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comprendre la chine/ Group items tagged press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Zhongjun Liu

recadrement du délit diffamation - 0 views

  •  
    La presse chinoise cite la Constitution (article 36 et 41) pour recadrer l'abus du délit de "diffamation". Est-ce que la Chine va finalement prendre au sérieux sa Constitution ?
Zhongjun Liu

一个更时髦的行动党_新闻中心_新浪网 - 0 views

  • 亚洲社会如果没有高低尊卑的意识,将无法维系下去。
  • “人民有必要知道官方立场”。
  • “保留自己传统的核心价值观”
  • ...2 more annotations...
  • 维护“供国民仰望”的“高位置的焦点”。
  • 利用而不是压制新媒体。
  •  
    Comment le gouvernement singapourien gère la presse et les médias. Conlusion "S'il n'y a pas un ordre social de référence dans une société asiatique, il n'y a pas moyen de la faire survivre."
Zhongjun Liu

China seen from India (English) - 0 views

  •  
    This may be interesting to see it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of a press website which collects the bigest number of page views in the world.
Zhongjun Liu

禁区(1)-绝版青春 - 禁区(The Forbidden Zone) - 0 views

  •  
    月老師推薦。
Zhongjun Liu

新疆骚乱及其处理的几点观察和思考_邱震海_凤凰博报 - 0 views

  • 由于一些政府在疆独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再加上一些媒体的天然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些政府和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反应和角色是十分尴尬的
  • 由过去几天对骚乱分子血腥暴力的关注,逐渐转移为对中国官方平暴措施的着力
  • 那里的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倾听来自热比娅的宣传,而不是来自乌鲁木齐第一线的真相
  • ...7 more annotations...
  • 未来当西方内部的人们由于地理和情感的因素,天然地更愿意倾听来自热比娅的声音的时候,这场争夺真相的斗争就将显得更为激烈
  • 对乌鲁木齐骚乱的内因以及中国民族政策的反思和质疑开始增多。从客观的角度看,这些反思和质疑确实有供北京参考的地方
  • 该组织虽然其国际背景和内部的社会背景与“东突”一脉相承,但在西方却以和平面目出现,因而并未被西方界定为恐怖组织
  • 而恰恰西方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局限于爆炸、暗杀等范围,乌鲁木齐骚乱很难被其认定为恐怖袭击
  • 对暴力层面的谴责和惩罚而言,却并无维汉两族之分,甚至根本就无须强调到底是维族还是汉族;只要是暴力,就应受到道义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
  • 汉族的人们如何管理、掌控自己的情绪,这十分考验汉族人们的智慧,也十分考验这个民族的人们在崛起过程中是否具有足够的理性精神和自我提升能力
  • 更为深层的问题必须提到执政者和所有汉人的面前,那就是:多年来的不可谓不优厚的少数民族政策,为什么没能真正获得少数民族-或至少是回藏两族-人们的心?除了分裂势力的因素之外,对内究竟有哪些原因可以寻找和反思?
  •  
    这些政府和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反应和角色是十分尴尬的
Zhongjun Liu

八阕 · 广角新闻 · 娱 乐:【迈克尔・杰克逊,一个被媒体妖魔化极深的人】 - 0 views

  •  
    妖魔化的迈克尔杰克逊。
Zhongjun Liu

翻墙--南都周刊 - 0 views

  • 于是,等到夜黑时刻,两人开始努力翻墙。至第30道墙下,“累了么?”“不累。”于是二人继续向外翻。至第60道墙下,“你累了么?”“不累。”于是二人继续向外翻,至第90道墙下,“你累了么? ”“累了。”“那好,我们翻回去吧。” 于是,他们又吭哧吭哧往回翻。
  • 于是,等到夜黑时刻,两人开始努力翻墙。至第30道墙下,“累了么?”“不累。”于是二人继续向外翻。至第60道墙下,“你累了么?”“不累。”于是二人继续向外翻,至第90道墙下,“你累了么? ”“累了。”“那好,我们翻回去吧。” 于是,他们又吭哧吭哧往回翻。
  • 于是,等到夜黑时刻,两人开始努力翻墙。至第30道墙下,“累了么?”“不累。”于是二人继续向外翻。至第60道墙下,“你累了么?”“不累。”于是二人继续向外翻,至第90道墙下,“你累了么? ”“累了。”“那好,我们翻回去吧。” 于是,他们又吭哧吭哧往回翻。
  •  
    Southern metropolis weekly, #China, encourage netizens action of bypassing the governmental limitations.
Zhongjun Liu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 csmonitor.com - 0 views

shared by Zhongjun Liu on 28 Jul 09 - Cached
  •  
    第一个推纸还田比较划算。
  •  
    第一个推纸还田,比较划算。
Zhongjun Liu

2009年度"雷人官腔"征集令:不求最雷只求更雷--南方报业网 - 0 views

  •  
    ""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对记者说"
Zhongjun Liu

在"媒介自由"的旗帜下_郭良_新浪博客 - 0 views

  •  
    有人认为媒体自由一定要穿上冠冕堂皇的礼服才可以,如果面目穷酸或者嬉皮笑脸似乎就没有自由的理由。这是一个德国电视台非常受到中国观众呛声的节目。难道娱乐节目就不能开开玩笑? 德国观众难道真是这么愚蠢?难道没有人理解成为故意嘲笑西方媒体的段子?不知道有没有人调查过? 欢迎在原文后面讨论。
  •  
    有人认为媒体自由一定要穿上冠冕堂皇的礼服才可以,如果面目穷酸或者嬉皮笑脸似乎就没有自由的理由。这是一个德国电视台非常受到中国观众呛声的节目。难道娱乐节目就不能开开玩笑? 德国观众难道真是这么愚蠢?难道没有人理解成为故意嘲笑西方媒体的段子?不知道有没有人调查过? 欢迎在原文后面讨论。
Zhongjun Liu

如何告诉国人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_郑若麟的博客_凤凰博报 - 0 views

  •  
    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记者非要不是黑就是白,难道就不能客观报道吗?官方怎么讲,民间怎么讲,反对派又是怎么讲。然后在分析以下,他们为什么这么讲,如果有余力的话,能挖掘一下幕后和调查一下事实,岂不更好?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懂装懂,不能片面非要片面,难道不也是不负责人,甚至是愚民吗?这样的话,当然不能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
  •  
    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记者非要不是黑就是白,难道就不能客观报道吗?官方怎么讲,民间怎么讲,反对派又是怎么讲。然后在分析以下,他们为什么这么讲,如果有余力的话,能挖掘一下幕后和调查一下事实,岂不更好?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懂装懂,不能片面非要片面,难道不也是不负责人,甚至是愚民吗?这样的话,当然不能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
Zhongjun Liu

央视网:《财经》不能不说 - 0 views

  •  
    胡舒立显然是个替罪羊,中国企业和政府对现代华传播手段,宣传手段,公共关系的无知,导致了对《财经》这样一个以现代化方式运作的媒体的嫉妒和对整个西方投资的憎恨。 当年引入投资有积极的一面,防范西方经济对本国经济的挤兑,应该从逐步取消优惠措施,培养优秀人才和廉政入手。将西方资本打作黑五类,将以现代话方式运作的企业打成叛徒,那是中国的悲哀。 这种打击的作用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和其他国家的媒体一样,会掌握在财团和政客手中。如果不从制度上去寻找原因,用立法的方式保证新闻的自由和公正,不同社会团体平等表达的机会,媒体被出卖是迟早的事情,难道现在的所谓公共媒体就真能在资本主义的大潮下大旗不倒?我想没有立法的保证和新闻的自由,以及国家对新闻问题和传播策略的清醒认识,这个怪圈永远也走不出去。 司马南的这篇文章,以不同的名字发表在"我要宝马"的网站上,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http://bbs.51bmw.com/thread-27453-1-1.html 燎望的文章《专家: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游说活跃 如何制约是关键》,虽然分析充满了冷战思维,但是结论的第一点很有见地,立法是关键,创造现代传播手段健康的运作环境;舆论需要监督,形成有特色有口碑的媒体风格(比如财经),当然同时要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有独立思考的公民,否则进行不了有效的监督;第三点其实从一个侧面说明培养中国企业和民间游说的能力和意识,当然在形成极度垄断之前建立起鼓励民间和小型企业,个人企业的游说机制(而不单单是政策),对于形成健康的经济环境和保持传统经济和经济多元性具有重大的价值;第四点则是权宜之计,但是也很重要,深层的
  •  
    胡舒立显然是个替罪羊,中国企业和政府对现代华传播手段,宣传手段,公共关系的无知,导致了对《财经》这样一个以现代化方式运作的媒体的嫉妒和对整个西方投资的憎恨。 当年引入投资有积极的一面,防范西方经济对本国经济的挤兑,应该从逐步取消优惠措施,培养优秀人才和廉政入手。将西方资本打作黑五类,将以现代话方式运作的企业打成叛徒,那是中国的悲哀。 这种打击的作用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和其他国家的媒体一样,会掌握在财团和政客手中。如果不从制度上去寻找原因,用立法的方式保证新闻的自由和公正,不同社会团体平等表达的机会,媒体被出卖是迟早的事情,难道现在的所谓公共媒体就真能在资本主义的大潮下大旗不倒?我想没有立法的保证和新闻的自由,以及国家对新闻问题和传播策略的清醒认识,这个怪圈永远也走不出去。 司马南的这篇文章,以不同的名字发表在"我要宝马"的网站上,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http://bbs.51bmw.com/thread-27453-1-1.html 燎望的文章《专家: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游说活跃 如何制约是关键》,虽然分析充满了冷战思维,但是结论的第一点很有见地,立法是关键,创造现代传播手段健康的运作环境;舆论需要监督,形成有特色有口碑的媒体风格(比如财经),当然同时要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有独立思考的公民,否则进行不了有效的监督;第三点其实从一个侧面说明培养中国企业和民间游说的能力和意识,当然在形成极度垄断之前建立起鼓励民间和小型企业,个人企业的游说机制(而不单单是政策),对于形成健康的经济环境和保持传统经济和经济多元性具有重大的价值;第四点则是权宜之计,但是也很重要,深层的
1 - 15 of 15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