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教师自我评价/ 对《圆柱、圆锥复习课》一课教学情感中非语言交流的反思
wjh 001

对《圆柱、圆锥复习课》一课教学情感中非语言交流的反思 - 20 views

started by wjh 001 on 05 Oct 08
  • wjh 001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使用鼓励性交流。比如在6分多钟时,教师边讲解圆柱体各部分的名称边用手势来比划,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第9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没有学生举手回答,这时教师自己用举手的动作来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回答,这种情况在本节课中经常使用;第10分钟多,某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一直用友善的眼神注视着他,并与其交流;第14分钟,学生做练习,教师要求一人出黑板做,这时,教师主动走到一个学生面前,弯腰
    询问其愿不愿意出黑板做。这样的鼓励性交流往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师的亲和力,使课堂保持积极的状态,师生很好地进行情感的交流。从整节课的录像来看,教师使用鼓励性交流还是不够,以后要注意加强,特别要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倾听,要理解、支持学生的回答,并要适时提供帮助。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多次使用了抑制性交流,对课堂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在第4分钟,一位学生连续两次回答错,教师的表情显得非常无奈,眼神有点漠视,随后用手指着,示意其坐下;第14分钟,一位学生回答得很好,很顺利的,突然教师用手指着他,示意其先停顿一下,接着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第36分钟,很多学生计错数,教师用严厉的语调批评学生,并结合身体语言持续批评学生,在整个评讲过程中对学生的答案显得毫不关心,最后评讲完随手把粉笔扔向讲台。还有,在整节课中,教师曾多次在学生回答还没有结束时就用手势或语言来打算、干预学生的回答。这些抑制性的交流是消极的,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互动、交流,以后要多加注意,特别是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控制情绪,适时收回来,不要产生过多的抑制性交流。

To Top

Start a New Topic » « Back to the 教师自我评价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