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SAP、微軟、IBM展開平台大戰-e天下網站 - 0 views
-
甲骨文、SAP、微軟、IBM展開平台大戰
-
長期以來,甲骨文面臨成長的瓶頸。它的資料庫事業成長緩慢,商業應用軟體始終無法如預期地趕上德國大廠思愛普(SAP)的龍頭地位。所以,併購大量的客戶基礎、在他們需要升級或者新產品時贏得更多生意,成為甲骨文的重要策略。
- ...15 more annotations...
-
衝擊:鯨吞IBM重要伙伴,對決資料庫市場 甲骨文帶來的威脅不只在應用軟體領域,甚至衝擊到藍色巨人IBM的資料庫生意。《華爾街日報》分析,IBM這兩年來在甲骨文的併購行動中,已經損失4個重要的合作伙伴: 仁科、J . D . Edwards、Retek、Siebel。這對藍色巨人來說,無疑一大警訊。 資料庫已經是甲骨文與IBM兩雄激烈競逐的市場,兩者也都仰賴Siebel等應用軟體廠商幫忙帶動銷售。因為大部份客戶通常是先選擇要用什麼應用軟體,再決定該搭配的資料庫系統。
-
研究機構IDC指出,在整體資料庫管理系統與工具市場,2004年甲骨文市佔率為34.1%、IBM為29.4%。相較於前一年度,甲骨文成長了14.4%、IBM則只有成長了4.6%。
-
中介軟體(middleware)是甲骨文近來重要的成長領域。中介軟體是架構在資料庫之上,連結各應用的軟體,也是應用的開發平台。2001年甲骨文才宣布進入此市場,至今已有2.6萬客戶,年收益達5.8億美元。甲骨文表示,目前它的市場排名已經超越 BEA,僅次於IBM。
-
「軟體業的魔術就叫做規模,」甲骨文執行長賴瑞‧ 艾利森(Larry Ellison)指出,「我們正是整合者。」 的確,軟體巨人甲骨文的整合策略確實令人咋舌。今年以來,甲骨文幾乎是以一個月併購超過一家的速度,擴張它的軟體王國版圖。 近30年前,有「矽谷壞男孩」之稱的艾利森創立了甲骨文。他以鐵血好戰的風格、菁英的團隊以及無所不用其極的行銷術,打下甲骨文在資料庫市場的江山。
-
在技術上的重要意涵則是依循S O A ( 服務導向架構),一種軟體建構工程的最新趨勢。SOA的精神就是讓未來軟體的開發工作,好像組合樂高積木一樣,企業可以把重複的流程包裝成一個個網路服務,便於簡單、迅速、彈性地重複組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