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艺术家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isaac Mao

魏英杰 : "熊猫人"滥用民族概念玩出了火 - 0 views

  • 去年《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抵制得最欢的就是赵半狄先生。这位始终而且唯一以熊猫为全部艺术线索的艺术家,那时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指责电影居心叵测(把熊猫颜色设计成绿色,还让鸭子当熊猫的爹),跑到“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钱,等等。同样是这位常年顶着一个卡通熊猫帽子的艺术家,近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一场“ 熊猫时装秀”,以熊猫造型为基本元素,表演了一组包括三陪小姐、民工、法官、贪官在内的“中国众生相”,却被网友大肆辱骂为卖国求名、侮辱国宝、自我炒作。
  • 实际上,无论赵抵制《功夫熊猫》或者这次人家讨伐他,背后存在着同样一个事实,即民族主义情绪的滥用。这既为赵赢得无数人欢呼,却也是他被人扔臭鸡蛋的理由。或者说,赵半狄始乱之终被弃之,皆因玩火自焚。如果这都是他为吸引眼球而有意利用“民族概念”,现在还不赶紧悬崖勒马的话,以后下场还会更惨。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
isaac Mao

艾未未到底要反对什么?他反对的到底是什么?_理论车间 - 0 views

  • 这个共产党如果你还将它当共产党看,以为只要反对它的那种表里不一的意识形态,就算反对过了,你就大错特错了。它在当前实际上已成为被各种利益集团或贪腐集团租借的外衣,你已无法将它当真,完全要看它被披在哪个人身上了。它的专制是某种黑厚的利益集团的专制,比如杭州飚车案里,那个杭州市委宣传部长的一手遮盖整个杭州新闻界,并不是党的意识形态或权力装置的规定,而是他的权力出租出手时的险恶与无情,才那么激怒我们。我们只能生气中共杭州市委的不去追究这个宣传部长,但我们怎么可以要求这样一个黑厚的利益集团来主动处理其利益关联者呢?他们同是这个权力粪坑里的蛆,享受得正酣呢。只有清洗他们,通过透明的媒体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报道,通过议会式辩论与决断,来处理他们,虽然这都还不是解放政治,但也因此该先做起来。
  • 艾未未好象也没有看到:并不存在政治的人道主义田园曲;任何政治讨论都是各方从自己利益出发,从他们所处的情形允许他们指望的那种客观性,去获得最大份额。而这常常不是在人民之间分份额,而是通过那个舆论政权,由言论导向来斩获,是硬出手,来搞定。在这样做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并不占有特权,他们通常很难说清自己的利益纠葛。艺术家在哪一方面是强的呢,是特别对社会政治有贡献的呢?
isaac Mao

曾慧燕:《北京植物人》马建十年铸一剑 - 0 views

  • 1989年「六四」事件19周年即将来临,旅居英国伦敦的知名华裔作家马建「10年铸一剑」,推出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肉之土》英文版《Beijing Coma》,又名《北京植物人》。这是一部记述六四事件和社会动态的小说,其版权已经被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等出版社购买,中文版将于明年「六四」20周年前出版。
  • 谈及此书创作动机及社会背景,马建说,「六四」事件的题材迄今鲜有人写。如果有人要把这段历史抹掉的话,身为作家必须要把这段历史保留下来。六四后,北京当局把赖以回忆的一切痕迹都摧毁了,人们渐渐地变成了「只会赚钱的植物人」。「1989年出生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大学了,但他却不知道当年的六四屠杀。这不仅仅是政治危机,也是一种道德危机。中国人有句古语:在哪儿摔倒在哪儿爬起来。把历史砸在原地。可是历史正被中共有意的掩埋,彷佛这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从未发生过一样。
  • ...5 more annotations...
  • 马建指出,「六四」事件后,共产党立即切断了历史记忆,记住过去就是思想囚犯,中国 人再次被洗脑,人们的精神思考便早夭了,但小说里的戴伟仍然活在肉牢里继续和统治者争夺着记忆权。「在政治恐惧加物欲横流已把人渐渐变成了植物人的时代,戴伟确如雨中闪电般在肉牢里抖动着。在强权社会,每个人都是不能思考的弱者,但当他记住了自己的经历,那在精神上就是强者了。记忆使人们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而回忆就更使人生变得永
  • 今天的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了私人财产,并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有钱,以至于贫富差距竟成了执政党的难题。现在,除了政治受害者,党和大众的关系,即专制者和被专制者的关系已经不敌对了。在娱乐、动漫、房地产、拆迁、股票、商业大片、贪腐、明星和财富榜等冲击下,人们勤奋地去旧迎新,为自己赢得金钱和幸福,拥抱快乐的现代生活。知识界也被经济金融的潮流击溃,成为其中的瓜分者,多数名人艺术家、诗人作家、教授学 者都拥有轿车、别墅以及房地产。共产意识其实已消失,蜕变后的执政者家族都以拥有巨额资产为荣,「两会」(中共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的人民代表也已成 为富有人的庆功宴会。
  • 马建举例,他在坐飞机时碰到一个参加对CNN抗议的中国留学生,他说没有看过BBC、CNN,也不相信。马建问他:「你相信中国的报纸和电视吗?」他说:「我当然不相信。」马建问他,中国的新闻你不信,CNN的新闻你又没看过,你为什么去抗议CNN?他的回答也很简单:「我何必知道?我可以反对我不知道的东西。」
  • 马建感慨地说:「一个民族真正的富有是灵魂,而不是有多少钱。你今天有房子,明天就可能破产,它不是人的价值。我想人的价值关键是你精神上的富有,你拥有了什么,你信仰了什么,你获得了什么。这种精神上的东西,有点像爱情。可能是日子过的很差,但内心是幸福的。」
isaac Mao

The Gala Night(by歪歪) - 多背一公斤 - 0 views

  • 在满城灯火的映衬下,Golden Nica奖杯显得更加熠熠生辉。不时地有其他艺术家前来道贺和合影(一个也不认识)。在回旅馆的路上,拎着奖杯的我尽管埋着头健步如飞,仍免不了100%的回头率,和身后不时喊来的“Congratulations!”而我,就偷着乐吧! 
Qien Kuen

比特海日志27月13日,永远的房龙 - 0 views

  • 老实说,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追忆,不如说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复仇。我生平第一次知道房龙是这样一个极度自私自利、好大喜功、追逐名利、用情不专的荷兰死胖子。这种震惊的感受和第一次看到毕加索传记的时候完全一样
  • 这本书印证了那句话:和天才生活在一起,唯一的结局就是被痛苦地燃烧成灰烬。没有人会羡慕伟大作家的身边人,因为他们的命运总是同样悲惨。
  • 。看完这本书,难免对房龙失望,他曾经是那么完美的父兄模板啊。这本书在打碎了模板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要努力成为自己的父亲,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舍此而外,你别无选择。
isaac Mao

中国当代艺术的婊子(by 方振宁) - 思维的乐趣BLOG - 0 views

  • 那些说打造一位艺术家就像是“白痴的游戏”者,实际上是这种"白痴的游戏"的参与者。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品市场上乱到什么程度?乱到游戏的制造者们在抱怨艺术市场,同时又说自己和这个市场没有关系。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婊子。
1 - 6 of 6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