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教师自我评价
/
第六周反思(王健洪)
第六周反思(王健洪)
- 22 views
started by
wjh 001
on 12 Oct 08
#1
wjh 001
on 12 Oct 08
在这一周的教学里面,我重点在课堂教学中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尽量减少一些无效的提问,以及怎样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为了顺利地开展这两方面的工作,我尝试设计了两个课堂观察的记录表格,并上了一节试验课,邀请部分老师帮助记录。结果发现第一个表格(记录有效问题与无效问题)根本无法操作,记录难度很大,一方面是上课老师的问题太多,根本记不了;另一方面是对有效提问与无效提问的概念分不清楚,无法区分。针对这两个问题,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网上查找的"有效提问:成功课堂的重要因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报告"和"有效提问从告别无效提问开始"这两篇文章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特别是第一篇文章,它以《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为例,讲述了记录问题的方法,以及对记录结果的一个分析,我想它的做法是值得去借鉴的,对于改进我原来的记录表有很大帮助。
设计的另一个表格(记录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通过听课老师的试验,还有我自己也尝试使用了一次,我觉得还是可以操作的,从记录结果我可以了解到一些我想要的信息,比如上课时学生集体回答的情况;学生独立回答情况,教师干预、打断学生回答、教师自问自答的情况等等。但是,对于如何更方便、更准确地记录好这些情况,我觉得还要做进一步的改善。大家不妨多提意见。
在这一周的教学里面,我重点在课堂教学中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尽量减少一些无效的提问,以及怎样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为了顺利地开展这两方面的工作,我尝试设计了两个课堂观察的记录表格,并上了一节试验课,邀请部分老师帮助记录。结果发现第一个表格(记录有效问题与无效问题)根本无法操作,记录难度很大,一方面是上课老师的问题太多,根本记不了;另一方面是对有效提问与无效提问的概念分不清楚,无法区分。针对这两个问题,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网上查找的"有效提问:成功课堂的重要因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报告"和"有效提问从告别无效提问开始"这两篇文章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特别是第一篇文章,它以《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为例,讲述了记录问题的方法,以及对记录结果的一个分析,我想它的做法是值得去借鉴的,对于改进我原来的记录表有很大帮助。
设计的另一个表格(记录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通过听课老师的试验,还有我自己也尝试使用了一次,我觉得还是可以操作的,从记录结果我可以了解到一些我想要的信息,比如上课时学生集体回答的情况;学生独立回答情况,教师干预、打断学生回答、教师自问自答的情况等等。但是,对于如何更方便、更准确地记录好这些情况,我觉得还要做进一步的改善。大家不妨多提意见。
...
Cancel
To Top
Start a New Topic »
« Back to the 教师自我评价 group
Start a New Topic
设计的另一个表格(记录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通过听课老师的试验,还有我自己也尝试使用了一次,我觉得还是可以操作的,从记录结果我可以了解到一些我想要的信息,比如上课时学生集体回答的情况;学生独立回答情况,教师干预、打断学生回答、教师自问自答的情况等等。但是,对于如何更方便、更准确地记录好这些情况,我觉得还要做进一步的改善。大家不妨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