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反思 - 22 views
这一周,我再次把弗氏十个语言类别的第4类"提问"细化,把提问分成5个小类,4.1表示识记型提问,4.2表示理解型提问,4.3表示应用型提问,4.4表示评价型提问,4.5表示无效提问。识记型提问指答案在书本或以前学过的知识,最明显的问法:"……是什么?"理解型提问是学生要通过分析、思考,理解才能回答的问题,最明显的问法是:"为什么……?" 应用型提问是要学生应用某些知识解决的问题,比如"你是怎...
1、在备课方面,课前做得比较详细,特别在准备4人小组合作方面,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例如合作时使用的学具准备、如何选好组长、如何分工、设计实验记录表等。但上课前的教具准备不充分,教师忘记带圆规来上课,也没有手表之类的东西看时间,导致在控制时间方面做得不好。课堂各个学习活动之间的过度较为自然、有序;没有为课堂设计一些必要的身体活动;课堂纪律、规则在平时中已经形成,但没有明文规定,在小组合作做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使用鼓励性交流,但比较少。例如:在第3分钟多,教师弯腰倾听学生的回答,眼神一直注视着他;教师多次以自己举手的动作来激发学生的举手回答;第12分钟多,教师举起双手,暗示出台讲解的学生要边举高模型边示范讲解;在小组合作时,教师主动走到前面三个小组弯腰观察操作情况,及时指导,但没有到其它小组巡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自觉地使用了抑制性交流,例如:在第2分钟多,教师用手指指着学...
这个星期我上了一节《圆的周长》的新授课,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于这节课的知识学习完后学生对圆周率这个概念是很不理解的,他们只知道圆周率取3.14,而不知道其实际意义。因此,这节课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小组合作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验体验圆周率是怎么来的。为了避免小组合作的形式化,我做了很多合作前的准备工作,设计好小组合作的全过程,由选小组长、各组员具体合作实验的地点站位、怎么分工、组长安排哪位同学做什么工...
我认为要把第十类沉默再划分细一点,因为一节课里面的课堂练习时间很重要的,每节课都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练习,因此,我们的划分要反映出这一方面,如果笼统地归为沉默,就看不出练习的时间占多少了。还有沉默中还有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如果能反映出教师有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时间就更加好。
在备课方面,课前备课还是比较详细,把这节课的知识点怎样讲授都详细的备好;教学时没有特别的教具要准备,只是要学生准备好堂上练习本、书本、练习册、笔等工具;课堂各个学习活动之间的过度较为自然、有序;没有为课堂设计一些必要的身体活动;课堂纪律、规则在平时中已经形成,但没有明文规定;对于学生好的行为教师有特意表扬和鼓励,而且比上一次更加强化了。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曾多次使用鼓励性交流,如:教师提出问题后,自己作出举手的动作以此来激发学生大胆举手回答;第2分钟时,教师用手势比划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号;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多次弯下腰来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及时指导;第9分钟时,一位学生出讲台讲解时,学生有表达错误,教师及时拍着他的肩膀引导他说;在22分钟时,在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后,学生边读比的基本性质,教师边用手部动作配合性质的内容,以...
一、在教学过程中,极少使用鼓励性交流,个人认为原因是1、教师个人心态没有调整好,上课是不能放松、放开。 2、教师没有掌握好鼓励性交流的技巧。3、这与教师个人性格、平时教学习惯有很大关系。 二、在教学过程中,有不自...
1、课前,教师的备课详尽,要讲的知识要点,学生练训的题目,学生可能出现反应等课前都有设想与准备。教师能组织好课堂,保证课堂各个学习环节顺利进行,没有为课堂设计一些必要的身体活动,有课堂纪律和规则。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接受程度教师预想得过高,学生出现了一些预期之外的回答和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教师所做应变不够灵活,没有很好引导学生,某些环节过渡得不自然,有些问题解决不到位;没有为课堂设计一些必要...
在这一周里,我通过边听课边记录,试验了自己的两个表格的可行性。听了几节课后,又发现了表格中的一些问题,然后作了进一步的修改。比如,记录提问的表格,现在我尝试采用分时段的记录方法,听课者每人负责5分钟的提问记录,也就是把一节课分开8份,安排不同的人把这5分钟里授课者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后把问题整理,判断每个问题是有效提问还是低效提问,或是无效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记录表里,进行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