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4More

Web2.0创新应用服务发展趋势与概况-- 上海情报服务平台 - 0 views

  • Web2.0的基本精神包括:以Web为平台、强调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让使用者自己掌握自己的信息…,尤其特别强调软件的重要性以及群体智慧的运用。
  • Web2.0创新应用服务发展趋势   Web2.0可视为泛指Web近几年在观念上、技术上以及商业应用上的进步与新想法。比较Web1.0与Web2.0,归纳出Web2.0的主要进步,体现在以下4个C上。见图下,除了Wiki、Folksonomy、Blog是创新的应用模式外,大体上能看出主要进步的具体所在。
  • (一)   内容(Content)   在Web1.0时代内容主要由厂商提供,使用者仅单方面接受信息。而在Web2.0时代则强调提供双向交流,由使用者参与并贡献内容。简言之,在Web2.0时代用户不只是消费者,更是内容的提供者。分析由使用者贡献内容的众多案例,可看出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由具有高度知识性的百科全书Wikipedia到仅只是由使用者投票决定新闻重要性的Digg.com都是有名的成功案例。   (二)   社群(Community)   社群经营的理念早在Web1.0时代就有。通常以加入会员,共享部分特定资源(如公告栏、讨论版、聊天室、下载空间)为主要经营方式。但Web2.0的经营方式则更为多元且活泼,在各种服务上都对社会网络的功能进行强化,见表下,大量建立人际连结的接点,不论是现实中的人脉、书签、相薄、地理位置甚至愿望清单等都可以成为建立人际网络的起点。通过大量的社会网络功能,促进分享也强化服务对使用者的黏性。                 Web2.0社群服务案例与人际接点 服务名称 人际连结接点 Linkedin.com Del.icio.us Flickr 43. Places、Platial 43 Things Last.fm 现实世界人脉 网络书签 相片 地理位置 愿望清单 歌曲清单   (三)   消费者使用体验(Customers Experience)   良好的使用者体验有助于降低学习门槛,并提升使用者对服务的接受度。在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的Web2.0概念实践过程当中,良好的使用体验更是鼓励用户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举例来说,在地图界面广为普及之前,当使用者想要描述地点位置时,往往只能写地址,并用文字极力描述附近的地标。不但提供信息的人麻烦,阅读信息的使用者也不好理解。但现在随着Goolge Maps等地图的流行,使用者能够直接在地图上点选地点,大大降低了使用上的负担,也造就了如Platial.com等由使用者共同创造生活地图或景点指引的服务。   除了前述有关地图界面造成的使用体验差异之外,地图服务自身界面的进步其实也是极具代表性的。过去的地图服务在界面设计上往往局限于所谓的「8个小箭头」的设计,使用者必须通过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8个箭头来操作地图界面。而现在的地图服务如Google Maps等几乎都提供了直接以鼠标拖拉的操作界面。表面上差异似乎不大,但在操作体验上却截然不同。   除了良好的设计之外,界面相关技术对创造良好的使用者体验也相当重要。过去的Java Applet、Flash等技术都是Web1.0时代为了强化使用者体验而作出的努力。Web2.0时代则是以AJAX为主流应用,让使用者在不需要安装额外plug-in的状态下,能够在Web上享受到便利且具有高度互动性的使用界面,改善使用体验。   (四)   跨服务的互动与整合(Cross-Service Integration)   由于技术的进步、成熟与经营理念的改变,Web2.0时代的服务,往往开放程序开发界面(如Web Service)及资料聚合界面(如RSS)。借开放界面来带动社群与第3方开发者投入,发挥Web2.0服务的网络效应。同时也创造出混搭这样的新开发风格。所谓的混搭,便是利用现有服务开放的界面,重新组合创造新服务。典型的案例如,将Craigslist上的租屋/售屋信息与Googe Map提供的地图服务整合而成的Housing Map地图找屋服务。
  • ...1 more annotation...
  • 三、Web2.0创新应用服务发展概况   Web2.0时代最容易被识别的特征之一就是博客的崛起。不论是个人日记或个人观点评论,在网络上都已经有相当多的网页供人阅览。以下介绍几个成功的Web2.0代表案例。   1.   Wikipedia   维基百科提供开放的平台环境供使用者编写百科全书。截至2007年6月止已有200多种语言的版本,合计超过350万个词条,其中规模最大的英文版已拥有100多万个词条。相较于大英百科全书等以专家为主体的传统编辑方式,维基百科将编写百科全书的权利开放给所有的志愿者。借着鼓励使用者参与以及使用者贡献内容,维基百科集合了众人的力量,成为善用集体智慧的典范。也是第一个C—内容产生方式上的标准范例。   2. Linkedin   Linkedin.com是一个基于6度分离(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的社交人脉网站。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使用者输入自己的人脉信息,之后Linkedin.com便能基于这些人脉信息提供一个介绍人机制(Referral System)。当使用者需要接触某个本身不认识的人时,介绍人机制便能协助使用者通过类似「朋友的同学的朋友」这样的人际连结路径去接触对方。截至2006年底,Linkedin已经拥有遍布全球420万名用户。通过这样更为精致的社会网络连结机制,Linkedin为中高阶商务人士提供了有价值的人脉介绍服务,成为Web2.0第2个C—社群上的成功典范。   3. Flickr   Flickr是Ludicorp公司在2004年2月推出的相片分享服务。当时外界普遍认为线上相薄服务已经定型,且市场已然饱和。然而推出之后靠着使用者的互相流传,以25%~50%的用户增长率跌破众人的眼镜,迅速成为Web2.0世界中的经典服务之一。Flickr在4个C上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第一个C—内容这部分Flickr通过使用者上传照片并填写标示信息,建成了庞大的图片资料库。在第2个C—社群这一块则是通过诸多社会网络功能,将使用者彼此相连,增强Flickr对用户的黏性。而在第3个C—用户体验部分则是将AJAX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提供了用户简洁、直觉化、且操作性良好的界面。最后,由于Flickr开放了服务平台的API,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跨服务整合应用,譬如结合Flickr与Google Map的GmiF(Google Map in Flickr)服务,见图下。这便是第4个C-跨服务整合的体现。     4. Salesforce.com   Salesforce.com是Web2.0在企业市场发挥的经典案例。它是一家提供线上CRM服务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厂商,该公司开放了程序界面给开发者,让软件开发商能开发出与Salesforce.com平台紧密结合的服务软件,也就是第4个C:跨服务整合表现。并提供了AppExchange线上软件平台,让软件开发商将软件上传,借此形成一个基于品牌策略的生态体系,见图下。通过这样的机制,该公司的CRM企业用户可以在AppExchange网站上直接寻找自己需要的企业应用软件,并进行即时的线上安装,迅速扩充自己使用的线上CRM服务的功能。
30More

web2.0最全的国外API应用集合 - 0 views

  • 广告 Google AdSense Advertising management Google AdWords Search advertising Microsoft adCenter Online advertising services UrlTrends Link tracking and search optimization Wordtracker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services Yahoo Ads Online ad management Yahoo Search Marketing Search advertising platform Answerbag Questions and answers service Blogwise Blog and feed search service SplogSpot Database of spam blogs
  • 社区 Blue Dot Content sharing community coRank Distributed user reviews service Facebook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PartySpark Social events service RockYou Super Wall Content sharing platform within Facebook Twitter Community site
  • 书签 Blogmarks Social bookmarking del.icio.us Social bookmarking linkaGoGo Social bookmarking service Ma.gnolia Social bookmarking service OnlyWire Social bookmarklet service Shadows Social bookmarking and community Simpy Social bookmarking
  • ...26 more annotations...
  • 日历 30 Boxes Calendar service Google Calendar Calendar service Spongecell Online calendar service
  • 聊天 AOL Instant Messenger Instant messaging chat service AOL Presence Online presence service Google Talk Chat application IMified Instant messenger buddy Lingr Online chatroom services MSN Messenger Chat and messaging WebAIM Web based instant messaging Yahoo Messenger Instant messaging
  • 博客搜索 Blogwise Blog and feed search service SplogSpot Database of spam blogs Tailrank Blog search and news aggregation service Technorati Blog search services 博客 Akismet Blog spam prevention service Blogger Blogging services FeedBlitz Blogs by email service FeedBurner Blog promotion tracking service LiveJournal Blogging software Performancing Blog management TypePad Blog management Weblogs Blog ping service Windows Live Spaces Blog services
  • 电子邮件 Email Address Validator Email address validation service ExactTarget Email delivery services IntelliContact Email marketing service JangoMail Bulk email service Mailbuild Email forms and templates service Publicaster Email marketing management StrikeIron Email Verification Email verification service Vertical Response Email management services Webmail.us Email hosting service WhatCounts Email management services Yahoo Mail Web based email system
  • 企业 Employease On-dem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oogle Provisioning User provisioning for Google Applications Lokad Time series forecaster NetDocuments Enterprise document management service NetSuite Business application suite Salesforce.com CRM services WebEx Conferencing and collaboration services
  • 求职 Indeed Job search services SmashFly Job board posting service
  • 金融财政 Blinksale Online invoicing services Currency Rates Currency rates Dun and Bradstreet Credit Check Credit check FreshBooks Online invoicing and time tracking KashFlow Online accounting software Moneytrackin Expense tracking NetAccounts Online accounting service Prosper Peer-to-peer network StrikeIron Historical Stock Quotes Stock price quotes for US equities StrikeIron Mutual Funds Historical mutual funds StrikeIron Stock Quotes Basic Real-time stock quotes Wesabe Personal finance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 政府 Cicero Lookup service for US elected officials by address Civic Footprint Political geography lookup for Illinois Democracy In Action Advocacy services for nonprofits FedSpending.org Database of US government spending Follow The Money Database of US campaign contributions GovTracker Rhode Island state data services LOUIS US federal documents database Open Patent Services European Patent Office web services Sunlight Labs US Congress database service TheyWorkForYou Track the UK Parliament Who is my Representative Database of US congressional representatives
  • 互联 Alexa Site Thumbnail Thumbnail images of web site home pages Alexa Top Sites Web site traffic rankings Amazon EC2 Elastic Compute Cloud virtual hosting Clicky Web site analytics Compete Internet web site metrics and analytics Cordurl Geo coordinate translation Dapper Service for API creation Domain Tools Internet domain name lookup Durl.us URL shortening Ecommstats Web analytics Hostip.info IP lookup HTML2PDF HTML to PDF conversion Internet Archive Non-profit Internet library IP Address Lookup Determine IP address from domain name Mint Web site metrics and reporting Mon.itor.us Web site monitoring services MyNotify Feed publication Nenest Web forms and application framework Outune Web map engine Pingdom Web sit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Qurl URL redirection SoftLayer Systems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UnAPI Proposal for web clipboard W3Counter Web site metrics tools Webride Attaches discussions to any site WebThumb Thumbnail image generation Windows Live Custom Domains Web site administration Yahoo Site Explorer Web site analysis service
  • 日程 Eventfinder Events calendar Eventful Events discovery and demand Spraci Events and clubs database Upcoming.org Collaborative event calendar Zvents Local events search and community
  • 地图 ArcWeb Mapping and GIS services BigTribe Location based advertising deCarta Location-based services EarthTools Web services for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FeedMap Blog geo-coding Garmin MotionBased GPS services and mapping geocoder Geocoding services for US geocoder.ca Geocoding services for Canada GeoIQ Geospatial analysis and heat mapping service GeoNames Geographic name and postal code lookup GetMapping Aerial photography and mapping service GlobeXplorer Mapping services Google Maps Mapping services HopStop Mass transit and walking directions iShareMaps On Demand UK Postcode Geocoder Map24 AJAX API Mapping services Mappr Photo mapping MapQuest Online mapping service Mapstraction Mapping API abstraction layer MetaCarta Location and geotagging services Microsoft MapPoint Mapping services Microsoft Virtual Earth Mapping services Multimap Global online mapping service NASA Satellite mapping images Naver Maps Korean mapping service Nearby.org.uk Geocoding service for UK Ontok Geocode any US address OpenLayers Mapping API abstraction layer OpenStreetMap The Free Wiki World Map Platial Collaborative geographic service Plazes Location discovery service Poly9 FreeEarth 3D mapping service Pushpin Mapping service Urban Mapping Urban geo-spatial data services USGS Elevation Query Service Determine elevation based on latitude and longitude ViaMichelin Mapping, directions, and travel booking Wayfaring Map creation and sharing service WHERE GPS Mobile GPS widget platform Where Is Tim Web Service Location tracking Where2GetIt Geospatial Non-mapping geospatial services Where2GetIt SlippyMap Online mapping service Whereis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mapping service Wigle Wireless network mapping Yahoo Geocoding Geocoding services Yahoo Map Image Map image creation service
  • 音乐 AOL Music Now Music playlist management Digital Podcast Podcast search Faces.com Photo and media sharing service Feedcache Feed caching service Freedb / CDDB Online CD catalog service Last.fm Music playlist management MP3Tunes Music services MusicBrainz Music metadata community service MusicDNS.org Music fingerprinting service MusicMobs Social music service OpenStrands Music recommendation and discovery Rhapsody Online music services SeeqPod Music recommendation service SNOCAP Digital music marketplace Soundtoys Visual artists works repository Tunelog Music metadata management WebJay Music playlist management Winamp Customizable music player Yahoo Music Engine Desktop music player
  • 医疗 cPath Medical database lookup Kegg Bioinformatics data services NCBI Entrez Life sciences search services SeqHound Bioinformatics research database
  • 短信 411Sync SMS, WAP, and email messaging Aql SMS solutions portal Clickatell SMS Messaging services Jaiku Social messaging service Mobivity SMS marketing messaging service Movil SMS messaging PartySync Messaging services Sabifoo IM to RSS conversion service SmsBug SMS messaging services StrikeIron Global SMS Pro SMS messaging services StrikeIron Mobile Email Mobile email messaging service Textamerica Moblogs Trekmail Messaging services Twittervision Location based data for the Twitter service Userplane Communication software for online communities Vazu SMS messaging service
  • 媒体管理 BBC Multimedia archive database Grouper Video Video sharing service Orb Digital media remote access and management Phanfare Photo and video sharing service Streamload Online media storage
  • 办公 Backpack Online information manager Big Contacts Web based contact management EditGrid Online spreadsheet Google Documents List Document management services Google Spreadsheets Online spreadsheets Numbler Online spreadsheet service SlideShare Presentation sharing community Zoho Online office suite
  • 新闻 AmphetaRate News aggregator ClearForest Semantic Web Services1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ools Daylife Online News Service Digg   Findory Personalized news aggregation Macromedia News Aggregator Data access service Moreover News delivery NewsCloud Social news service NewsIsFree Online news aggregation
  • 照片 AOL Pictures Online photo management Buzznet Photo sharing Flickr Photo sharing service Fotolia Royalty free stock photos Google Picasa Photo management and sharing service imageLoop Animated slideshow service Panoramio Photo upload site with organizer Pixagogo Online photo services Riya Photo search ShutterPoint Stock photography service Smugmug Photo sharing service Snipshot Online photo editing service WebShots Photo sharing service Yahoo Photos Online photo service Zoto Photo sharing service
  • 介绍 Criteo Distributed recommendation service EasyUtil Recommendation service RapLeaf Portable ratings system Yelp Local user reviews and city guides
  • 知识库 Aonaware Dictionary Dictionary lookup service/td> City and State by Zip Code Address lookup service Dun and Bradstreet Research company background data Bussines Verification Business research services FUTEF Wikipedia API Third party Wikipedia web service ISBNdb Books database Library of Congress SRW Information database search Microsoft MSDN Technical reference library OpenDOAR Academic research repository PhoneVal Phone number validation service RealEDA Reverse Phone Lookup Lookup address and name via phone SRC Demographics Demographic reference data StrikeIron Address Verfication Global address verification service StrikeIron Do Not Call Telephone number verification StrikeIron Insider Trading Insider trading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StrikeIron Phone Number Enhancement Adds address and statistical data based on phone number StrikeIron Residential Lookup Residential directory lookup and validation service StrikeIron Reverse Phone Lookup Reverse phone lookup services StrikeIron Sales Tax Basic Sales and use tax data service StrikeIron Super Data Pack APIs for variety of reference data sources StrikeIron US Census Census data information service StrikeIron Zacks Company Profile Corporate profiles web service Talis Library 2.0 reference services UrbanDictionary Slang dictionary lookup US Yellow Pages Telephone directory Yahoo Answers Community driven reference service
  • 搜索 Alexa Web Information Service Web site information and traffic data Alexa Web Search Web Search Engine Amazon A9 OpenSearch   Gigablast   Google Ajax Search Web search components Google Code Search Code search service Google Desktop Desktop search and gadgets Google Search Search services Kratia Democratic search engine Naver Korean search engine Vast Structured web search Windows Live Search Internet search Wink Social search service Yahoo Image Search Image search services Yahoo Local Search Local search service Yahoo My Web Search Personalized search services Yahoo Related Suggestions Search suggestion service Yahoo Search Search services Yahoo Term Extraction Contextual search service AOL Open Auth Authentication services
  • 购物 Amazon eCommerce Online retailer Amazon Historical Pricing Historical product sales data Authorize.Net Internet based payment gateway services AvantLink Affiliate marketing network CNET Shopping services Commission Junction Online affiliate programs DataUnison eBay Research eBay pricing and sales trend data Direct Textbook Book price comparison service eBay Online auction marketplace GoodStorm Online retail ecommerce Google Base Platform for structure and semi-structured data Google Checkout Shopping cart services PriceRunner Shopping comparison engine Shopping.com Online retail shopping SwapThing Community driven swapping site UPC Database UPC lookup service Windows Live Expo Online classifieds service Yahoo Shopping Shopping services Zazzle On-demand product creation service
  • 在线存储 Amazon S3 Online storage services Box.net Online file storage MoveDigital File delivery and management services Omnidrive Online storage services Open Xdrive Online data storage service Openomy Online file system Tagalag Email tagging TagFinder Tag extraction service Tagthe.net Tag recommendation service TagTooga Tag based Internet directory
  • 视频 Truveo Video search Blinkx Video search Dave.TV Video distribution network LiveVideo Video repository and user community Revver Video services Veoh Virtual television and video network Video Detective Film trailers, cast, imag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Yahoo Video Search Video search YouTube Video sharing and search
  • 侧边栏 ClearSpring Widget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tracking services Google Gadgets   Netvibes Personalized home page with widgets Pageflakes Personalized start page and widgets Serence Klip Desktop gadgets SpringWidgets Widget platform TagWorld Social web services Windows Live Gadgets Online gadgets service Windows Sidebar Gadgets Desktop gadgets Yahoo Widgets Desktop widgets Yourminis Personalized start page
  • 维基 DBpedia Structured query interface to Wikipedia JotSpot Wiki-style collaboration tools PBwiki Consumer wiki farm WikiMatrix Wiki search and comparison service
  •  
    2.0时代,越来越多的API被大家广泛应用,如果你还不了解API是何物,请看这里的介绍。下面是由techmagazine总结出的国外API应用,涵盖了30大类
6More

有关Wiki的三个应用及商业化模式 - 0 views

  • Wiki作为一种信息发布的方式,其复杂性相对于Blog、BBS和论坛而言要高得多。这个复杂性不仅是对于Wiki系统的维护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对于Wiki的使用者。很多人进入Blog或者论坛等系统,马上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而进入一个Wiki系统,估计就要茫然不知所措,特别是面对着MediaWiki这样的系统。这里的复杂性一部分确实是由Wiki系统本身的设计造成的,但更多则是源自Wiki概念本身。因为Wiki可以理解为内容协作系统,那么该发布怎样的内容呢?还有该怎么协作呢?
  • Wiki在一个组织健全、管理完善的机构中使用,例如一家企业,她绝对能够发挥出独特的魅力以及巨大的效应,为企业的管理增加强大的动力。因为Wiki所缺乏的约束力得到了现实机构组织的强有力补充,使得约束力缺乏的软肋得以回避。
  • 要找到适合Wiki的商业化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泛化Wiki的概念,引用李明顺的一句通俗的话:“忘掉Wiki”。Wiki是内容协作系统,那么Wiki的核心就在于协作,而Wiki则是依靠Wiki链接实现协作。一个Wiki的使用者可以发布内容,用以陈述自己的所知所想,这和Blog以及Forum是一样的,但是Wiki的使用者同时还可以在内容中标注出Wiki链接,这是Wiki最为特殊的地方,也是我认为最有价值之处
  • ...3 more annotations...
  • 接着,我想到的应用是电子地图 + Wiki。这个想法其实很简单,因为国外有了类似的实现例子——www.platial.com。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地图说故事的网站,通过在地图上标注地点,然后写上标注的原因即可。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描绘出一幅漂亮的旅行地图,把沿途的风光和心情故事记录下来,这可比在Blog上写游记爽多了。不过,爽归爽,Wiki的踪影哪去了呢?别急,用户在创建地图的时候可以设定是否协作完成,如果采取了协作的方式,那么集合众人之力,我们就可以轻松得到广州市特色小吃地图,广州市高校地图等等了,这不就是Wiki协作性的一个体现吗?   
  • 首先,我想到的应用是RSS + 百度知道(新浪爱问) + Wiki。RSS阅读器与Wiki可以说是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因为它们都相当有价值,却难以被普罗大众接受。而百度知道(新浪爱问)则是网民们喜闻乐见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们使用起来十分简单,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虽然百度知道这类应用吸引了众多的网民,但是它仍然存在众多的问题,例如只能进行简单地对问题进行分类、相同问题会被反复提问等等。我觉得,问题通常都会基于某个背景,问题本身也有它的内涵和外延,这些与问题相关的要素得以呈现的时候,这个问题才真正有了价值。通常,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会想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所在的上下文就是背景,就是内涵和外延。于是,我想到了RSS阅读器。我希望阅读器不是简单地将feed聚合起来,更重要的可以让我们通过简单的语法在文中把问题标注出来,在这里,Wiki链接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一个个Wiki链接就是阅读者提出的问题。接下来的事情,各位可以继续发挥想象力了;
  • 最后,我想到的是Website + Wiki,就是使用Wiki来建立站点。这个想法在国外也已经有人做了——www.wetpaint.com。由于Wiki的导向性以及自内聚性,Wiki系统成为了建站的不二之选:导向性确定了站点的主题,例如我们可以从wetpaint.com中看到的有关《达芬奇密码》以及XBox的站点;自内聚性体现于Wiki链接,Wiki链接使得站点中的各个页面之间能够相互引用,这无疑解决了建站中时常会遇到的老大难问题——孤立页面,更重要的,它保证了相同的Wiki链接指向的内容是唯一的。如果您渴望个性,同时也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使用Wiki来为你喜欢的主题建立一个站点吧!你必定会感受到其中个性与共性相碰撞带来的快乐。
5More

选择长尾关键词,让弱势网站雄起 - 0 views

  • 选择关键词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先用脑子想——分析关键词——决定是否运用。当然我们可以配合搜索引擎给我们提供的工具去选择长尾关键词。 百度指数——http://index.baidu.comGOOGLE关键词工具——https://adwords.google.cn/select/KeywordToolExternal百度相关关键词——http://www2.baidu.com/inquire/rsquery.php(参与百度竞价的用户才能使用)
  • 比如你是要做和“QQ空间”有关的网站,当然主要关键词就是“QQ空间”了。但是这个词实在太难做了,平均日搜索量是7W左右,能排上百度第一页的都算是SEO方面的高手了,作为站长而言,是不是竞争 不过这些高手就没有出路了?当然不是,咱们可以做长尾关键词。 先打开GOOGLE关键字工具输入“QQ空间”和验证码,得到下图。
  • 其中类似于像“QQ空间代码”“QQ空间模块”等都是可以备选的长尾关键词,搜索这些词的用户需求更精确了一步,不是吗?然而我们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去选择这些词呢?这是不能急的。我们先分析一下GOOGLE告诉我们的数据,举个例说我们发现“QQ空间免费”这个词比较牛,那我们就先在百度里搜索一下“QQ空间免费”这个词。
  • ...2 more annotations...
  •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竞争对手”选择的关键词都是更精确的词组,而且,“QQ空间免费”这本来就是一个没有说完的短语,即便它的字数并不多,但是它并不能代表搜索者们的详细需求。这个利用竞争对手了解长尾关键词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 于是乎,我们请出百度指数帮我们进一步分析。之前我们已经确定这个词不是我们想要的长尾关键词,所以查询搜索量不是所需要的,我们要的是更精确的长尾关键词。这里可以用一个小技巧,在百度知道的搜索框里填入“\”+“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更详细的长尾。
  • 我们看到更长的“尾巴”出现了,而这些长尾仍然有着不低的搜索次数,我们可以重复上面的步骤,仔细的分析每一个词的搜索趋势,竞争力度,并且站在用户的角度,挖掘更有潜力的长尾关键词,确定了长尾关键词,再有针对性的对目标页面进行SEO。
3More

Web2.0网站列表:微博客(Micro-Blogging)服务网站 - 0 views

  • Tumblr - 演示地址 http://williamlong.tumblr.com : Tumblr是一个很灵活的微博客(micro-blogging)系统,操作和使用都非常简单明了,Tumblr可以支持引入网摘 del.icio.us、聊天twitter、图片flickr以及自定义的RSS Feed等等,支持绑定域名。不过已经被中国电信和谐了。 Soup.io - 演示地址 http://williamlong.soup.io : 和Tumblr的功能非常类似的微博客系统,同样支持引入del.icio.us、twitter、flickr、rss等,支持绑定域名,同样也被中国电信和谐了。 VOX - 演示地址 http://williamlong.vox.com : 功能强大的微博客系统,支持发布图片(flickr)、书籍(Amazon)、视频(youtube)等各种信息的系统,界面简明,支持导入功能。vox的社区功能很有特色,会自动将你邻居的信息发邮件到你信箱。vox也被电信和谐之中。 Jaiku - 演示地址 http://williamlong.jaiku.com : Jaiku自从被Google收购后就停止注册了,要邀请码才能注册,在Jaiku还没开放注册之前,电信就未卜先知,提前将Jaiku给和谐了。 Twitter - 演示地址 http://twitter.com/williamlong :和上面几个微博客不同的是,Twitter目前还可以从中国访问,这大概是因为Twitter不支持全文RSS引入的原因吧,Twitter发布的内容一般只有140个字,可以通过手机或者IM软件发布信息,是一种很流行的微博客系统。 Iminta - 演示地址 http://www.iminta.com/people/williamlong : 除了具有Twitter的大部分功能外,还有类似Friendfeed的聚合功能,能将del.icio.us、flickr、google reader、youtube、blog等等上的信息聚合过来,目前需要邀请才能注册。 Pownce - 演示地址 http://pownce.com/williamlong : 类似Twitter的系统,不过竟然不支持中文,不知道设计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饭否 - 演示地址 http://fanfou.com/williamlong :国内较为知名的微博客系统,功能和Twitter类似,支持国内手机短信更新,在国内使用人数很多。 叽歪 - 演示地址 http://jiwai.de/williamlong :叽歪de拥有了饭否的大部分功能,而且还提供了几个新的功能,可绑定Skype和水木社区的帐号,还支持OpenID。详细介绍。 以上部分转自月光博客–免费微博客服务 MySay正如它所说的, 取代了更新文本,用户呼叫MySay并且记录下他们今天的新情况。这样,朋友们或家人就可以通过电话,邮箱,或Web来听。 Hictu是为使用录象的博主服务的。上传录象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网络摄象机和一个鼠标。这种流线型的方法为播主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Moodmill是表达你的情绪和目前的状态的一种方式。一个标度尺使这一过程变的容易,而快捷的文本完善了这一个人化的服务。 Frazr也与Twitter很相似。他们主要的区别是语言. Frazr主要着眼于法国和德国市场。 IrateMyDay使你能够在一个标着从”坏极了”到”好极了”的刻度上评价你的这一天。用户除了评价,也可以一并提供一个最新的简短文本。 Emotionr是在一个从1-10(包括小数)的刻度上计量你的高兴度的方式.正如它的名字昭示的,它是一种表达并与你身边的人分享你的情绪和感受的方式。
  • Seesmic是一个基于视频的在线微博客平台,其借鉴了Twitter的模式,并且将网络视频完美的融入其中,我们可以把其称作视频类Twitter网站。也就是Twitter通过文字作为交流的一种方式,而 Seesmic中则是将视频作为最基本的交流的方式,不管是你的任何活动,或者你对好友视频的回复,都是用视频来进行的。视频上传,在线视频录制也成为这种模式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可以说 Seesmic=Twitter+Video。详细介绍。 滔滔:腾讯旗下网站,腾讯可以说是很善于模仿的一个公司,可以通过手机,QQ,短信,网页进行更新。凭借其QQ庞大的用户群,滔滔也迅速占有了其用户群。 做啥:国内的又一个微博客服务网站,支持网页,MSN/Gtalk/Skype更新,手机短信更新,提供做啥firefox插件。 Buboo:台湾的微博客服务网站。应该在台湾是很流行的。 Blip 是 Fuzz 旗下的一个产品,业内人士称之为“Twitter for Music”,开创了音乐分享新的途径,并一致认为有极好的发展前景。Blip 采用的Twitter 分享模式,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型博客,可以邀请好友等,完全和Twitter 一样。所不同的是,在Blip 只有音乐。(Via) Phottor :单词 photo(照片)的变体,意为“拍照的人”。phottor 是一个用照片记录微博客的系统。不同于传统的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博客系统,phottor 是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 niimo是一个德国类似Twitter的微博客服务。其除了具有普通微博客所具有的多IM,手机和邮件支持,好友等功能外,还加入了一些更新鲜的特色:地图支持,回复支持, Feed支持,自动更新。(Via) 相闻:国内又一个微博客服务,支持手机,网页,MSN/QQ更新。 Hellotxt:微博客工具,它能让你的更新内容同时发送到十多个微博客网站上面,包括Twitter、 Jaiku、Pownce、Tumblr、Meemi、Beemood、GoZub、Frazr、Numpa、Facebook、Plaxo。(Via)详细介绍。 Streem:类似于Tumblr的微博客服务网站。 随时记:国内的又一个微博客服务网站,支持MSN,网页进行更新。详细介绍。 微可:国内微博客服务,支持 通过QQ MSN Gtalk 手机更新。详细介绍。 澳洲华人交流网:包括:群组;本地;汽车;信息;博客;八点;泡泡。在微博客的基础上更多的加入了组群的功能。 Qwizzy是一个提供类似功能在线知识分享平台,也是一个在线问答互助社区。不过 Qwizzy比较独特的地方是,我在身上看到了一些Twitter的影子。 Qwizzy加入了和Twitter比较类似的模式,可以看作是在线问答的微博客模式。详细介绍。 Bemba 也是一个Twitter 的扩展应用,它采用了Twitter 的微型博客模式,提供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分享交流平台。不过Bemba 也独具特色,它主要支持用户交流与分享自己喜欢的视频,以及自己收藏的一些酷站,因此在Bemba 你可以找到与自己有同样爱好的朋友,也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喜爱的视频和欣赏的网站。
  •  
    微博客(Micro-Blogging)是一种允许用户通过简短的文字来更新和发布(通常少于200个字符),并且也可以通过限制组群来限制查看权 限。这些更新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包括文字信息,IM工具,Email,手机等方式来完成。
2More

在线问答服务网站列表 - 0 views

  • 1.Yahoo Anwser:相当于Yahoo提供了一个平台,要发问的朋友提出问题,然后Yahoo将这些问题加入数据库里,大家都可以搜索得到;如果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你可以在上面作出回答。国内的叫雅虎知识堂。 2.Google answer:它的简 单口号是:Ask a question. Set your price. Get your answer,分门别类地罗列了最新的提问,承诺24小时答复,可惜的是要收费,但不失为商业化信息资源利用的好方法。另外还要附加 $0.50的张贴费。不过目前已经停止接受问题。 3.Yedda:在我的以前的文章中介绍过,属于一种用户参与类搜索引擎。具有一些显著的区别, 网站更倾向于网友的更多的参与以让用户得到更好的搜索体验。 网站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将用户感兴趣的topics作为tag对问题进行分类。详细介绍。 4.HelpShare有点类似于或以及我在前面文章中提到的,是一個在线提问和解決方案的工具。它是一個让人们提问和解決一些疑难问题的社区。和Google answer一样这也是一种有偿服务,提问的人必须设定一个价格来支付回答正确答案的人。可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又有收入。不错的创意! 5.Wondir:问答社区起点更低,匿名就可以提问。提供两种服务,一种是匹配到专家,一种是罗列来自各个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 6.Oyogi:我在Diglog中提交过:允许某个群组进行: 1. 运用基于web的即时通讯工具, 在成员间就某一话题进行实时 协作 2. 问题的互问互答. 3. 对 1和2中的内容进行存储并可进行搜索。 7.Qunu:是一个新一代的专家回答网络。它使用即时通讯来连接–回答人们在用软件或者技术上的问题。加入:quser@qunu.com到任何你的Jabber-enabled IM服务器上,然後在请求授权后为你个人和提目建立“标签”。 8.Quomon:一个专业化的在线问答服务网站,主要提供提供关于IT相关领域内的在线问答服务的网站。 9.Circleup:和一般的在线问答服务网站不同的是, Circleup除了可以通过联系人Email来使用这项服务之外,还可以通过IM(雅虎通和AIM)来完成问答服务。并且Circleup提供了很好的 社区功能,你可以将你的联系人导入后进行分类,如:同事,家人,同学等。然后不同类别的问题,你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类别的联系人来进行回答。 10.Jabbits是一个提供交互式的在线视频问答服务的网站,它允许人们使用视频来进行问答。注册之后,你就可以使用在线工具录制你的问题进行提问。 11.Ask500people是一个提供在线问答服务的网站,你可以通过Ask500people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在Ask500people上面等待别人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投票或者评论,或者也可以就热点问题在Ask500people上面进行讨论。 详细介绍。 12.Myndnet是一个提供有偿在线问答服务的网站。简单来讲也就是你可以通过Myndnet上面的问题而获得一定的收益。 商家在这里提问,所有的问题按照不同的分类在这里列出。你可以选择相应的问题进行回答,商家会购买正确的答案,你如果回答正确会得到一部分的报酬。详细介绍。 13. Qwizzy是一个提供类似功能在线知识分享平台,也是一个在线问答互助社区。不过 Qwizzy比较独特的地方是,我在身上看到了一些Twitter的影子。 Qwizzy加入了和Twitter比较类似的模式,可以看作是在线问答的微博客模式。详细介绍。 14. Bitwine是一个提供在线真人交流建议服务的网站。 Bitwine的模式是这样的,用户可以通过 Bitwine寻找某一领域内的专业人士,通过在线视频音频交流的方式向其咨询,当然这个向你提供咨询服务的人是要向你进行收费的。详细介绍。 15. Howcast是一个提供教学类视频分享服务的网站。除了视频分享以外, Howcast还融入了通过视频来解决问题的模式,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在线问答服务网站,只不过其回答是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的。详细介绍。 16.百度知道:百度的在线问答服务平台。 17.新浪爱问:新浪的在线问答服务平台。 18.51Mentors: 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在线问答服务网站。
  •  
    在线问答服务网站是指一类提供用户在线互动问答服务网站,通过在线问答服务网站,用户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回答可以通过用户参与回答,或者是专家团队进行回答;既可以是通过文字进行回答,也可以是通过视频等其他途径进行回答。在线问答服务网站旨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我了解的一些在线问答服务网站。
7More

新网络媒体形式?――Q&A问答模式的商业探讨 - 0 views

  • 首先的不同就是Topic,也就是话题的选择之不同。
    • ocean wu
       
      新闻门户自然分门别类,样样俱全,但是财经就是财经,体育就是体育,每一类的topic相对固定。 BBS也基本是这样,比如软件BBS,或者考研BBS,也就是说是只面向一部分用户,但是不同的是BBS的内容由用户自大产生,不像门户那样需要专门的编 辑。BLOG的topic就相对散漫一些,用户可以在自己的blog上谈爱情,也可以谈软件,甚至国事等等。至于Q&A,可以说是固定和不固定的 综合体,固定是因为它同样需要分门别类,不固定是因为你可以随意的找到你需要的门类。
  • 第二个不同就是内容的产生方式
    • ocean wu
       
      新闻门户的编辑模式被称为过时了的web1.0,但是它也以权威性以及可靠性取胜于其他模式,遗憾的是现在的新闻门户更像 是街头的小报,乱七八糟什么都有。BBS、BLOG以及Q&A则内容完全由用户产生,后两者更是挂上了web2.0的美名
  • 第三个不同就是观念上的差异。
    • ocean wu
       
      对新闻门户来说,我更关心的是内容,这是一种传统媒体的思想,像杂志、报纸等等,需要花大功夫做好内容来吸引读者,而不是去 想什么和用户的交互。BBS的内容虽然由用户产生,但是却没有被好好的利用,比如你需要的东西可能在N年以前就有人讨论,但是现在找到发现不太容易。 BLOG则更关注是谁在写,这是换了一个角度的。比如你想去订阅一个blog,关注内容是一个方面,但是大多情况可能是由于对作者的了解。至于 Q&A可以说是一种面向服务的观念。个人觉得更像是BBS的升级版,可以简单的看作是由好多个BBS组成,每个BBS就是一个板块,只不过 Q&A的BBS板块属于那种少废话模式,也就是说针对性更强,而且你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搜索引擎技术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 ...1 more annotation...
  • Q&A模式之所以有市场,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1. 上网用户的激增,让每个人都有中分享的冲动,让每个人都有中在网上声名显赫的欲望。可能是现实生活实在是太残酷,在虚拟世界里兴许会好受点吧,这也是很多 人去玩网络游戏去征途当女王的原因了。这样一来就需要给网民一个宣泄的土壤,blog是一块,但是相对独立,和别人的交互性不强。Q&A呢,则秉 承web2.0分享的理念,而且事后还能赚来"太谢谢了"以及积分、级别的上升,多好啊。 2. 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这个上面提到过,当然,我们上网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因此baidu、google才能够这样的火爆。但是我们同时 也发现,baidu也好,google也罢,一搜就看到很多垃圾。这个时候我们不禁想起了传说中的百科全书。对,Q&A就是这样的百科全书。你也 许会说这岂不是和wiki很像,我之所以在上面没有提wiki,是觉得这种模式在国内发展起来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因为中国人是一种很善于破坏的动物,呵 呵,个人看法。我是觉得,wiki是建立在"我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我想分享"的基础上的,而Q&A则是"我不知道什么什么,所以我想知道"。后者的优势也很明显。 3. 从上表也可以看到,互联网媒体从面向内容,发展到关注用户,注重用户体验,再到关注服务,我觉得这才是走到正道上来了。互联网终究是个工具,所以它的最终 目的还是要为用户服务,要为用户创造价值,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切实来解决一个问题的Q&A模式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
2More

内容营销在SEO方面的理论优势与不足 - 点石互动 - 0 views

  • 内容营销在链接方面的优势 与传统的交换链接等方式相比,倚托内容、文章来进行网站链接建设至少在理论上具有如下优势: 通过内容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链接与更权威的链接:许多网站并不接受交换链接的方式,或者对希望交换链接的网站具有诸多的要求,尤其对同领域内的权威网站而言可能更加挑剔,不管承认与否,大多数网站,特别在初建期间,想要得到他们的链接是相当困难的。而原创的、具有一定价值的独特内容则可以让我们简单地实现这一点。 通过内容获得的链接是单向的,价值更高:与交换链接相比,通过内容获得的链接是单向的,这点很容易理解,依照约定俗成的规范,转载网站在使用我们的内容时需注明出处并链接至我们的网站,而我们则没有必要链接至他们,除非其网站上存在我们也感兴趣的内容。而在主流的SEO理论中,单向链接无疑更有价值。——当然,这么做并不是否定通过交换而获得的双向链接的价值,只是其价值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SEO的最终效果存在一定的疑问。 出现在正文中的链接价值更高,同时,用户点击率也更高:大多数网站往往将“友情链接”或“交换链接”置于单独的页面,内含为数众多的链接,一般而言,这样链接的价值在相当程度上被稀释,而网站的访问用户,相对而言,可能根本不会去查看某个网站的“链接”页,点击、访问的机率很小。而在正文中的链接,数量一般不会太多,也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 获得链接的速度更快:一般对交换链接而言,需要网站建设者通过E-mail或其他方式与对方网站联系,往往需要一个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周期,而通过内容、文章,链接可以即时出现在对方网站中。 内容可让网站获得深层页面的链接:交换链接一般只能获得链向网站首页的链接,而通过内容,有可能得到链向内容页面的链接,相对而言,深层页面的链接将更有价值,不仅能够保证页面被搜索引擎的索引、收录,对最终的排名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内容营销”在SEO方面的负面影响 当然,任何策略都有着两面性,当网站的内容被其他网站使用时,即使其提供了注明原始出处的链接,也存在着某些对SEO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方面: 搜索引擎中的重复内容(Duplicate Content):这是无法避免的,同样的内容出现在自己的网站与转载网站上,不仅可能会让搜索引擎无法找到内容真正的原始出处,也会分流访问量、可能获得的链接以及损及高质量内容本应获得的权威度; 链接的Anchor Text不可控:当别的网站转载内容时,其所提供的链接有可能使用网站名称、内容标题、其他任何其能想到的文字甚至url作为Anthor Text,这点内容原创网站往往是无法控制的。这至少在SEO方面存在两个问题,1、当大量的链接使用网站名称作为Anthor Text——这种情况应该极为普遍——至少会在Google中带来相当严重的不利影响:Google对使用同样Anthor Text的大量链接往往会降值处理;2、参差不齐的Anthor Text,往往导致网站无法针对选定的关键词进行最佳的优化。 
11More

用户体验与产品管理(完整版)_深耕·生根 - 0 views

  • 第一章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UE)专业人员正逐渐从商业角度对他们的工作感兴趣,在他们的核心观念中,UE的重点是理解用户需求并创建有用和易用的产品来表达这种需求。 UE人员常常在他们的研究、设计和创意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时感到非常失落。差不多每个UE人员都有过与那些尽管缺少交互方面的需求和流程的知识,却根据他们的感觉或毫无道理的看法来驳回一个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设计的领导者打交道的糟糕经历。 很多UE人员逐渐意识到他们有经验和洞察力来运用权威性并在帮助构建的产品中发挥更大影响力,产品管理人员也对这些希望扩大影响以保证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顺利进行的交互设计师、信息架构师和易用性工程师等有了更多的兴趣。 对很多UE实践者而言,成为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 PM)是一个合理的转换,因为两者往往需要类似的技能,特点和能力。此外产品管理是很多组织共有的角色,向这样一个已存在的角色过渡是较为容易的,只是信息架构师或交互设计师如果选择用这种直接方式来影响产品的话,他们还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 PM是什么? 传统意义上PM就是一个产品的主管,为了方便讨论,我们这里将产品定义为软件、网站、网络应用、局域网或技术产品。 作为一名领导者,PM将对整个产品的成功负责,这其中包括用户体验。对技术产品而言,用户体验是产品成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然还包括其他方面,像产品的销售、技术、法律、商业模式、定位、品牌和营销等。 PM应该扮演一个领导者而非独裁者的形象,才能保证产品的成功,并得到各方的支持。像总统会与负责防务、交通、农业等的官员共事一样,PM团队也包括营销、技术、财务和其他领域的人。与票选民主不同,PM对用户和客户负责,通过收入、利润、用途和其他市场驱动因素来实行决定民主。 产品管理中涉及的各项任务和领域使得PM必须精通业务的方方面面。
  • PM的职责 PM的基本职责是理解市场并推动适应市场的产品开发,由于UE人员往往已经熟悉了设计的用户需求也具备相应市场知识,因此他们具有成为优秀PM的潜质。 PM还有如下一些较高层次的职责: • 建立产品策略,重点是对产品的未来有长远和有说服力的眼光。 • 将策略转化为产品路线,有了清晰的远景和策略后,PM就要与管理层一起确认并执行策略。 • 撰写支持商业策略和市场需要的需求书,确定主要路线,然后细化特定的可执行的需求。 • 确定以合适的顺序,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适的功能特性(features),以客户价值和市场的关联程度来划分这些特性。 • 确定与市场间有适当的沟通渠道,以合适的方式向合适的人发送合适的消息,并确认客户已了解到他们的产品。
  • ...8 more annotations...
  • 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的差异 尽管PM的职责很广也很有战略性,他们还需要负责在战术层面具化他们的战略。在一些细节上,PM可能存在与UE人员重叠的问题。正如Johathan Korman写道: 当我向那些不了解"交互设计"的人们描述我是做什么的时候,首先我说:"我观察用户的需要,确定哪类产品最适合他们,然后制定关于这个产品的行为规范,以此推动开发团队的工作。"人们常常回应说: 在我的组织里,我们管这个叫"PM"。 乍一看,用户体验的角色和产品管理惊人的相似。然而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在职责、重点和依赖度上是有区别的。 职责: PM负责整体成功,而UE人员负责界面设计使之满足用户需求并易于使用。UE人员同样应该像销售、营销、工程人员那样关注整体的成功,尽管并不负责这些方面。 重点: 当UE人员聚焦在界面与产品体验之时,PM会从市场整体反馈、特定市场规划、竞争力、技术、收益与损耗以及可调用的资源等方面来审视这些界面与产品体验。 依赖: 信息架构师(IA)、图形设计师、易用性专员等主要精力集中在界面上,他们需要依赖自身或类似角色的其他人一起来完成工作。PM则坚定地要求他人能执行其产品策略,他们更多地需要融合一些微妙的产品目标、策略、影响力、坚定和公平的决策等因素,这些要求多甚于UE人员。 或许Johathan Korman最好地诠释了PM与其他角色如UE之间的差异: PM负责产品应该做什么(What the product should do),而其他角色负责产品怎么做(How the product does that)。
  • 产品管理与用户体验的冲突 最常见的UE与PM间的冲突就发生在该产品应该做什么与产品该怎么做的讨论上,双方常常争论谁应该负责定义产品的特性与需求。PM感觉应该由他们负责,因为他们管理产品,但是UE人员感觉应该由他们负责,因为是他们在花时间直接与客户和用户打交道,研究用户需求。 最终由于PM对整个产品的成功负责,他们也就成了决定产品做什么的最后仲裁者。好的以市场为重点的PM应能理解市场背景和客户需求,并在第一手经验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合适的产品特性与功能。 然而UE人员常常对此非常光火,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更贴近客户和用户,理应负责产品的需求收集和定义。 好的PM应该象UE人员那样贴近自己的用户,否则就会脱离用户,只知道坐在办公室里开大会,让UE人员来做此类研究。 好的PM能深知用户体验这个角色并理解其重要性,重视他们的投入并利用他们的研究和建议来创造优秀的产品。正如总统需要从自己的内阁成员那里获得建议一样,PM也应该利用自己的"内阁成员" --- 用户体验、市场营销、技术等 --- 去做出决策。 从UE人员向PM角色的转换远不止去操作所有的界面设计,PM一项很重要也很有挑战的任务是负责确定产品的目标与策略,树立内在和外在的产品领导能力,创造商业模式及获得资本,从小事出发又能着眼大局,并协调市场、工程技术、财务、销售当然还有UE一起向成功迈进。 在第二章,我们将向你介绍迈向产品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你在UE岗位上不可以做而在PM角色上需要做的事情、成为PM你必须做哪些准备、UE背景的人成为PM后常有的缺陷等,来帮助你作出这种转变。
  • 第二章 在前一章中,我们勾勒了PM的职责、PM与UE人员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两种角色之间会产生冲突等。 现在我们来介绍当UE人员成为PM后其思考重点、职责与挑战将会发生哪些改变,离开UE工作岗位后你将有哪些收获与损失以及如何为这种转变做准备等。 在你向PM的角色纵身一跃之时,最好清楚这次跳跃对自身的影响。
  • 作为UE人员不可以做而作为PM必须做的事情 成为PM后,你每天的工作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你必须运用你的全部知识投入到整个产品中。作为UE人员你也许能同样做到这一点,只是限于行政授权你未必需要和公司内的全部决策部门打交道,以下就是你的一些"新职责": 关注产品策略以及客户和终端用户的需求(这也是你做出转换决定的原因) 你必须长期地研究客户和用户,找出用户需求与商业目标的切合点,相应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有意识地利用它。从产品的整体上确定用户的焦点,不光是设计。 沟通、政策以及定价都必须整合成为"客户体验"的整体,过去我们常常对这些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成为PM后你就必须对关乎产品体验的方方面面负责了。 平衡各方力量 确保你的产品重点是客户和用户需求非常重要,但是其他方面同样值得关注,包括但不限于: • 销售目标 • 市场/品牌目标 • 技术趋势 • 文档管理 • 预算管理 • 市场趋势 • 竞争力 • 商业模式与回报 (可能的人员浮动、变局影响、价格杠杆等) 做好一款产品需要在商业目标、用户需求和市场效应之间进行一系列权衡,作为PM,你就必须在各方之间努力做好平衡。 推广产品 你必须同时在内部(包括销售、市场、管理层、开发者等)和外部(包括客户、用户、业界分析员和媒体)间取得支持。仅仅开发出一款好的产品还不够,你还必须让人们知道它,推广它带来的好处。 向组织中的其他产品提供策略投入 如果你是一间中型或大型公司的PM,在这个位置上你还需要影响其他产品。你也会与其他公司内的其他PM交流,思考公司的全部产品线,并将你的产品融合其中。 你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PM这个新角色会让你很有荣誉感和责权感,而且新头衔带给你的影响力可能会胜过其他,但它也是"带刺的玫瑰" --- 你同样必须应付挑战和压力。 作为PM,你的权力很有限 Guy Kawasaki形容PM是"一个背负全部职责却没有任何权力的人"。大部分为你的产品工作的人会向不同的管理层汇报,很少甚至没有人会直接受命于你。你必须梳理这些分散的资源,指导他们的工作 --- 尽管他们从各自的经理那里获得了不同的工作方向。
  • 你必须做出决定并对此负责,而不仅仅是建议 事实上你必须做出很多的决定并为此负责,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你的这些决定)。当然如果你的工作干的好,你可以向他们证明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明确解释你的原则,其他人也就不会显得焦急或轻视 --- 但这并不容易! UE出身的PM会发现所创建的体验也许不是对用户"最好"的体验,因为还需要考虑其他重要的因素(如管理层的需求、商业策略、商业模式等),让这些人理解作出这种或许有损用户,但最终有益于产品的决定往往需要时间。 你将经常处在利害分歧的中心 销售人员希望有不同的功能、开发人员将你制定的时间表往后推、财务人员需要新的后端功能、商业开发人员希望能为合作伙伴做一些产品调整、设计师希望更改一些功能的实现、用户希望增加一项你的竞争对手推出的新功能、管理层希望你的产品能与公司新产品进行整合... ... PM就处在这样不同的竞争中心,在一些公司中这样的处境是很不妙的。你必须调节好这些冲突的想法,制定相互之间的优先级以推动产品策略并保证皆大欢喜(至少不能让某个人动怒)。 成功的PM总是围绕着整体的目标和策略来平衡各方的要求,决定做哪些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持这些目标。PM对目标与策略的理解越深,就越能做出权衡考量。有时候一点小的让步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有时候则需要更好地梳理目标。 管理层需要从你这里得到关于产品的信息 PM不只是产品开发团队的一员,你是整个产品的象征。无论你把事情做好了或搞砸了,也无论你是否真的能驾御局面,你都必须为此负责。 作为UE人员可以做而作为PM不可以做的事情 从UE岗位转换到PM岗位的人会对新职责感到兴奋和有挑战性,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失去一些UE工作的一些方面: PM不必插手过多细节 这是很多之前习惯过问小事的人面临的最艰难的挑战。作为PM很多具体的工作都可以委派给其他人来做,一个花费太多时间去处理细节问题的PM注定没有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 --- PM需要关注的是战略层而不是战术层。 PM并不追求尽善尽美和理论上的完美 有一个针对UE的笑话是UE人员经常回答问题的时候说"这个取决于…"。对PM来说,也许它确实取决于某件事情,但这并不要紧的。这并不是什么理论上应该发生的问题,而是在此情况下我们马上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做的问题。 你必须习惯够用即可的观念,作出在用户看来未必完美但在有限的资源下很受用的决定。
  • PM对产品的核心问题不只是建议 这一点和上面的有点背道而驰,UE实践者们提出建议,而PM需要制定策略、较高层面的用户体验、功能设置、市场规划、定价及其他方面。之所以又提到这一点,是希望促成你进行反省。如果你只是习惯建议或很难做决策,你也许不适合成为PM。 PM不是艺术家或专家型实践者 PM并不专注与产品的某个部分,而是知晓全局。他们有点类似船长或教练去驾御局面。在这个层面上,PM需要保障一起共事的人能将产品目标反映到方方面面,例如营销策略、界面设计、版权书写等。 由于不是专家,在各个方面进行调节是比较困难的,PM就必须在后面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如何领导其他专家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 从现在起更好地配合你的PM 如果知道"幕后"产品管理,你可能已经动心了。有一条捷径能帮助你开始: 从现在开始更紧密和有效地配合你的PM! 这个办法即使对那些并没有这方面特质、技能或只是想成为PM的人来说都是值得一试的。作为一名UE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其他角色的同事所面临的责任与挑战可以帮助你调整与他人共事的方式,并且最终使你变得更有价值、更受尊敬、更有影响力。 有UE背景的人在某些领域是能够很好地与PM相处的,有些办法能很好地帮助你探路,而无论你是否迈出了这一步。 领导力 不要只知向PM或其他同事索要具体的研究和设计成果,在很多情况下,其他同事很欢迎你能有主动性和创意,不过同时他们也保留不同的观念,只要把事做起来就能迅速公开和集中地进行具体地讨论,总好过停留在理论和臆测层面。 向PM问清楚他们的产品目标是什么 问清目标非常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PM自己有可能之前没有仔细想过产品目标,你这一问后,有可能让你成为最受信赖的顾问之一并帮助他们建立目标。 第二,如果PM已经有了目标,那么你也就能清晰地建立一系列的目标和预期。如果他们的目标存在问题,你还可进行澄清和确认,并决定怎样让它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帮助PM评估设计的各方面因素 不要只是提出设计方案然后让PM做决定,要让自己准备好参与讨论特定设计选择的影响,向他人展现你的设计背后的原因已经他们在更广范围内与产品远景和目标的联系,聆听PM怎么说并搞清楚他们拒绝或认可的理由。 提出带有远期规划的强烈建议 你所能提供的一些证据和经验将支持着你更紧密地成为产品的一份子,而不只是一个辅助的参考者。你也能从纷繁复杂的因素中做出决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如果你立志想做PM的话这些很有帮助。 展现你对工作的远期规划将使你能成为团队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并且能展现你有担负更多职责的潜力 --- 不管你现在的角色是什么。 帮助PM走出办公室 PM不应该对客户和用户视而不见,尽管有人是这么干的。你应该通过询问他们最后一次见用户是什么时候来帮助他们,把他们带入到正式或非正式的用户研究中,或者给他们讲在用户访谈中的一些有意义的故事,邀请他们下次同去。如果被拒绝了,下次继续邀请。 如果PM能自愿去拜访用户,让他们带上你。除了了解用户需求之外,这也是一个你有时间向PM求教他们的观点、兴趣与目标的好机会。 如果你真的无法把PM带出办公室,那就把用户们带进来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没有哪个PM(包括其他开发成员)能找借口拒绝和用户沟通。
  • 学习并准备成为PM 因此,你想成为PM? 不知道从何做起?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 你还应该增加你在产品管理方面的知识,从中找到你为这一角色转变所需要的东西。 想想你迈向UE之路时候所做的事吧: 书、博客、会议、小组讨论、各种组织以及导师等,它们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你想成为PM,这些方式依然有效。 成为PM最好的条件是通过培训和会议。差点忘记提了,我们在IA 2007峰会: 你想成为产品经理 上有一个预备会议,这个半天的训练营上将会集中讨论如何从UE向PM的角色转变,包括如何更好地平衡你现有的技能以及怎样避免潜在的不足等。
1More

网站优化规范16条细则要求 - 0 views

  • (1)网站栏目结构合理,栏目设置不要过于复杂;(2)网站导航清晰且全站统一,通过任何一个网页可以逐级返回上一级栏目直到首页;(3)网页布局设计合理,网站设计符合用户浏览习惯;(4)重要文字信息尽可能出现在网页靠前位置;(5)字体清晰,CSS风格协调一致;(6)最多3次点击可到达产品详细内容页面;(7)通过网站任何一个网页不超过3次点击可达到站内其他任何一个网页;(8)遵照搜索引擎为管理员提供的网站优化指南,通过网站结构和内容等基本要素的优化为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提供方便,不采用任何被搜索引擎视为垃圾信息的方法和欺骗搜索引擎的方式;(9)网站首页、栏目首页及产品内容页面均有一定的文字信息量;(10)每个网页有独立的、可概括说明该网页核心内容的网页标题;(11)每个网页有独立的、与该网页内容相关的META标签设计;(12)每个网页有独立的URL;(13)产品内容页面URL尽可能简短且体现出产品属性;(14)产品/企业新闻详细内容页面是独立网页不是弹出窗口;(15)对于产品品种多的企业网站,要有合理的产品分页方式;(16)网站内容保持适当的更新周期。
3More

开心网 - 0 views

  •  
    一个好玩的网站,叫开心网,现在正在进行内测。我的几个好友已经在上面注册了。如果你在开心网成为我的好友,你可以查看我的最新照片、日记、了解我的最新动态...   这个网站还可以在线听歌或点歌给好友、提供1G 空间的网络硬盘;可以拥抱一下好友、向好友抛个媚眼、送礼物给好友;可以测测你跟朋友的姓名缘分...有很多好玩的功能。
  •  
    邀请好友是现今web2.0网站必备的利器之一, 开心网除了支持导入QQ、MSN的的好友名单外,还支持gmail、163在内的10类邮箱,Foxmail、Outlook等使用率最高的邮箱软件也未放过。当然比较人性化的是第一步将提醒你哪些联系人已经加入到开心网,然后下一步再选择其他人邀请其加入。 开心网的"音乐"可以上传音乐、建立专辑、点播歌曲,更加实用和互动,而一起和cityin只是做点评,海内只有一个固定的电台节目。 开心网提供1G的"网盘"令我很惊异,这项服务从未在其他SNS中出现过,但却非常的实用,要是以后能根据积分、等级什么的来升级网盘容量就更完美了。 "收藏"是一个完整的网摘分享服务,而且加入了隐私控制,比起常见SNS的"分享"要强了许多。 "礼物"引入了虚拟物品的赠送,而且你还可以悄悄的送,匿名的送,很是贴心。 "日志"是再普通不过的功能了,不过常见SNS的日志功能和界面都非常的简单,有些甚至只支持文本发布,而开心网除了支持个性网址外,还支持十多种模板,和完全自定义的界面,也许许多专业BSP都还做不到这些。 开心网默认菜单只开放了几个功能模块,更多的功能需要通过添加组件来实现,这和facebook的app有些相似,而其他国内SNS还停留在基础的模仿阶段,并没有其他的扩展模块供选择。 姓名缘分、婚外情、朋友比较这几个组件都是和交友相关的组件,比较八卦,我想这部分很能吸引女生的关注。 "投票"的整合也是开心网独有的特色之一,完全由用户发起,参与感很强。 "动他一下"是加强版的打招呼,十多种动作更能准确的表达发送人的心态和增强接收人的感受。 "黑灯瞎火"是一个可由用户创建的网页聊天室,不过也别具特色,由于
8More

马赛克拼图:微观细节构成的宏观世界 - 有意思吧 - 0 views

2More

弄他!弄他! - 有意思吧 - 0 views

shared by Vincent Tsao on 24 May 08 - Cached
  •  
    A funny flash game, enjoy it in your spare time
1More

Basic Steps:融资基本步骤 - 0 views

  • 融资的一些技巧(怎么样的公司很够拿到VC的投资(I)、VC是群居动物、BASICS: dilution 稀释、BASICS: valuation 公司估价、该找VC拿多少钱?、Term Sheet: Drag Along Right),
2More

一起 - 0 views

shared by ocean wu on 13 May 08 - Cached
  • 这里有家庭、客厅、酒吧... 能交友、逛街、购物...... 现实生活的每一步都能在这里自如开展。 它善解人意,你将不再面对茫茫人海却知音难觅; 它诚恳真实,这里全部实名交流,有高手现身马上过招; 它开放包容,不必奔走,就能与第三方网站提供的服务时刻连通! 让你在互联网上第一次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2More

SEO是网站的哲学 - 0 views

  • 我们对构成网站的元素一一进行分析,谈谈SEO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程序优化,Web2.0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使用W3C网页设计国际标准,使用W3C标准的目的,就是简化以前那些冗繁的网页代码,给网页体积减肥,给网页下载加速,同时搜索引擎也对此类页面有好感,可有效改善用户体验。        服务器中的SEO,不用说了,服务器针对网站的一些配置都属于SEO的范畴,为了生成静态我们有时需要开启FSO,为了伪静态我们使用的Rewrite,为了换域名做跳转,而不想损失PR等,我们做了301重定向。        域名选择中的SEO知识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国际域名来说,域名中包含关键字,是SEO关键字布设的重要策略之一,同时自从中文域名推出之后,很多具有中文域名的网站也很重视中文域名中的关键字布设,因为域名中的关键字会被赋予很高的权重,直接反映该站点所属的行业,所要展示给用户哪类信息。        网页中的SEO技巧那就更多了,图片的SEO,页面关键字中的SEO,栏目和内容布局中的SEO,当然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改善用户体验,提高搜索引擎友好度的。
  • 垃圾链接,群发,链接工厂,这没有什么好说的,热门关键字要短期内获取最好的排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但是这样以后客户往往很乐意掏Money,因为他们很快就能看到效果,当然这个关键字也许在短期内能带来一些流量吧,但是网站始终是病态的站点,始终存在安全隐患
« First ‹ Previous 721 - 740 of 885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