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周五论坛/ Group items tagged 文化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Qien Kuen

漢聲巷股份有限公司 -- 我為何寫萬古江河 - 0 views

  • 我覺得,既然老百姓要問老百姓生活上的問題,我們學歷史的就應該有所交代。這是我寫作《萬古江河》的最初動機。
  • 我所講的主調是:在文化圈的擴大過程中,我們有“給”,我們也有“拿”。我們給過很多四鄰中國的文化,我們也從四鄰的文化中吸收接納。
  • 我們首先要在心理上重新整理自己,不要再囿于“中華中心論”,尤其是“中原中心論”。這樣我們才心胸坦蕩,可以組織起一個大的文明團體,而這個文明團體也更需要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地面對那些曾經壓迫、欺負我們的文明團體。
Qien Kuen

周五论坛曾经的地盘(一) - 南方有嘉木 - 0 views

  • 发起人程波说:本协会之宗旨在于就政哲史教等社科问题展开讨论,以交流思想,研究学术,砥砺品行。这个宗旨的要求非常高,因为他们的发起人文化修养都很好。但是当他们走了的时候,有着这样高标准的论坛就难以为继了。
  • 我们又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很多的讨论。那是讨论都是车库讨论的继续。Qienkuen的出现,使得我有了重新发起周五论坛的想法。于是,我们开始规划新周五论坛的蓝图。
Qien Kuen

谢泳的《储安平与(观察)》 -不降斋-搜狐博客 - 0 views

  • 《观察》的言论以批评国民政府为主,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对当时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当时的认识尚不能说幼稚。他们热爱这个国家,希望她强大,健康地走向民主政治的道路,这种强烈的民族感情有时使他们的理性多少受一点影响,就拿储安平来说,为了揭露国民党在经济上的失败,他甚至承认过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在评蒲立特的访华报告那篇文章中也多少流露出了对苏联的好感和对美国的排斥,对于这样一个比较纯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一切充满矛盾地统一在储安平身上
  • 人在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烦躁中,常有某种幻想和错觉,总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后来者身上。这种心理使储安平这样坚定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自己人生的选择中带上了不可避免的悲剧色彩。
  •  一、自由主义的集结、拓展、伸张,每一时期,都有一种刊物成为其思想言论的载体。  二、自由主义者自觉地使自己负有一种道义的责任:“替善良的广大人民说话”,“对国事发表意见”。这个“国事”或“政治”,“只是众人之事——国家的进步和民主的改善”。   三、每一个刊物都标榜谈政治,并且是以谈政治为主,为第一,《新月》说“实际政治我们由那种有能力的人去干,我们的工作是批评的工作”; 《观察》更干脆宣称:“我们平日的职司,就是议论政事。”   四、所有刊物都申明自己精神是独立的,理想、信仰是思想自由,主张“言论出版自由”,具有理性、容忍的态度和稳健说理的风格。  五、刊物的主编者对人类的基本价值及知识、真理诸问题,都怀有一种虔诚的敬畏心情,对所涉及或引起争论的所有问题,绝无乡愿或世故态度,均一本求真、从实、遵理、温恭的作风与异见者探讨切磋。在风度上既具有中国士大夫“士志于道”、崇尚“道尊于势”的风骨,又秉持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爱智的真诚”,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人格尊严;成为一个民族坚守良知与正义,值身逆境而不泯其理想,并能延续其文化精神之星火的楷模。
1 - 3 of 3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