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Pentagon/ Group items tagged 教育心理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Dave Chan

成就美麗人生 孩子先要「輸得起」 ? - 2 views

  •  
    An interesting article 一般社會都鼓勵「成功」, 但英一網站反而提倡「失敗」, 蠻有意思, 尢其在香港社會脈絡下, 對現今的港孩, 怪獸家長問題。 及教育理念, 社會價值觀很有啟發性
  •  
    最近一宗13歲初中男生開學日便輕生自縊,我也在想為什麼今天青少年的生命是好像是那麼脆弱。再想一想,在香港,一些怪獸家長已成功把香港"核心價值"-把握每分每秒,增強競爭力,貫徹實行在孩子身上。結果,為了贏在起跑線上,孩子"各方"知識要早一點學懂,無憂無慮的生活無可避免就要快一點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模擬成人生活的忙碌、比拼、面對失敗、緊張、壓力。我有疑問的是兩點,第一,孩子的(先天性)心理發展能否應付這些過多的壓力和困難而形成的情緒,會進一步影響他們日後的成長嗎?第二,既然孩子所面對的環境(特別是生於怪獸家的)已有所改變,學校是否也應了解孩子的需要,加快步伐助學生得到解決困難,面對逆境和處理情緒的能力。
  •  
    此無非是「揠苗助長」, 違反自然及人性, 即使成人也吃不消。德國立法規定在幼年時期不得灌輸學科知識, 以免影響其腦部發展, 可供參考。無奈香港以「名成利就」為成功人生的主流價值, 家長怕小朋友輸給別人, 地獄式操練。但奇怪的是, 即使從功利心態上看(搵好工), 日後出來社會, 老板看重的是解決問題、會溝通、會人際手腕等技巧, 怪獸家長完全忽視這些重要的個人素養, 只是機械式訓練。可是未到成年, 小朋友已壓力爆炸, 而且家長給他的世界觀, 人生價值只有讀書, 搵好工. 令小朋友認為讀書不成, 就世界末日。沒有其他來源可給他成功感、快樂、人生意義。 依我個人的經驗, 通常在一個領域上成功的人, 是對事物有無限的熱誠及鍾愛, 加上良好的心理質素. 「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絕非背書, 或逼出來的。漫畫家馬榮成, 當初本著喜愛畫漫畫, 就當學徒, 沒有想過什麼名成利就。今天名成利就, 更涉足設計界。今天能再有多少個馬榮成?一早給怪獸家長罵死了。 另,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 說一個中國小朋友到外國家庭生活的故事, 那個外國人因工作的關係, 要那中國小朋友自己出門, 吃飯, 照顧自己. 一星期後, 他家長驚訝自己小朋友變得獨立, 可自己處事, 照顧自己。事實上, 人生而有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及求生意志, 過份保護和緊張, 反而扼殺了這些天生的本能。古代16~20 歲就成家立室, 比現代人成熟得多, 清康熙帝十幾廿歲就成為皇帝, 攻打台灣, 統領文武百官, 現代社會愈來愈退化, 扭曲
1 - 1 of 1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