,都可能用到,大家不妨在自己的大学试试,看看有否使用权限和下载权限。 没有书和期刊,你怎么做科研,怎么让人家来评。 b) 除了图书馆建设,还有一个科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项目,行业协会的建设。此问题又当如何,国家目前对行业协会建设的态度是什么,是否符合科学体系发展规律。 这两个问题,都比单纯的评审体系重要。所谓大道至简,归纳到引入外援的评审体系,实在有些问题简单化。
  • 在一般项目管理领域,有所谓 quality, schedule, cost 的要求
  • faster, cheaper, better”(分别对应于 schedule, cost, 和 quality)
  • 《Discipline of Market Leaders》by Michael Treacy & Fred Wiersema。细节已经记不清,好像书中认为:一、企业必须在 product leadership, customer intimacy, operation excellence 三项上都能达到某种基本水准才可能在市场生存;二、同时在三项都追求领先则一般会导致失败;三、企业在某个发展阶段则只能定位于追求三项之一才能在市场上成功。
  • 另外,我个人认为,the rule of merit for the world's best,与引入国际标准,或国际专家评价,有相关性,但三者并不等价。前者是基本价值观、而后两者只是两种吸引人的可能的解决方案而已,与 the rule of relevance 的冲突可能显而易见。另一方面,“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必须小心处理。
  • 另一方面,早就有人指出,快好省三者无法兼得。有人说三者只可得其二。
  • 『不应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必须请国际顶级专家参与评估——这在某种程度上岂不等于承认了我们自己的专家水平不够了吗?』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我们不仅高水平专家不够,而且具有科研评估能力的顶级专家更不够。 所以,博主和丘成桐方有引进外援评价体系的建议。 其实评价体系,是跟国家的高水平人才一道成长起来的,不可能一朝而就。所有抱这种速成想法/大道至简的人或事,只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国家不是没钱,是缺少真正有效的管理。即使建立起评价体系,但是根据这些评价体系操作的,还是行政官僚的话,只能形成又一次或捧杀或棒杀的损人运动。 反着方向问,中国的科技人才,现在最需要的是别人怎么评他吗,那是建功立业已成的人之需要,而且你真要做出了优秀工作,哪会有人不知道的。 现在的传统思路是,非要在59分和58.5分这几个人中,找出一个最优秀的人,然后给钱。为此目的,急着要建一个评价体系,可笑不。 你证了Goldbach猜想,还需要人评吗,即使是证了一个比Goldbach猜想还要弱的猜想,如陶哲轩证明的素数k-AP猜想,比Goldbach猜想就弱了整整一个级别,但还是毫无质疑的被公认为优秀数学家,得到2006年Fields奖。 所以,只要有足够的科技力量,评价陶哲轩这种人的工作,其实很容易的。反而是中国目前这种情况,一定要在58分和59分之间找到优秀人才,确定资助名额。这种任务反而更难,即使丘成桐的建议,引进外援没有任何人际影响(假定这种不可能可以发生),这种任务,对于大科学家一样难。 正在专心工作的科技人才,处在成长期的中国科技,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大道至简的科技评价体系。而是充足的公共科研资源供应(图书馆和电子下载权),合理有效的科技行业协会。 这两件事情没有或不足的话,科技人才是没法做研究的,就是找来外援做评价体系,也没用。 科研体系走向完善,远远不是一个评价体系的建设,就能解决的。 我本人是学数学的,其他不懂,但具体到数学上的发展政策,就应该跳出评价体系,致力于建设公共科研服务体系(图书供应,行业协会),满足全中国博士们的需求。如此,在科研土壤的肥沃上下功夫,让那些拔苗助长的评价波浪平静一些,年轻人才倒是可能会出来的更多一些,跑到外国去的也可能会少些。现在的情况是,不去不行啊,不去,你连想看到的书都找不到。
  •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5-1 4:48:14]    所以,问题不仅仅在于“评价体系”本身,更在于怎么用这个“评价体系”,同样是把菜刀,有些人用于切菜,有人用于抢劫。 比如,你建好这个“评价体系”,要不要用它来评价一下各个专业方面的图书馆资源情况,行业协会工作流程情况。 如果“评价体系”只是用来评人,甚至也只是在58分和59分之间,强行评出一个要资助的人来,这种评价体系,还不是只能起到捧杀/帮上的损人作用。 反过来,“评价体系”若要推动国内的图书馆建设,行业协会建设,这里面是有很多细致、繁琐的工作的,这些工作必须有人来做才行,有人来领导才行。现在已经可以下结论了,过去那些由传统评价体系评出的领导人才,领袖人才,对此工作都不太感冒,所以把他们选出来,对国家的整个科技战略又有何大的作用呢。因为他们最多只是“将才”,所谓“将才”,其成绩是局部的,其眼光也是局部的,甚至其对利益的在乎程度,也是局部的,往往局限在个人和小集体上。 过去这些将才,为什么不好好建设图书馆呢,因为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就不再读书,心眼又小,当然就不管图书馆建设了。 至于引进外援评价体系,是否就能选出帅才级科研领袖,我仍是表示怀疑,我们总喜欢用相马机制,千金市一骨,而忽略了你买来马,不就是要做事吗,忽略了赛马机制。
  • 国家并不富裕,必须确定,科研项目的钱是用来做科研的,不是Nobel奖那种用来奖励生活或其他的。 可惜这一点,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再怎么做出一个科研评价体系,只要它评出的科研项目,仍兼具这些发家致富的效应,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一评可待。那这个科研体系的“损人”效应,就必然会存在。这不是科研评价体系自身的问题。 那些反对撒胡椒面的人,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想目前的科研项目丧失这个“发家致富”效应呢。不可说,不可说。 现在的中国,在科研管理水平方面,跟甲午战争时的北洋海军,有多少质的差别呢。以此观中国的未来成就,不可想,不可想。。。 是该自省、自勉、自强的时候了,但是不能光是科学家自己在那修炼,你说,国家给某位科技将才一个上百万的项目,他能不要吗,在项目期间,他能不想办法把钱花光吗。大家都是普通人,所以有些事情,应该是国家层面的事,不能靠科技人员自身的道德来自我约束。
  • 『不太明白另一种思路为什么没人提:撒胡椒面。。。南郭先生也可自然淘汰。 博主回复:历史经验表明,撒胡椒面效果很差,所以各国都不用。另外,撒胡椒面的前提是科研格局不再改变,设若成立新机构了,如若没有经费增量,一撒胡椒面,大家都减少,原来的机构也不干。』 科研体系,应该不仅仅指的是“科研项目”,其实“教职”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可能更重要。有位国外教授讲,其实数学Fields Medal对很多数学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名校里拿到教授职位。 现在的中国教授职位,算不算胡椒面,如果不算,又算是什么。在科研体系的环节中占何等地位。 现在科研项目,杰青项目等高投入项目是投资很多的,那些项目负责人是真把这些钱用到了科研之中,还是如何如何成为小款大款。与其把这些钱,让这些40分、50分的将才们发家致富,倒不如把这些钱用来资助20、30分但是相对年轻、相对面广的固定教职人员。 当然,如果只是分钱,撒胡椒面,年轻人照样有可能将科研经费用于自己的小康生活,而不是求学深造。 譬如,这些钱可以通过行业协会集中来办一些Summer School,给予年轻人资助(会议期间和会议之后),你每年都不去,那就是不想资助,不想在科学上继续发展,这没什么好说的,就不资助算了。 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跟图书供应系统,由行业协会给年轻人提供网络电子图书馆下载权,避开各个学校本身的局限性。 所以,撒胡椒面在中国未必就不行,关键看怎么撒,分钱算是撒。但是开Summer School,提供书籍供应也是撒。
  • 『博主回复:我说的这三条并非评价规则,而是“建设科研体系”,我都没用“评价”二字。那么,按照国际最高水平来评判,人家是重视图书馆的,人家是重视实验室技师队伍建设的,人家是具备科研试剂供应网的,等等,我们也得做这些事。与您说的基本一致。但是,僧多粥少,不评价还是不行。美国也如此,首次从NIH获得经费者的平均年龄已经从三十多岁上升为40岁了,说明连富国美国的科研经费都满足不了申请者的需求。』 呵呵,你是没用“评价”这个词,但说着说着,你自己都往评价上靠了。 我想说的是,这三条恰恰只是评价规则,而非“建设科研体系”的全部,有很多事情,是评价体系做不了的。你举例的『人家是重视图书馆的,人家是重视实验室技师队伍建设的,人家是具备科研试剂供应网的』,并不需要一个『国际最高水平来评判』,这些事情,本来就是应该的,至于其过程,怎样建设,是牵扯到大量细节、繁琐的工作的,那些“国际最高水平”更不会花那个劲来帮你“评判”。 所以这些问题,不在于“评”,而在于做,在于有效的管理。那些管理老爷们,会让外人来评判他们的这些管理工作吗。 我的另外一层意思,接着就可以推出来,就是针对博主的文章标题的。即使是“评价体系”本身,也是逐渐形成的,绝不可一蹴而就,大道至简。那样子做,恐怕又会掀起“运动型”改革,这种改革往往是不能收起益,反倒得其害。 拿洋人或海外华人,做挡箭牌,也是某些领导者的奥妙所在。错了,是洋人错了,不是领导错了。而洋人错了,对洋人自己的实际利益损失也不大。所以,这种挡箭牌找的真是高招。 评价体系,是要有责任人的,找不能负责的无责任人来评价,不是不可以,但那绝对不是一个科研评价体系的核心和栋梁。所以,在目前情况下,科研评价体系和高级人才建设,不能分割开的干,要形成彼此间的良性循环,不怕慢,就怕“馊”。
  • 拿洋人或海外华人,做矛或做盾,指哪打哪,也是某些领导者的奥妙所在。错了,是洋人错了,不是领导错了。而洋人错了,对洋人自己的实际利益损失也不大。所以,这种挡箭牌找的真是高招。 当然,也有一些洋人或海外华人,是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不浑水摸鱼。但是毕竟还是有一批国外科技英才,是愿意跟现有的行政系统合作,指哪打哪,做一番“事业”的。 想必,这也是最近评价体系有人呼喊的原因所在,上有好者,下必有应者。
  • 科学家(运动员),教练(制定科研计划指南&项目的人),裁判员(最后说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等的人),都是100%的科研人员。三位一体必然导致利益抱团,科学家成了一种职业,发财致富第一,学术研究第二,国家需要仅仅是自己确定的幌子。用来忽悠政府,忽悠老百姓,烧纳税人的钱。因此国家如果不专门养一批宏观科学家(教练绝对不能有任何运动员身份)专门进行科技计划指南的制定,并专门建立评价监督机构(专门的裁判),目前的学术风气只能继续坏下去,还会导致更多的假科学家,真正靠科研经费发财致富的人。
4More

科学网-饶毅的博客-提醒年轻人:何时SCI害你?(补充版) - 0 views

  • [94]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6-25 1:06:46]    另外,作为大学聘人来说,确实是系主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系主任确实应该可以有100%的否决权,但是不可以有100%的最终进人权,进人权还需系学术委员会的讨论方可。饶先生这里的错误有二, a. 将自己的否决权建立在一个非常滑稽的基础上,附SCI信息,成为了行使否决权的重要参考,而不是文章内容本身,这让人想到的是政治,而不是学术,是暴力,而不是智慧; b. 饶先生文章通篇讲的人才聘任,但看不见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在哪里,只看到他自己(加上他的朋友)的权力选裁,如果一个美国大学系主任,在这样的文章中,突出自己的好恶和权力,不知他在同事眼里会被如何看待。希望,饶先生在北大生科院的具体操作中,不是这样的。 前一阵,武夷山写出博文,将“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快速建设,作为当前科技发展首要的事情,并寄相当的希望与海外教授们身上。他在看了饶毅先生这几篇文章的表现后,不知对自己的建言是否还有相当的自信。 总之,不管是“千人计划”--目的直接提升人才水准,还是“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目的间接提升人才水准。都应该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不可能一朝而就,不是先有蛋再有鸡,也不是先有鸡再有蛋,需要二者(高阶人才+评价体系)共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才好。 现在的担心是,“文革阴影”这一代,如果去不掉自己的童年阴影,少年阴影的话,却不掉那些“强迫症”,“急躁症”的病根,也许中国科技体制,在他们这一代手上,仍将会继续恶化,那样的话,中国又要在历史进步轨道上走相当长的一段弯路。
  • [93]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6-25 1:06:36]    『这个提醒,对年轻人申请美国大多数中等以上的机构适用,在中国有些单位适用。』不知美国那个中等以上机构,就敢在聘人要求中写出这样的威胁性话语,这是要打官司的,ISI不会让你这么欺负它的。『中国有些单位适用』当然就是饶毅和他代言的朋友们的机构,不知饶的朋友们是否授权饶毅这样代言。 要反对一个事物,就要一棍子把它打死,如SCI,不惜以威胁年轻人进职作为代价。实际上,如果饶毅作为美国大学的系主任的话,我很难想象他会对应聘者白纸黑字写下这些“威胁性”语言,为什么他在中国就敢呢,回到了自己的土壤了。 其实国内也在发展,并不是饶毅刚出国时候的状态。即使是“文革阴影”一代,其中也还是有很多领导采取善意的、柔和的作风,不会随便去威胁应聘者,评职称者,应该如何如何。另外,SCI毕竟是客观数据产生出来的信息,以自己的喜好,来打死一个客观信息,实际上,可能最终受辱的会是自己,因为这里,博主要打击的已经不是国内使用SCI的领导者了,而是SCI信息本身。
  • [92]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6-25 1:05:31]    饶先生此处,作为北大的一个院系领导,博文是有不当之处的,也许他自己会奇怪,怎么好好的题目,也引来这么多人骂,自丑而不知,即使加上补充版,跟上次那篇“年轻人”一样,反而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1. 写文章不能采用这么居高临下的态度,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面对年轻人和后进者,更不能使用威胁的口吻---如果你申请时,附加SCI信息,则“只会徒增笑料,降低被面试和录用的可能性”。 不知这个威胁,又有何科学性的地方,是从这个做法中,看出该研究人员人品不好呢,还是科研水平不好呢。这都不是,唯一的地方是,这样做,不符合饶毅这样几位领导的口味,不符合他们的“政治态度”。 2.作为领导,可以不要求申请者在申请材料上附加SCI信息,但是如果申请材料上有,其实也完全不必采用拒绝的态度,看一眼又何妨,了解一下又何妨。关键是采用多元化的评判标准,取其所长即可。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饶毅作为“文革阴影”一代,虽然在国外历练过多年,但回国做事时,言行上还是采用他们那一代的常规思路,具有相当的“革命性”习惯,以“政治(而且还是偏激型的)”代替学术。
  • ...1 more annotation...
  • [95]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6-25 1:36:41]    可惜的是,文章通篇看不到,SCI信息是如何害的“年轻人”学术水准下降的,看不出任何证据。 反而看到的是,如果年轻人的申请材料,不符合饶毅先生的“政治口味”,他就“有可能”动用自己在北大获得的行政权力,去“害”这个年轻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尤其是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重点院系领导人,尤其是面对年轻人之时。 现在不仅是有“害人之心”,而且还敢把这个“心”公诸于众,大肆宣传,施加威胁之力。这样就更不对了,如果作为四五十岁的人,能改掉这种“文革革命”习惯最好,如果改不了,在“心”、“言”、“行”上都无所顾忌,那么北大生科院的未来发展,是否能看好,是值得怀疑的。
7More

科学网-李小文的博客-小特区、大特区,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 0 views

  • [9]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8-6 7:42:35]    贾伟博主倡议建立实体交叉学院,对其在中国大学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我深表赞同。 跟此帖相关,小特区因为缺少实体机制,很容易让国外已经习惯了正二八经办事的人,步步心惊胆战。大特区,因其成本,滞碍难行。 相比起来,中特区既能形成实体机制,又能一校一特区,每校可在实践中采取不同的特区政策,最后竞争的结果就是那些好的或可行的特区政策留存发展下来。 至于为什么把实体学术交叉机构,作为“中型特区”思想的载体,除因为现在交叉科学确实重要,讲给领导人听,领导人也能听得懂。更重要的是,利用交叉机制的优势,可将好的特区政策,传播到全校。 可以说,没有“交叉机制”的特区,只不过是行政领导们的高价玩具而已。
  • 6]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4-10 15:09:19]    这种特区的建设,相比于李老师所述的小特区,大特区,更有历史上的实例可循,如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只不过我们搬过来的时候,要缩小其师生入选的范围,不是所有该大学的师生,都能进入这个特区的。 相当于加了一层膜,既有遴选功能,又有保护功能。
  • [10]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8-6 7:47:11]    『7楼:在保护特殊人才的同时,也很容易形成特权阶层。 』 交叉学院,应该采取与传统学院不同的管理方式,从而用机制避免大项目趋势,从而可避免形成恶性特权阶层(肯定会有特权阶层,大学还是一个实行等级社会的地方,不是资本社会,据张五常研究,人类社会只有这两种型态,关键是要良性循环)。 特区与交叉学院的相关博文,都收藏在 http://groups.diigo.com/mathcoffee/bookmark/tag/交叉机制
  • ...2 more annotations...
  •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4-10 15:05:59]    -----------这不是硕博招生的翻版吗? 奇怪,我没理解你的意思。硕博招生还是在其所属专业院系内进行。 这里的住宿学院,相当于在专业院系外,再建个结构。当然除老师和本科生外,也会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入住,但都必须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即使是硕士生博士生扩招,对这种住宿院系也影响不大,住宿学院可以在以前精英成员的主导下,保证新入成员的优秀性。
  • [2] 标题:住宿学院制也是一个特区解决办法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4-10 14:43:57]    李老师, 除了小特区和大特区的解决办法,类似剑桥大学那种住宿式学院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不妨称为中特区吧。 在目前大学专业院系的系统外,增设一个住宿式学院的系统。此系统,只允许最优秀的师生进入。师,可按您说的海归大教授以及本土精英结合而成,学生,则不仅看其考试成绩,还需这些住院教师的首肯方可进来。 这个做法,一举多得。形成的这个特区,不仅可服务于高级科学家的凝聚,亦可服务于精英学生的凝聚,当然师生之间也有沟通凝聚效应。 这种想法,其实更应该上达天音,其效果在我看来,似乎更大,似乎比大特区和小特区的想法,更容易实现。
  •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4-10 15:05:59] -----------这不是硕博招生的翻版吗? 奇怪,我没理解你的意思。硕博招生还是在其所属专业院系内进行。 这里的住宿学院,相当于在专业院系外,再建个结构。当然除老师和本科生外,也会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入住,但都必须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即使是硕士生博士生扩招,对这种住宿院系也影响不大,住宿学院可以在以前精英成员的主导下,保证新入成员的优秀性。
  •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4-10 15:05:59] -----------这不是硕博招生的翻版吗? 奇怪,我没理解你的意思。硕博招生还是在其所属专业院系内进行。 这里的住宿学院,相当于在专业院系外,再建个结构。当然除老师和本科生外,也会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入住,但都必须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即使是硕士生博士生扩招,对这种住宿院系也影响不大,住宿学院可以在以前精英成员的主导下,保证新入成员的优秀性。
2More

世界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契机 - 张文木 - 草根网 - 0 views

  • 其修复期大概有十年时间。这反过来也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的物质基础。
  • 如果美国在全球范围的制海权没有旁落他国,美国在这场危机损伤的国力就会得到修复,
4More

科学网-李小文的博客-父母 学校 国家 - 0 views

  • 『看最近lix这三个帖子,感觉是,人地位高了,说话就容易颠倒了,就容易想当然而,具有一些奇怪的立场,说出一些让普罗大众笑话的言语出来。』 抱歉,这个句子里还是用了一些形容词,好在还是有很多实际的动词和有操作性的句子来支持这些的。
  •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4-25 11:16:47]    “国家的责任是为负责任的父母教育子女提供良好的服务,对不负责任的父母实施强制,” 其实应该反过来问一句,建设国家的父母们,对在教育上负责任不够的国家,应该实行怎样的“强制”。 看最近lix这三个帖子,感觉是,人地位高了,说话就容易颠倒了,就容易想当然而,具有一些奇怪的立场,说出一些让普罗大众笑话的言语出来。
  •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4-25 11:11:57]    其实除了智力/财力帮助,还应该加上权力帮助。所以前文“智力/财力帮助”处,均改为“智力/财力/权力帮助”。
  • ...1 more annotation...
  •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2009-4-25 11:01:30]    其实你的文章,是把自己的立论越描越黑。逻辑上过不去了,就找形容词和借喻乱用。现在跳出你那些比喻,我只点这句实在的,可以引发一些有意义的思考的话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国家的责任是..." 你这不是废话吗,现在在中国,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这一点,谁敢把希望放在国家上面。 挤破头皮进名校,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实,甚至放之四海而皆准,所有文明世界也都差不多是如此。没什么值不值的,不能说你孩子考进清华,去了美国,上重点校就值,别家孩子虽然上了重点校,但是大多数上不了清华,去不了美国名校就不值。这种奋斗过程,是家长的一种努力,不管其是用自己的智力去帮助,还是用自己的资金去帮助,对孩子的心意都是真的。 倒是,社会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机制,不能任由家长的这种智力/财力帮助,加剧造成下一代人的竞争机会不均等。不能任由乡村里的天赋学生,因为或无院士父母的智力帮助,或无大款父母的财力帮助,再加上高考的地域性歧视,而丧失成才的机会,对国家亦是巨大的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强调国家的责任,是有道理的,国家不仅仅提供的是服务,国家应该比单个的家长个体,看得更长远,做得更深入,这样才能形成人才流的良性循环。从家长个体角度来讲,当然要对孩子负责,这是不用说的废话,中国文化决不缺少这个要素。但是从国家教育政策角度来讲,则要致力于超出家长,不能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院士,儿子就能上清华。最近的统计数据,好像正朝这种不好的方向发展,清华、北大等顶级高校学生比例中,家庭优越条件的同学比例,比偏远乡村同学的比例,变态的很厉害。即使没有精确数据发布,大家作为老师,也经常接触学生,感觉是不是这样的。 薛涌博客上,有一篇文章与此有关,说明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加剧社会不公平,而且会造成“大学的弱智化”。 从这个角度讲,国家负有家长不可替代的责任,不仅仅是服务性角色。
8More

留美学人激辩中国,香港,美国大学和文化的优劣_薛涌:反智的书生_新浪博客 - 0 views

  • 去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布了"200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都位于203-304名之间。也就是说,这两所学校的综合实力不相上下,均属于第三梯队。不过,一位留心观察的学者在两所学校各访问过几个月,就会感受到两地学风的显著差异。科技大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一言不发;梅森大学的学生常常抢不到发言机会。科技大学的师生习惯于墨守成规,他们的研究课题很少跃出主流领域之外;梅森大学的师生喜欢标新立异,海阔天空的想法在这里经常受到鼓励。科技大学的教授们平常总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们很少和同系的老师交流,更不必谈跨系合作了;梅森大学的教授们则走动频繁,他们不仅和本院的学者常常碰头,而且不时发表与其他院系教授合著的论文。 提起香港学者,我们马上会想到张五常、郎咸平和丁学良诸公。这几位先生好发惊世之语,经常受到中文媒体的争议和追捧。其实他们三位只是特例,远远不能代表香港学人的众像。我甚至怀疑,这几位"公共知识分子" 正是因为在香港憋得发慌,才跑到内地媒体上鼓动唇舌的。香港的大牌学者享有言论自由,却更可能在大陆找到听众。笔者曾在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读过两年书,对该校学术气氛的印象,只合用"保守规矩,差强人意"八个字来概括。事实上,这种沉闷学风弥漫在整个香港学术界,科技大学只是尤显突出罢了。
  • 尽管香港学者享有言论的自由和资讯的便利,这座城市的其他氛围并不利于研究事业。由于紧促的城市布局和长期的殖民统治,香港社会条例繁多,管理严格。这一方面固然保证了规则明晰,维持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强化了等级秩序,疏远了人际关系。中国人本来就承袭了父权制的传统,英国人的管治更是变本加厉;两者一同造就了香港人温顺保守的性格。香港人的这种"乘孩子"性格也渗透到了学术界,以至于北京的学者王小东挖苦他们搞的是"管家学术"。在香港的大学里,自由平等的讨论空气很难形成,年轻人参与讨论的劲头还不如中老年人,而讨论会(seminar)的频率和规模也逊于美国的大学。
  • 作为中西文化混杂的城市,香港不乏多元性,却缺少一种整合多种文化的亲和力。笔者在科大即发现,香港本地教授,大陆教授和外籍教授三足鼎立,各自抱团,只在自己小圈子里活动,相互之间很少往来。有位洋教授告诉我,他在香港呆了多年,依然有客人的感觉。学者之间如此隔膜,怎么可能促进学术交流?
  • ...5 more annotations...
  • 商业价值挂帅是影响香港学风的第三大负面因素。在《香港的困境》一文中,郎咸平强调香港是一个商人治理的社会。他毫不客气地批评香港的执政精英"一不懂高层次宏观管理,二不懂高新技术,三尤其是不重视研究发展和长期规划,因为他们以前的成功和这些因素无关。"其实不仅政界如此,商业气息弥漫在香港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大学餐厅的饭桌上,你会听到教授们热心于讨论各自申请研究经费的数额,而不是某学者文章的好坏。香港人普遍信奉功利主义,既不热衷于学术研究,也很难理解其长远价值。在商业文化浸润下成长起来的香港学生,很早就学会压抑个性,将自己嵌入整齐划一的白领模式。他们在校园里举办社团活动,不仅西装革履,而且样式颜色都别无二致,活脱在上就职预科班。在这崇商抑文的环境中,很难想像哪个年轻人会狂热地投入到实验室或书堆里。
  • 香港的大学资源很多,但比起美国来相对落后,特别是教授评选的学术标准,非常跟不上趟。老一代学者,在旧制度下养尊处优惯了,抵抗变革。这是学术死气沉沉的重要原因。
  • 各位许多是经过香港的大学来美国求学的。在美国大学的中国研究生里,已经有香港帮了。大陆人能去香港上学才几年呀!这本身说明香港大学的成就。各位可能觉得香港的大学比美国还落后。我完全同意。所以才主张进一步美国化。不过,香港的大学比起大陆的大学来,领先恐怕越来越大了(清华北大除了在生源上有优势外,哪方面能和香港的学校比?)。这是最近十年美国化的结果。这一过程,一定要走到底才对。不知道各位什么看法。
  • 其中有一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一流大学座落在弹丸之地,香港不太可能产生世界一流大学----除非香港已经和中国融为一体
  • 我相信象各位这些在美国大学里的香港帮,如果不经过香港的教育,事业上大部分恐怕没有这么顺.我倒是觉得,北大人有一股傲气很要不得.就是觉得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目空一切.我和在纽约大学教书的张旭东有过一场辩论,他嘲笑我"不过拿了人家几个奖学金"就感恩戴德.我则确实拿了人家一点钱就非常珍惜.毕竟这是人家的钱.香港的大学,对各位学术事业逐益不小,我对各位对香港学生的蔑视有些不安.人家父母勤奋劳作纳税,创造了这么繁荣稳定的社会,并且给钱请各位去读书.难道人家没有一点好的地方?我们看不到人家身上可以学的地方,是人家一无是处,还是我们有这北大教育培养出来的"北大眼光",看不到人家的任何优点?这是否是因为中了北大的毒而不自知?
2More

科学网-近代美国教育的发展(1992年扫描版) - 0 views

  • 至于“施饶”二位,所提议的一个建设方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最快的方法是从国外一流大学引进杰出人才,以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应该重点引进一批在其研究领域领先、世界著名大学的一流正教授,使其全职全时回国服务,让他们在国内一流大学全面发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领军作用。』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用史为鉴,进行研究。网上的发言者,往往代表其所属院校的局部利益,反而不如用历史做镜面,让人看得更清楚些。 也就是想问您,这种从国外引进高阶人才的做法,在美国大学的建设上,是怎么样做的。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之后,美国吸纳了很多欧洲的顶级和预备顶级的人才,对其助力不小,这应该是美国崛起之后的事了。但是在美国崛起之前,美国大学有没有致力于从欧洲引进人才,又是怎样做的。能否以您的历史专业资源,尽可能地多谈谈。博主回复:我在海归潮再成热门话题(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9424)一文已经谈到自己的看法,真正引进全职的海外一流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是,要有个过程,记得去年前丘成桐和北大的争论就设计这个问题,可惜被教育部抹了稀泥,不了了之。我们需要当年周总理开名单向美国索取人才的劲头,现在有吗?再说,现在武大郎开店的盘踞要职的实在太多,这个环境于引进高素质人才不利。
  • 『好像扫描件,只提到一个做法《选修制》』 对不起,我这个说法不准,扫描件还提到了: 1. 私人捐款/慈善办学,自1636哈佛; 2. 校董制,自1819 3. 校权独立,自1819 以黄老师自己的文章数据,不知,黄老师前博贴中所提『美国许多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是20世纪以来的事』,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了。 这些做法有益于大学建设,有些甚至是根本所在,它们都早于美国崛起的时间点,甚至早于美国建国时间。 而且,这些人家实行了几百年的做法,我们目前的中国教育体系基本上仍然没做到的。以此观点,谈做不到,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黄老师,请继续,现在科学网上对您博客的意见关注度还不够,这很不正常,我们就应该听取您这样的美国研究专家的意见和数据才对。
1 - 7 of 7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