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matching "自有言论" in title, tags, annotations or url

Group items matching
in title, tags, annotations or url

Sort By: Relevance | Date Filter: All | Bookmarks | Topics Simple Middle
evawoo

iColumn爱专栏 » Blog Archive » 三月的沉思 - 0 views

shared by evawoo on 17 Apr 08 - Cached
  • 方媒体之所以总是强调政府操纵,是没有看清楚中国民族主义的根源,他们认为现在的政府可以包办一切,但实际上,中国的民族情绪根源在于儒家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由自主受到文化的影响,对于权力和民族本身有一种迷恋,自动向民族主义看齐。
  • (相比较而言,央府的立场已经变得相对务实,本届政府不管是它的民族政策还是台海问题的态度上都有明显的收缩,比如,台海问题而言,在江核心时代军方非常激进,甚至提出了“宁让不长草,也要拿下”等等的说法,这个声音是从高层直接传出的。但本届政府相对务实得多,也灵活得多,从目前的态势看,基本上遵循只要不独就不打的原则,即使已经开打,如果对方能够回到原来立场,也可以再次压下,继续交往而不是强行统一。可以说,本届政府的态度基本上已经接近于底线了,这是非常务实的。如果西媒迟钝到没有看到这种变化,还是一味以以前的思维来压迫,那么一旦社会出现了大的危机,本届政府的这种务实态度一定会受到国内激进者的批评,可能向更加民族情绪化回归,到时很可能是得不偿失、两败俱伤。)
  • 如果从对民族主义考察的角度来看,这次的整个事件可以描述为当“民族主义遇到民族主义”,对于汉人来说,强调自己的民族主义的时候,实际上否定了藏族人的民族主义;而西方鼓励或者纵容DL的民族主义时,却否定和限制中国的民族主义。双方都处在悖论之中,
  • ...1 more annotation...
  • 如果完全公开,藏族人的诉求将在西媒介入的情况下变得更加强烈。我相信,只要允许自由式的采访,几乎每一个藏族人,哪怕他不理解这意味着什么,也许他们以前并没有这么想过,但只要有采访,他们肯定会表达独立和欢迎流亡者的言论,经过西媒的放大之后,事态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更加复杂化。
shi zhao

爱国与卖国 - 一路远行 - 博客大巴 - 0 views

  • 最有可能卖国的就是政府中的官员,他们有利用价值,他们有卖国的资本。想一想,敌人最想贿赂最想策反的不会是清洁工人和建筑工人,而是身居高位的掌权者。爱国不是爱政府,恰恰相反,爱国是要爱国民,是要提防政府。美利坚民族的启蒙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民众从来不是洪水猛兽,掌权的政府才有可能胡作非为。特别是在政府的权力缺乏制衡,一家独大的时候,就会为了政府的权力而限制民众的权利,为了政府的私利限制民众的公利,为了政府的权威限制民众的言论,为了政府的统治限制民众的自由……而政府倡导的爱国,常常不过是“爱政府”的暗喻罢了。不过,可笑的是,有的府把“爱国等于爱政府”的暗喻变成了赤裸裸的明喻,而其他的政府则走得更远,他们把“爱政府”放在“爱国家”前面,公然地宣称政府即是国家,国家即是政府。
  • 国家永远是国家,而政府却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民众有爱国家的权利,但并没有爱政府的义务。
  • 爱国,就要敢于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无论这种权利被自己的政府侵害了,还是被别国的政府侵害了。
Qien Kuen

中国人易犯的几个错误-赵牧博客-搜狐博客 - 0 views

  • 言论自由是指你自己有自由说话的权利,政府管不着,而不是你有在别人的地方说话的自由。
isaac Mao

爱枣报 » Blog Archive » 不怕乱说话,就怕乱行事 [两会特辑:6期] - 0 views

  •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不怕他乱说,但是要警惕他乱做。要反对他的言论,更要反对他真的把言论付诸实施。现阶段,百姓要完全制止官员乱说话、乱做事尚缺乏有效制度手段和实现途径,但至少可以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这些言论,可以起到到”信号弹”的作用,但要注意到不仅是这个信号,更是其背后的含义和行动。
  •  
    其实言论来自于行动和内心
isaac Mao

5月3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 - 世界新闻自由日 - 0 views

  • 新闻自由日,一个需要时刻被提醒的纪念日,因为,新闻自由是维系民主制度的重要基建。在新闻自由被解放前,人民无从获得全面资讯,更加无法去辨识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还记得在这一届大选前,与公正党的立慷出席了一场由学运主办的大选前的分享。那个时候,我们都深深赞成,突破媒体的封锁是民主向前跨进的重要元素。
  • 如果以为仅仅依靠民主制度就可以保证新闻自由,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便是在实行民主的西方,在危机时期和很难一眼明断的过渡时期,比如目前的全球化阶段,要做到这一点也十分困难。因为,在这样一些时期,人们有必要和无必要的担心都在急剧增加,谎言和真实,宣传和信息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使人头晕目眩,不知如何是好。而对人们的这些恐惧和担心作出的政治回答,首先冲击的就是自由言论的权利和报道自由。这一点,在海湾战争,巴尔干冲突以及911恐怖袭击的后果中已经频频得到证实。
  • 一步一脚印,民主向前进!^^
isaac Mao

GFW Blog: 由瓮安事件看舆论封锁注定的败局 - 0 views

  • 由 于官方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言论控制手法,加上正处“敏感”时期,除新华社简短的定性文字外,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不置一辞,而网络控制也在第一时间就启动了 封锁程序,因此,许多人在消息上网后几个小时才开始留意到这一事件的发生。6月28日夜,按照一般习惯,我登陆百度瓮安吧搜索信息,却见网友正痛骂该贴吧 吧主胡乱删帖,当然,这样的骂帖也会很快被删。这时候,我看到一位网友向吧主发问:“我的帖子只是找人的啊,请帮我恢复好吗?”紧随着一痛对吧主的跟帖乱 骂后,吧主现身了:“楼主, 等过几天你再重新发, 现在我也不知道怎么弄,现在是百度疯狂地‘和谐’,我也找不到你的帖子,在这里向你道歉了。” 这时候,从各地赶到这个偏僻小吧的网友才知道怪错了对象。不久,这位叫作“临望蓝天”的吧主又发帖称:“我没删过谁帖子,甚至连我自己的帖子都被和谐,我 能说什么?”到了29日上午,再次登陆瓮安吧的时候,发现吧主的名单里已经没了这位“临望蓝天”网友,由于不满言论管制,他辞职了。
  • 有数 据说2007年中国用于网络控制的费用是1000亿元,今年的数据肯定会大大增加,其中也少不了瓮安事件的贡献。
  • 事实上,瓮安事件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也不特别恶劣,此前的汉源事件、大竹事件、汕尾事件等,同样都是由官员侵权引起民变,民变引起弹压,尔后是大量的网络 谴责与抗议。不过,瓮安事件却有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方面,排名世界第一的网民数量由瓮安事件中的网络抗议得以体现,另一方面,网民表现出的愤怒超乎寻 常,过去那种“中央是好的,地方官员乱来”的批评基本没了市场,
  • ...1 more annotation...
  • 从孙志刚事件起,经由李尚平案、黄静案、高莺莺案、“纸老虎”案等网络舆论事件,瓮安事件后的网络言论声浪已达到这样的规模,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开始形 成挑战政府权威的能力,我们无法预言这样的规模粗要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引起民众的现实连动,但照此发展下去,临界点或许不久将至,那时候,当局将失去与民间 和解的主动权和最佳时机——这并非危言耸听,胡温皆为网民,自可亲身体验以形成判断。
blt-fqx

(公开信)十四世达赖喇嘛对全球华人的呼吁 | 自曲新闻 - 0 views

  • 同时 作为愿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一员的,我认同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先生提倡的“和谐”政策,但“和谐社会”需要言论自由,法制以及在对个人 自由得到保障的基础才能产生,如果实现这一切,我坚信,包括西藏,新疆和内蒙等许多的重大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虽然内蒙的蒙古族之战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 2400万的20%不到,最近,听胡锦涛先生说西藏的稳定关系到全国的稳定之讲话后,我对开启一个解决西藏问题的新时代充满了期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不论我如何诚心实意的为避免汉藏分离而进行努力,有些中国领导人仍继续对我进行毫无根据的指责和批判,尤其是从今年的3月10以来,为发泄长期积累的怨恨 和不满,在以拉萨为主的西藏三区许多地方爆发了民众自发的和平抗议示威,而中国政府则竟然马上就指责是我挑动制造了这些事件。对此,我呼吁组成具有公信力 的独立调查组织,对事件进行彻底的调查,澄清事实,查明真相,在此我要呼吁全球所有的汉族同胞们,不论你们身处何地,请关心我们两个民族间存在的问题,尽 心尽力的去消除彼此间没有必要的疑虑和猜忌。为了促成和谈,在宽容理解的基础上解决西藏问题而做出贡献。
isaac Mao

周口店人:我们正在努力让世界讨厌我们 - 中国报道周刊 - 0 views

  • 中國人,从政府到民众,必须在世界面前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让世界感觉中國是一个正在向民主和自由方向发展的国家,中國人也正在用世界现代文明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在世界面前证明中國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国家,中國人也不是一个让人不舒服的群体。
  • 我们却轻易地丧失了这个极好的机会,我们不仅没有利用好这次机会,相反我们却在节骨眼上,在世界面前又一次暴露了我们的野蛮和对民主社会游戏规则的无知。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厌中國,让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了北京奥运的不可爱。我们应该深刻地反思一下我们的所作所为了。如果一意孤行,对你,对我,对我们大家,对所有中國人没有好处。
  • 据调查显示,中國的形象通过这次奥运火炬传递的活动,在各国民众的心目中大幅下降,对中國的友好态度同时普遍下降。我们正在为CNN臭嘴卡弗蒂所说的辱华言论作脚注!据媒体调查,这次首尔的留学生集聚活动背后是中國驻韩大使馆、领事馆的操纵,中國当局应当立即召回驻韩大使和各领事馆领事,重新委任,消除4.27首尔事件的恶劣影响,以一个大国的风范向受伤的韩国民众道歉,获取国际社会的谅解。请不要一错再错,请不要彻底葬送中國的形象,不要一意孤行,弄到最后所有中國人在世界所有民主自由国家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那样岂不太可悲了?
isaac Mao

这个时候应该放弃对政府的批评吗? - 0 views

  • 传媒的攻击,确实苛刻了点,但很有效果。从那以后全国各地都建了灾害信息收集系统,用直升飞机也行,无人驾驶飞机也行,远程摄像头加无线网络也行,反正一条,再出了事的话,用“信息不全”是混不过去了,信息不全就是行政长官的罪过。再有就是有事没事有用没用先把自卫队喊来再说,起码壮个胆,现在你看日本碰到灾害自卫队出动奇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 “现在大家都在拼命,所以不应该胡说八道,有什么话等安定下来再说”,老冰不能同意这种说法。人是最健忘的动物,事过了就忘了,在大家还记得的时候就从制度上法律上加强防灾是比救灾更加重要的事情,要知道灾害是肯定会发生的,就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平时就想定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
  • 言论自由的意义在于批评不在于马屁。 我觉得老百姓在感激涕淋下跪磕头吾皇万岁之后还是有义务提出意见。舆论也不一定要都是和谐音。
shi zhao

就"西方媒体"的事情说几句-胡戈 - 新浪BLOG - 0 views

  • 关于西Zang的新闻,我个人是不太关注的,原因很简单,这种事情,一般封锁都会很严,所以新闻报道(包括国外的)一定是不准确的,甚至有可能是与事实相反。既然我无法知道真相,也就无法关心,看这些新闻,只能当作无法证实的参考资料来看。没办法,一个人被骗的次数多了,就会麻木,我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 民主/新闻自由的意思是任何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任何人都有办报、办媒体的权利,任何媒体都有不受限制地发布新闻和评论的权利。至于你说的话是不是真实,你办的报纸是不是客观准确,你这个记者是不是公正无私,你这个媒体是不是能做到不偏不倚,这不是民主要管的事情。只要这些国家继续保证任何人都有办报的权利,那么他们的民主就没有问题。
  • 越战结束后美国几大媒体争相发布一份美军的机密报告,国防部找媒体要求停止发表,媒体不理,国防部告到最高法院去,法院判决媒体只要获得了机密文件,就可以报道,美军要保密的话,只能自己管好文件。
  • ...2 more annotations...
  • 很多人把这些媒体等同于国家,认为这些媒体的言论代表了国家,这是绝对错误的。美国只有一家媒体是受美国政府监管和控制的,就是那个成天对中国进行广播的电台,除此之外就没了。
  • 你 CNN 造假是不是?太好了,FOX、NBC 等一大堆竞争对手们就盼着你造假呢,大家马上发出《CNN造假》的报道,给 CNN 以重大打击,CNN 的观众都转台看 FOX、NBC 去了,CNN 收视率下降,竞争对手们收视率上升,CNN 该多后悔啊 ……
arden dzx

青石板: 小孩子过家家 - 0 views

  • 有两种抵制言论使我想到这个问题,并且使我大失所望。一种可以简化地表述为:家乐福的中国供货商,以及在家乐福的中国雇员,东家不打打西家,可以换别的公司供货和工作,所以“我们中国”不会有损失。另一种说得更干脆:不买法国货,反正对我不会有一点影响。         一个人为了践行某种理念,宁愿放弃社会公认的可以得到的利益,或者宁愿面对社会公认的很大可能的风险、损失与麻烦,那么其行动和理念,对不对是另一回事,至少要得到一份尊重。比如,有人放弃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到农村去工作。他/她知道自己放弃什么,面对什么,追求什么。这样的人有力量。如果你早就知道不会有什么损失,却煞有介事地嚷嚷什么“显示中国人的力量”,那么很抱歉,我也是中国人,我怎么就没看出来这有什么力量呢?
Kenyth Zeng

揭开中国网络监控机制内幕 - 0 views

shared by Kenyth Zeng on 03 Sep 08 - Cached
  • 中国是世界上为网络封锁投入资金最多, 监控最严厉的国家。中国政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封锁,监控网上关于人权、自由、民主的言论以及信仰自由的信息,对互联网实施严密监控。 中国的网络监控制度目前是世界上最严厉的网络控制制度。 但是网民们已经开始使用宪法和法律中关于保障人权与公民基本自由的条款为武器,奋起维权,一点一点地扩展网民的言论表达和信息自由空间。比如像贺卫方、浦志强、萧翰、许志永致书新浪博客,要求新浪博客公开解释删贴的理由。 也有网民尝试通过法律手段突破禁制。中国政府为了加强对互联网的控制,先后出台了等行政法规,对网络媒体尤其是民办网络媒体严加限制,动辄给予处罚、查禁甚至取缔。但民办网络媒体和广大网民决不会听之任之、任其宰割,他们已经要求有关部门审查这些法规的违宪性。许多网民投入揭露网络控制的真实面目,呼吁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收敛明目张胆的封网行径。如“世纪中国”、“爱琴海网”被关闭或查封后,中国知识界与广大网民曾共同发出强大的抗议声浪,使得其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很大挫伤。
    • Kenyth Zeng
       
      看这段话简直百感交集。。。一言难尽。
  •  
    揭开中国网络监控机制内幕
  •  
    揭开中国网络监控机制内幕
Clement Chen

20100105韩网络实名制护航青少年安全 - 法制日报 - 1 views

  • 2006年年底,韩国国会通过《促进利用信息通信网及个人信息保护有关法律》修正案,规定在平均每天点击量超过10万次的门户网站和公共机关网站的留言栏上登载文章、照片、视频等内容时,必须先以本人真实姓名加入会员。如果违反,将处以3000万韩元(约3万美元)以下罚款。从2008年1月28日起,韩国35家主要网站按照韩国信息通信部的规定,陆续实施网络实名制,登录这些网站的用户在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得到验证后,才能发布信息。
  • 网络实名制实施后,在博得一片赞许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疑虑的声音。民众的担心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网上登录的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怎么办;二是是否会影响到网民的言论自由。
    • Clement Chen
       
      后面的报道只回应了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心,却对侵犯言论自由的担心闭口不言
  • 为了防止发生在网上盗用他人身份进行犯罪活动的可能,几乎在网络实名制诞生的同时,韩国政府就推出了“网络身份确认号码”制度,即网民登录政府指定的5家信用评价机构网站通过身份验证后,就可以得到一个电子认证号码,以后可以利用这个号码替代真实身份在网上发布信息。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2010年的业务计划,政府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在网络中用电子认证号码来代替居民身份证号码。
  • ...2 more annotations...
  • 从2009年4月开始,韩国广播通讯审议委员会联手教育科学技术部以及地方教育厅,推出“绿色网络计划”,免费提供能够屏蔽对青少年有害信息的软件,这一软件可通过广播通讯审议委员会的网络主页下载。据统计,到2009年10月,软件下载次数已达到100万次
  • 用技术屏蔽网络不良信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这在韩国企业看来不仅是一项社会义务,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商机。2009年底,韩国三大通讯商之一的KTF与网络信息安全企业“安哲洙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出手机电脑安全管理服务,这一业务的特点是兼容了有线、无线的联合安全服务,用户通过手机可以屏蔽电脑的有害信息,管理子女的电脑,实现信息安全与电脑配置的最佳化。
isaac Mao

RFA: 胡佳被判三年半 各界表示失望 - 0 views

shared by isaac Mao on 03 Apr 08 - Cached
  • 我们无法接受这一判决,因为胡佳发表的这些和平言论,内容都没有涉及国家政权层面,处以三年零六个月徒刑是不合适的。 ”
  • “很失望,本来应该没罪的,现在弄了三年半还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就觉得太委屈了。实际胡佳做的都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事后法官让家属留下,问我有什么看法,我说你让老百姓说话天塌不下来,不给人民言论自由,说什么就给扣帽子,我说胡佳就是做了政治祭坛上的羔羊,社会前进的牺牲品。
  • “很多行人看到这么多人就问这里发生什么事情,在审判谁?访民就告诉他们法院在判一个帮助政府、为中国好的人。宣判结果令大家都很失望,心情很沉重,中国政府又犯了一个错误。 ”
  • ...1 more annotation...
  • 。胡佳的母亲说:“上诉还存在一线希望能够改判,看高等法院是否掌握政策方面好一点。主要是担心胡佳的身体,他的病不能转化,只能维持,原来大夫说过能有十年的寿命,这一折腾不就得减寿么?主要我怕。。也有先例。身体不好又不让保外就医,人可能死在里面。”
isaac Mao

中国新闻自由度世界排名仍低 - 0 views

  • 无国界记者组织推出年度新闻自由度排名榜,中国在全球近170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六。
  • 无国界记者表示,民主并不能自然地保证新闻自由,在某些民主国家,由于对安全状况的担心,反而造成新闻自由受到影响。
  •  
    无法发掘真相的国家
arden dzx

响应汪洋号召,我先解放自己的思想 - 杨恒均的博客 - 0 views

  • 作为一位普通的广东居民——一个网民,一名公民,我怎么响应汪洋的号召呢?我就从自己做起,率先解放我自己的思想吧。一直以来,一些思想不解放的官员让我们认为,公民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力,更没有参政的途径,独立思考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甚至在互联网上的言论也经常被无理地删除……要知道,如果不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关心社会,先天下之忧而忧,谁会有时间无聊地到互联网上去议论国事,讨论思想解放呢?   不如,就让我们先从互联网开始解放我们的思想,请不要删除我们讨论思想解放的帖子吧!
blt-fqx

Hello UK!討論區 - 英國留學新鮮事-留學英國入口網站, 英國同學會, 英國校友會,留學英國資訊集中地,英國留學討論區, 英國留學貸款, 留學獎學金 - 0 views

  • “五毛”最早见诸官方文件,是2006年初安徽省宣传部《关于南昌、长沙、郑州宣传文化工作的考察报告》透露:“2004年10月开始,长沙市委外宣办坚持每天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长沙舆情快报》。为此,他们从市委办公厅、市委党校、市委政研室等单位选聘了一批网络评论员,建立了网络评论员队伍,建立并完善了网络评论督查、考核、总结、表彰制度。网络评论员每月底薪600元。网评员主要职责是密切监控网络舆情,提供舆情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宣传策划、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网评员每周围绕一个中心,在中国精神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等20多个国内著名网站论坛上,围绕长沙市三个文明建设的新做法、新成就、新经验,发布贴文、图片。” 网评员实行计件工资制,底薪600元,按发贴量加薪,每发一帖,键入“网络评论员管理系统”进行统计。一帖“五毛”,“五毛”由此而来。 湖南省委宣传部对湖南在全国网络监控的先进地位颇为自毫,湖南省委宣传部2007年编辑发行《我们这个家----2006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家书》,透露了很多网络监控的信息。湖南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后,中宣部成立舆情信息局,全国各省宣传部成立舆情信息处,往下延伸,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监控系统。湖南省委宣传部借调人员聂廷芳等人在《在宣传部的日子里》等文章透露,他们搜罗网上涉及湖南的文章言论,每天编辑《涉湘舆情》,还经常与网站交涉,删除文章,“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祝平良则在《忙碌让我充实》一文透露:湖南舆情信息工作是全国先进,每个月报送中宣部的信息达到了800多条,(忙不过来时,在网上挖掘)临时发展和聘请网上舆情信息员。 除专职网评员外,2006年,湖南省宣传部还召开工作人员“人人都当网评员”,宣传战线的工作人员闻风动员,人人兼职赚“五毛”,极大地壮大了湖南的“五毛”队伍,在网络这一无形世界上,形成一条有特色的风景线。本人的看法:我想也不是所有为中国说话,为共产党说话的人都是共产党雇佣的网络特务组织,很大一部分是被洗脑后,或者意识形态方面有自己看法的中国网友,不是想给所有人带上特务这顶帽子,只是提醒一下各位网友这种有中国特色的组织
isaac Mao

《西藏:真相与民族主义情绪》引起网民批评 - 0 views

  • 这篇文章引起极大关注,但也惹来特定人士对其进行有组织的攻击,有愤青在《中华网》军事论坛发表批评帖子并得到许多跟帖,其中有不少是针对南方都市报的。北京前经济学周报副总编高瑜表示:“在网上的批评是免不了的,因为现在网民各种各样的都有,也有民族主义情绪的,而且像这种帖子也不会被删。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的人士也在跟帖,就是使这种批评汉奸的声音更加强大一些,我觉得这是一种民粹主义,但却明显是受到官方支持的,否则那模多的网络警察为何不将这些帖子给删掉?”
  • “我觉得这些好像都失去理智了,我觉得现在好像有一种文革遗风。其实这种情绪是一直都存在的,现在只不过藉这种时机爆发出来而已。”
  • 我经常说和谐社会就是,和就是庄稼旁边一个口,就是大家要吃饱饭;谐就是言皆也,就是大家都可以说话,这才是真正的和谐,也就是多种声音,言论自由,这才是和谐社会的真谛。”
isaac Mao

全球网络倡议-- 保护和促进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言论自由和隐私 - 0 views

  • 全世界各地 - 从美洲到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 - 信息与通讯技术(ICT)业的公司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来自于当地政府的压力,要遵从可能会与国际公认的言论自由权和隐私权相冲突的其国内法律和政策。
  •  
    可以设想,中国不会有网络公司参加
shi zhao

公安部确认推广版主实名政策 中小网站成焦点 - 版主,实名 -TechWeb - 0 views

  • 除了对个人隐私的顾虑,许多不愿接受实名的版主,还有言论管制方面的顾虑。虽然我们招募的绝大多数斑竹都非常清楚相关内容管理尺度,但任何人都很难保证一个论坛里永远不出现可能过界的言论,一旦出现这样的言论,是否会牵连到自己,这也是很多版主的一个顾虑。
‹ Previous 21 - 40 of 76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