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河蟹社会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shi zhao

河蟹社会可以改成封杀社会 - 0 views

shared by shi zhao on 22 Jun 08 - Cached
  • 靠封杀,可以拒绝一切不同的声音,8r8c就是中国的爱国者法案。民粹爱国主义这种骨子里保守、健忘、反智的东西可以抛弃一切公共辩论、伦理拷问和历史反省,用爱国封杀一切,河蟹一切。这是这个威权赖以无耻的继续生存下去的社会心理基础。
isaac Mao

中国科幻为什么低潮,陈洁再揭内幕 - 0 views

  •   对科幻人来说,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高峰。从叶永烈发表十年动乱后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开始,科幻创作可谓风起云涌。直到今天,中国科幻代表作和经典之作,无论是一般人耳熟能详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珊瑚岛上的死光》,还是科幻文学界普遍认可的《飞向人马座》,几乎都是那几年集中诞生的。
  •   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王若水曾在《周扬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后探索》一文(收入王蒙、袁鹰主编《忆周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提到,运动的导火索是对周扬、王若水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批判。文革结束后,全社会思想解放,对于“人”的认识和讨论风行一时。1980年《中国青年报》关于“人生观”的讨论轰动一时,同年《人民日报》发表《人道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吗?》影响很大。
  •   在这场运动中,科幻在行政上被定性为“精神污染”,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批评科幻“散布怀疑和不信任,宣传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商品化的倾向,正在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某些科幻创作。”“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一时间,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门风声鹤唳,噤若寒蝉。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小说,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已经试刊成功的《中国科幻小说报》,申请刊号的报告再也没有下文。最严重的时候,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发表一篇科幻小说。
  • ...2 more annotations...
  •   “清污”很快就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干预下偃旗息鼓了。但对于科幻来说,1978年,其兴也勃,1983年,其亡也忽。虽然1980年代后期,新一代科幻作家开始成长,并时有佳作,但再也没有恢复到1978年的“举国繁荣”,而直到今天,2009年3月,中国的专业科幻作家仍凤毛麟角。好像国际科幻界不在乎缺中国这一块,中国的科幻还有未来吗?
  •   但是第二天郑文光没有去取稿,他早上突发脑溢血,卧床半年后,终于能够站立并歪歪斜斜走路,但右手完全萎缩,不能正常发音。他的创作生涯从此结束——这一年,他54岁。
  •  
    河蟹由来已久,阴魂不散
isaac Mao

弱者的武器:政治的滑稽化 | 北斗 - 0 views

shared by isaac Mao on 09 Mar 09 - Cached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的各种搞笑的无厘头式的流行词越来越多,像周老虎,打酱油,范跑跑,俯卧撑,草泥马,河蟹等等。这些流行词个个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表面看来似乎并不是晦涩难懂,但是每个词都有着具体的事件语境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对于那些不明白具体语境的人来说,理解这些词语的难度将比理解世界上任何一种理论都要高,说白了,根本无法理解。
  • 这种表达方式非常新颖,但它的精神核心却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伴随了人类反对专制统治的整个过程,大致追踪的话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这种表达方式是什么呢?用美国一位学者的定义就是——弱者的武器,和隐藏的文本。
arden dzx

闾丘露薇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向各位重庆朋友致歉 - 0 views

  •  
    Save Bookmark
1 - 5 of 5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