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傳輸方面,由於網路使用的是
bit 為單位,因此網路常使用的單位為 Mbps 是 Mbits per second,亦即是每秒多少 Mbit
(1)北橋:負責連結速度較快的CPU、主記憶體與顯示卡界面等元件
(2)南橋:負責連接速度較慢的裝置介面,
包括硬碟、USB、網路卡等等
CPU內部含有微指令集,不同的微指令集會導致CPU工作效率的優劣
時脈就是CPU每秒鐘可以進行的工作次數。
所以時脈越高表示這顆CPU單位時間內可以作更多的事情。
早期的 CPU 架構主要透過北橋來連結系統最重要的 CPU、主記憶體與顯示卡裝置。因為所有的設備都得掉透過北橋來連結,因此每個設備的工作頻率應該要相同。
前端匯流排 (FSB)
外頻指的是CPU與外部元件進行資料傳輸時的速度
倍頻則是 CPU 內部用來加速工作效能的一個倍數
新的 CPU 設計中,
已經將記憶體控制器整合到 CPU 內部,而連結 CPU 與記憶體、顯示卡的控制器的設計,在Intel部份使用 QPI (Quick Path Interconnect) 與 DMI 技術,而 AMD 部份則使用
Hyper Transport 了,這些技術都可以讓 CPU 直接與主記憶體、顯示卡等設備分別進行溝通,而不需要透過外部的連結晶片了。
如何知道主記憶體能提供的資料量呢?此時還是得要藉由 CPU 內的記憶體控制晶片與主記憶體間的傳輸速度『前端匯流排速度(Front Side Bus,
F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