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统计》一课中教学情感中非语言交流的反思 - 24 views

-
#1 ou lan on 10 Oct 081、在教学中,有使有鼓励性交流,用但次数很少,而且力度不够,影响力不大。如借用手势引比划引起学生的注意;用手指示学生注意黑板中的板书。从整节课来年,教师使用鼓励性交流十分少,这与个人平时的教学习惯有关,以后要注意加强对学生鼓励。学生表现好时可通过鼓掌、坚起大姆指、拍拍学生的肩头、投予鼓励或赞赏的目光等。 2、在教学过程中,有不自觉使用了抑制性交流。如1、对学生的注视力度不够,不能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2、学生回答完毕示意学生坐下的手部动作给人一种太过随意的感觉。3、教师低头的情况的情况过多,如在第1分钟的第33秒、第57秒一面低头在粉笔盒里找粉笔,一面与学生谈话引入课题;第1分钟第54秒为学生讲解题目但眼晴过多停留在黑板的板书,感少了对学生关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必然产生消极影响。4、第3分钟第54秒,讲话前无目的地摆弄讲台上的粉笔和粉笔擦,第10分钟讲话前无目的地拿起书本然后又放下书本,过多这样的小动作会分散学生注意力。5、学生回答不顺畅时我迫不及待想打断,想代替学生回答,表现出不耐烦。这些行为产生的都是消极影响,在以后教学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切勿太多小动作,睛眼要时刻注视学生,让学生有"他就在老师的眼皮下"的感受,减少让学生分心的机会,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眼神、语言、动作给予学生鼓励与赞赏。耐心聆听学生的讲话,给予学生思考时间。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