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ath Coffee/ Group items tagged 中国文化密码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arithwsun arithwsun

无可选择的中国式心灵选择-翟华 - 新浪BLOG - 0 views

  • 我的一篇“见识一下法国高考哲学作文题”,引来数百网友热议,很多评论不约而同地把法国作文题与中国高考作文题做了比较,并联想到中国教育制度的缺失。在我看来,中国和法国的作文考题的最主要区别不仅在于思想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更重要的是选择的余地和空间。中国的高考作文题五花八门,表面上看考生发挥余地很大,其实所有的考题在价值观上都是一顺的,暗含非常明确的思想导向,换句话说考生没有选择。举例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提篮春光看妈妈”中的“春光”一词其实已经界定了考生的心态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再比如2002年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要在本能逃生和舍己救人之间做一个“心灵的选择”。在舍己救人是主流价值观的情况下,考生真有的可以有逃生的选择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里是没有多少选择的空间的。选择者,挑剔也,“挑肥拣瘦”, “挑三拣四”,“挑刺儿”,“挑毛病”,一直到“挑字眼儿”,或多或少都是贬义词。要选择,就得有鉴别,要鉴别就得有比较,而我们中国人生性又恰恰是不大喜欢比来比去的,所以说“人比人死人,货比货得扔”。如果硬是要比,那就来个“将心比心”,“比翼齐飞”,最好不要分出个高低上下。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对“选择”是相当讲究的。别的不说,翻一下词典,除了最常见的Choice一词以外,其他能够翻译成“选择”的单词还有Alternative,Option,Preference和Selection。揣摩一下,这Alternative一般用于二者选其一的场合;Option侧重于在给定范围内进行选择的余地;Preference是表明选择的个人偏好和价值体系;而Selection则泛指在一系列人与事中进行选择。法语里也同样有这样关于“选择”的词汇,而且还多了一个熟语“Embarras de Choix”,意思是“选择的困惑”。 如果你不怕困惑,不妨看一个西方版的“心灵选择”。方舟子曾经撰文介绍过哲学上的“有轨电车两难问题”(trolley dilemma):假设某城市有一列车闸失灵的有轨电车飞奔而来,而前面的轨道上正好站了五个人。这时能够挽救这五个人的唯一方法是搬动道岔,使电车走上另一条轨道。然而,这条轨道上也有人,但只有一个人。那么现在是不是应该牺牲那一个在另一条轨道的上的人来拯救五个人的性命呢?如果你认为牺牲一个人来拯救五个人是无可非议的,那么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有所变化的“有轨电车两难问题”。这次失控的有轨电车和前面轨道上五个人之间,正好有一个天桥,上面站着一个正在看西洋景的壮汉,现在拯救处于危险中的五个人的唯一办法就是把这个汉子推下天桥,这样电车撞到这个人以后,就会减速并且慢慢停下来。同样是一个人救五个人,你认为这样是否应该呢?   这个西方哲学上的两难问题,在中国式的“心灵的选择”导向下,其实答案是很简单的:那天桥上的壮士经过一番“心灵的选择”,不用人推,自己毅然决然跳下去了。
1 - 1 of 1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