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ocean's 阅读/ Group items tagged 股指期货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cean wu

老外的阴谋?做空A股?_品味人生之财经论坛 - 0 views

  • 境外热钱做空A股的手段主要三种, 其一,搬动名人大造舆论,游说利空出台.其二,直接操纵A股,强行逼空挑战政策底限,迫使利空政策打压.其三,利用港股H股与A股的联动,通过做空港股H股做空A股.     首先,为备战股指期货,被轧空的境外热钱不得不赤膊上阵大举进入A股,寻找可控盘的战略性权重股, 其建仓对象或为大盘新股,或为基金仅少量配置的权重股.为在短时期内完成战略性建仓,采用期货式操盘手法,先连续大幅轧空抢筹再连续大幅下跌逼仓,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控制尽可能多的筹码,甚至成功地挤走其中不堪净值亏损的基金.此手段已在近期大跌中大显身手.     其次,境外热钱利用绝对资金优势控制港股H股走势,再利用港股H股与A股联动,间接控制A股走势.因为上证综指前14权重股, 皆为A-H股.不料,2007年夏,中国突然宣布推出QDII及港股直通车试点.内地几千亿资金大举进港,出现港股A股化,有夺取外资定价权之势.外资遂利用"8·20"后港股,H股与A股联手暴涨,迫使中国与监管部门暂停港股直通车, 大幅打压港股H股A股,截至11月23日,内地250家A股基金过去三个月亏损, 45家A股开放式基金,2家QDII基金跌破净值,QDII基金事实上停止发 行.     可以作为外资"唱空做多"佐证的是,在恒生指数本月来的累计跌幅达15.1%,而H股指数的跌幅则高达20.4%,多家外资机构在上月底与本月上旬相继大幅减持中资股后,在本月中旬又开始大幅增持已经超跌的中资股,增持幅度绝对不亚于当时的减持规模.其中瑞银集团与摩根大通的行动最为积极.     现阶段属于战术上做空A股阶段, 其目标可能是借股指期货出台前大幅震荡,抢夺权重股筹码,夺取股指期货控制权,A股定价权,同时,利用公募基金6个月不得扩募的"空档",2000亿专吃开放式基金的境外热钱会加紧瓦解开放式基金,使开放式基金不致成为境外热钱未来全面做空中国股市的阻力.其方法是,一方面大规模做空基金重仓股,一方面大规模要求赎回开放式基金迫使基金卖出重仓股,再吸引基民跟风赎回.股民基民在境外热钱的风险教育下, 已如惊弓之鸟.有报道称三季度开放式基金净赎回已创纪录,四季度肯定"再上一层楼".     一旦时机成熟,境外热钱进入战略上做空A股阶段时,A股的"大劫"将至.届时,其目标可能是待股指期货出台后全面夺取A股定价权, 在A股"泡沫"初步登峰造极之时也许是8000-10000, 也许更高,借期货,现货联动,港股H股与A股联动持续逼空,不逼出实质性利空不罢休,一旦实质性利空出台再反手全面做空中国股市,伺机消灭一批中国机构, 剪中国"羊毛".近两月里,5400-6124-4896的过山车或许就是战略上做空A股的预演.
ocean wu

股指期货的两个最大风险-操盘手-启明 - 新浪BLOG - 0 views

  • “窗口指导”的内容却没有向公开,实际上是一种暗箱操作,“裁判员上场踢球”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公。在这种情况下开股指期货,其应有的提升现货市场效率的功能根本就无从发挥。
  • 6、股指期货将会把“政策市”演绎到极至,加剧市场风险。目前对股市的调控基本上是可控性、范围性的调控。但是,一旦有了股指期货,做多和做空就不象股市那样,套牢可以不割肉,踏空可以不追涨,而是到了平仓点必须强行平仓,往相反方向推进。这就必然造成“政策顶”被继续拉伸,使相信政策做空的人暴仓;政策底继续被击穿,使相信政策做多的人暴仓。
  • 从2005年12月5日1077点启动的行情有四次调整,第一次是2006年5月22日—8月18日,历时13周;第二次是2007年1月4日—3月16日,历时10周;第三次是2007年5月30日—7月6日,历时6周;第四次是从2007年10月16日至今,仅历时5周,并且是缩量调整,换手率低,何况时至年末,因此,调整的时间至少要延续到11月底。从空间上看,每次结束调整的标志是连续三天收复60日均线,目前其位置在5464点,能否有效收复,至为关键。
  • ...7 more annotations...
  • 基金只要通过在十大权重股抱团取暖就可操控上证综指并间操控沪深300指数走势,股指期货的主力做多做空不能不唯基金的马首是瞻,而完全丧失了对市场的独立判断。
  • 股指期货是1:10的放大交易,按马克思《资本论》所说,资本有100%的利润将蠢蠢欲动,有200%的利润将铤而走险,有300%的利润将不顾冒上绞刑架的危险。而股指期货的双方有着1000%的利润,事关生死存亡,岂不有过之而无不及?若不在股指期货开设前就制定强有力的防范措施,对工作人员制定自律、保密、监管和惩罚细则,那么,股指期货中的“政策寻租”将愈演愈烈,甚至干扰决策的公正性,多空利益将导致腐败事件发生。
  • 结束调整、重拾升势还需要耐心等待
  • 到12月,06年报表才将从人们的视线中退出,而按07年报表统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39倍,并不离谱。过了08年元旦,人们便又开始预期08年报表的动态市盈率不到30倍。这时,股市的重拾升势才能摆脱“估值”、“泡沫”的困扰,顺理成章。
  • 现今投资者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和耐心,淡化指数涨跌,强化持仓结构的调整,抓紧为明年的收获提前布局。
  • 在扩容无序、过度、随机、大量股票被错杀的情况下,股指期货是无法体现价值发现功能的。
  • 1、股市运行节奏已纳入“政策化”轨道,将使股指期货失去风险管理功能。记得去年7月1700点久攻不克时,证监会副主席明言:“以前证监会管指数涨跌,现在不管了,今后也不管了,也管不了”,遂导致沪市冲破了1750箱顶。但是,今年10月中旬,当指数冲上6000点上方时,他却突然改调,向市场发出了“不排除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严厉警告。同时采取停止发基金的方法强迫股市降,遂导致股指暴跌1000点;而到了5000点附近,又重新批准基金发行,遂引发11月14日拉出15年股市罕见的254点的大阳线。可见,又重新管指数涨跌,干预股市的运行节奏,还决定股市的顶部和底部。这是比“5·30”时更明显的“政策市”。既然“政策市”威力这么大,那么推出股指期货又有何意义呢?如果认为市场机构和投资者过于投机而必须靠政策调控,岂不更证明股指期货开设的首要条件不具备?
1 - 2 of 2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