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教师自我评价
/
读后感
读后感
- 74 views
刘明珠
started by
hj sgxx
on 15 Jun 08
#1
hj sgxx
on 15 Jun 08
读后感
--肖锋的文章
看了肖锋的文章,我觉得他分析得有道理。在观察范畴中,他分的10大类,有些更易操作。如:
1. 以前的第6类是指导、命令,但他的只是指命令,指导性的语言归为第5类讲解;
2. 第1类接纳侧重是感受方面的,第3类侧重观点。第1类接纳又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
3. 他对弗兰德斯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评价,我也赞同。弗兰德斯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确实存在这些不足之处。
我还存在一些不解的地方,如:
1. 提问,为何放在间接影响?又说教师的自问自答不属于此列。教师问,学生齐答,之后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算教师的自问自答吗?
2. 弗兰德斯和同事制定的原则中,第四点,当教师重复学生的正确回答时,属于类别2。但我们讨论后,觉得更属于第3类。
3. 弗兰德斯和同事制定的原则中,第一点,当不能确定时,选择远离"5"的类别,但不能选择类别10。所谓"远离"具体什么意思?
读后感
--肖锋的文章
看了肖锋的文章,我觉得他分析得有道理。在观察范畴中,他分的10大类,有些更易操作。如:
1. 以前的第6类是指导、命令,但他的只是指命令,指导性的语言归为第5类讲解;
2. 第1类接纳侧重是感受方面的,第3类侧重观点。第1类接纳又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
3. 他对弗兰德斯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评价,我也赞同。弗兰德斯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确实存在这些不足之处。
我还存在一些不解的地方,如:
1. 提问,为何放在间接影响?又说教师的自问自答不属于此列。教师问,学生齐答,之后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算教师的自问自答吗?
2. 弗兰德斯和同事制定的原则中,第四点,当教师重复学生的正确回答时,属于类别2。但我们讨论后,觉得更属于第3类。
3. 弗兰德斯和同事制定的原则中,第一点,当不能确定时,选择远离"5"的类别,但不能选择类别10。所谓"远离"具体什么意思?
...
Cancel
To Top
Start a New Topic »
« Back to the 教师自我评价 group
Start a New Topic
--肖锋的文章
看了肖锋的文章,我觉得他分析得有道理。在观察范畴中,他分的10大类,有些更易操作。如:
1. 以前的第6类是指导、命令,但他的只是指命令,指导性的语言归为第5类讲解;
2. 第1类接纳侧重是感受方面的,第3类侧重观点。第1类接纳又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
3. 他对弗兰德斯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评价,我也赞同。弗兰德斯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确实存在这些不足之处。
我还存在一些不解的地方,如:
1. 提问,为何放在间接影响?又说教师的自问自答不属于此列。教师问,学生齐答,之后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算教师的自问自答吗?
2. 弗兰德斯和同事制定的原则中,第四点,当教师重复学生的正确回答时,属于类别2。但我们讨论后,觉得更属于第3类。
3. 弗兰德斯和同事制定的原则中,第一点,当不能确定时,选择远离"5"的类别,但不能选择类别10。所谓"远离"具体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