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中国程序员
飞 浪

UML用例中的包含、扩展、泛化关系的理解 - 心路历程 - CSDNBlog - 0 views

shared by 飞 浪 on 13 Feb 07 - Cached
  • 包含关系用于:(1)从基本用例中分解出来这种的行为:它对于了解基本用例的主要目的不是必需的,只有它的结果才比较重要。(2)分解出两个或者多个用例所共有的行为。
  • 扩展的目的在于:(1)表明用例的某一部分是可选的(或者可能可选)的系统行为。这样,你就可以将模型中的可选行为和必选行为分开。(2)表明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有时候是异常情况下)才执行的分支流,如触发警报。(3)表明可能有一组行为段,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段可以在基本用例中的扩展点处插入。所插入的行为段(以及插入的顺序)将取决于在执行基本用例时与主角进行的交互。
飞 浪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捕获用户需求 - 0 views

  • 参与者希望系统作的每件事成为一个用例
  • 对每件事来说,何时参与者会使用系统,通常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用例的基本过程
  • 复审不同用例的描述,找出其中的相同点,抽出相同点作为共同的用例。这是发现“used”用例的唯一途径
飞 浪

程序员眼中的UML(2)--克服用例图的恐惧 - MDA之路 - BlogJava - 0 views

  • 我总结的画用例图的步骤如下: l         确定系统,拟出系统的名称,这个不难,例如电信计费系统; l         找出所有与系统打交道的角色,角色要进行一些精简和整合; l         站在角色的立场想象系统应该提供的功能,将这些功能画成系统中的用例; l         对于每个用例给出详细的动作步骤; l         找出用例图中角色、用例之间可能有的继承、扩展或者是包含关系;
« First ‹ Previous 221 - 240 of 268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